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w961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构建和谐、愉悦的课堂,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掌握素质教育的主动权。那么究竟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浅谈如下: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实效。
   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积极情感的共鸣,形成情感交融的氛围,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提升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魅力值。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多表扬,少批评,教师过于严肃,势必使学生产生距离感和畏惧感,如果学生做完练习的第一反应是观察教师脸上的表情而不是体会练习过程中的满足感,那么学生也就永远都“笑”不起来;其次,要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循循善诱,永远不要让学生觉得“我肯定不行”或“这太简单了,我不练都行”,而要让他们认为“我肯定能行,让我试一试”。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不拒绝任何一位有体育爱好、有体育天份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体验到体育的无穷乐趣,这就是尊重,这就是爱。只要我们肯付出自己的爱,学生一定能感受得到。
   二、通过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实效。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前准备很重要,而备课则是重中之重。我们很多老师在备课时注重的是目标和过程,往往忽视教材分析这一环节,通常都是按照教学参考书上照搬照抄。而我认为教材分析要和本课的教学目标相结合,突出鲜明、具体的特点。只有教师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知道哪些要素是真正对学生有用的,对本课有用的,一旦把教材分析透了,目标自然而然也清晰了,方法、形式等也相应的水到渠成了。课的组织结构要严密,充分利用一堂课40分钟,必须周密考虑整节课中的各个环节来合理安排时间,使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练习。讲解要正确,突出重点,层次清楚,语言精练,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练习。
   要保证体育新课程课堂的有效教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必须要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
   新课标没有给体育教师规定许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们可以放手去选择一些体育教学内容。面对可供选择的诸多内容,应如何选?选什么?选多少?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其次,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 最后,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提高课堂实效。
   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学生的兴趣决定了其对体育课程学习的投入度,而投入度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所以讲,我们教师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提高课堂实效的有效保证。
   每堂体育课都要求学生的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它既是体育课程目标所提出的要求,也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学的根本特点。体育课必须要有一定的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没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就无法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体育学科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本质属性和特点。有利于学生进入下一节课的学习,必须合理安排与调控教学中的运动负荷,在结束阶段重视整理活动。
   四、利用竞争模仿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每个动作的学习,特别是新、难动作学习时,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模仿,不光开动脑筋,而且获得成功快乐感,促进学生的积极性,给课堂带来生机。如我上七年级“立定跳”时,先让学生自由模仿各种动物跳,如有的学袋鼠跳,有的学兔子跳,有的学青蛙跳……最后,我把正确的立定跳动作展示给同学们看,让他们分辨其动作和青蛙跳动作相同,两脚并立同肩宽、稍半蹲、两手后摆,起跳后两手经后向前摆起、挺胸、落地时收腹,同起跳动作相同。这样一来,学生不但踊跃参加,而且对“立定跳”的动作铭记深刻。
   五、合理布置场地,设计多样化的练习,提高课堂实效。
   在日常教学中,单一的练习乏味,使学生厌学,因此,练习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化,趣味化。在前滚翻练习时,我安排了自练、互练、小组组合练以及互比、互评的交替练等方法,其间教师则运用精讲示范、恰当点拔、分层要求和整体提高等方法进行指导。这样的练习安排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当然在安排练习时也不可一成不变,因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方法,只有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只有细心观察不断总结教学得失,做好教学反思工作,相信自己在体育教学一定能有所作为。
   体育课和其他学科不同,它是在一个大环境下进行教学的。只有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场地,运用体育器械布局的环境美、队列队形的造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运动激情。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互相帮助的精神。
   六、结合现代化教学媒介,建立科学课堂评价,提高课堂实效。
   课堂教学评价是操作性的活动,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现在这两种评价方法由于各自的优势正走向兼容。评价应具有发展性,强调的是教学进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促进全体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主动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对于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事半功倍之效。通过体育录相带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等把教材的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融为一体,能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接受信息,避免呆板的讲解和空洞的说教,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引言:重庆,双重喜庆之意。2013年10月15日-24日,四川省农村小学校长国培活动选择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举行。期间,有幸参观重庆市人民小学、重庆市树人小学和重庆市江南小学。三所小学无论是校园环境、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及学校管理都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和极强的思想震撼。三所学校虽处闹市,但却非常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地利用每一个角落,做好美化有致,绿化有意,给人宁静之感,给人水泥丛林中的森林的感觉。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突出一个"好"字。要求学生一出手就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要求写字姿势"正确"。怎样才能做到"好"呢?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的写字部分的编排的特点就是数量少,且都是按字形规律编排的笔画简单的独体字,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下面就谈几点关于写字教学方面的体会:
[摘要] 教学导入是教师讲授新课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授课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题的切入口和教学内容的联络点,也是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手段。本文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际,谈谈巧妙课堂导入的八种方法,即漫画导入、名言导入、音乐导入、故事导入、热点导入、活动导入、设疑导入 提问导入 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思品课堂教学 导入方式实践研究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唯理性教学模式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日益建立。伴随音乐教育改革的浪潮,我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老师们都积极地在教学中去探索,但在一些教学观摩课中,不少老师的课为了有个好的外表,只注重形式上的轰轰烈烈,不注重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能力的培养,缺少了音乐的实质。长此以入,有识之士呼吁我们切莫把学生"带出音乐"!,由此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一、质疑一:为了渗透人文教育,音乐就应该让位于其它
随着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技能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听和读一样是信息输入的方式,是说和写的基础和前提。语言的重要功能是交际,而听懂是进行进一步交际的前提。许多学生在考试时怕听力,尽管基础扎实,但缺乏技巧的训练、培养,听力成绩始终不理想。近年来听力测试在初中英语升学测试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本文针对近年来中考英语听力测试的题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今天学习了NSE B00k 8 Module 4 Unit 2 The apples are falling down the stairs.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加上画面,学生很快理解课文,并掌握了重点句子。然后进行第二部分的练习,也进行的很顺利还有几分钟就要下课了,我让同学把这篇短文背下来,我再次拿起课本,课本描述的是一个男孩下楼时拿不了东西,而把鸡蛋打了,苹果从楼梯上的袋子里滚下来了,可乐撒了一
【摘要】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如何改革识字教学,使其尽快满足学生读写的需要,是多少年来小学语文教师共同研究的一个难题。根据新《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①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于学;②形式多样,在"玩"中学;③挖掘身边的资源,贴近生活识字;④学会方法,让学生学会学。   【关键词】 激趣 玩中学      识字是语文基础能力之一,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
阅读能力的形成,尤其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对母语的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积淀过程,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的慧心操作,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即展开文本细读。  下面是我教学《水》(苏教版国标本语文五下26课)时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沉醉朗读,把握文本的脉搏  师:用痛快的语气把题目读出来。  生:水——啊!(饱含痛快之情)  师:找出文中水给人们带来痛快的句子,用类似的感情读出来。 
小学生从会写一个字,到会写一句话,再到会写一篇作文是一个有序的、长期的训练过程。然而三年级正处于这个训练过程的过渡阶段,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所以抓好学生起步阶段的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习作,成了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下面就自己的起步作文教学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一、激发作文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兴趣为人们的活动提供动力,它是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