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策略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eeq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经过多种形式的培养,“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已吹遍神州大地,深入每位教师的心中,在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方式的革新,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仍然非常的重要。地理思维即地理事物、现象之间和人地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和关系在人脑中概括的反映,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广阔性特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引导学生根据思维的共性,考察地理事物或现象,把握其本质揭示其内部联系,达到全面深刻的认识地理事物、现象及蕴含于其中的规律,进而认识到这些事物、现象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是初中地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如何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得到最有效的培养和发展,也就成为教育界许多同仁密切关注和努力探究的问题,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初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提问,利用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形成
   首先在地理教学中提问很重要,提问的方式和方法要新颖,因为初中生对新奇的事情才会感兴趣,这样才会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想,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有了疑问他们才会进一步去思考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一方面引导学生“于疑难处质疑”“于无疑处质疑”“于核心处质疑”,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从而激活他们的地理思维。
   其次,在地理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感性材料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理性思考。初中生的抽象能力有限,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教学中充分的利用形象思维的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给以展示,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点拨和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暗示,这样就充分的激发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通过地图,重视笔记,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习惯
   地图被称为是地理的眼睛,在初中阶段让学生读各种各样的图,可以充分开发、活化学生大脑的潜力,为学生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地理思维在理想的时空范围内自由的驰骋
  。如学生在读亚热带季风气候柱状图时,首先叫学生分析气温在冬季和夏季的不同特点,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会很快的归纳出冬季气温低夏季高,再看降水的特点,学生也会归纳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这样通过图学生就很快的掌握了这种气候的气候特点,也为阅读其他的气候类型积累经验和方法。有
  一句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充分的说明笔记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初中学生自觉性较差,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时刻提醒学生做笔记。 三、强调动手,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探究性
  地理教学如果只凭教师的语言和书上的文字,从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就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深层次的兴趣。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难以深化,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在讲气温和降水时,我们叫学生拿温度计进行测试,讲中国地理时,可以叫学生动手画中国地图,在画的过程中思考各省的形状像什么?这样既活跃思维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它为地理思维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和情绪环境,学生在这种活动中不受教材范围、教师倾向的束缚,独立自主的发展,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区观察课内教学所部曾看出的道理,去领悟课内教学所未涉及的奥秘。
   四、加强讨论灵活思考,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整合性
  在地理课堂中积极组织鼓励学生讨论地理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灵感,如在讲到西亚时就可以叫学生分组讨论中东地区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原因是什么?这样学生就会根据我们课本上所学习的知识以及平时所了解的知识进行整合回答,这样就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同一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五、重基础、研方法,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系统化
  新课程中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关键,在教学中力争搞清重点,突破难点并将抽象概括的思维内容转化为形象直观的表述,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首要条件,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如在讲解美国时分析农业发达的原因。老师就可以教给学生分析方法,从自然环境(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和人文环境(市场、交通、科技、劳动者素质等)分析,这样学生就能够举一反三,不仅能够分析美国也会分析其他国家,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作用。
  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面的拓宽,思维逐步地从具体的感性思维向抽象的理性思维过渡,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应该引起我们每一位地理老师的高度重视。
其他文献
【摘要】张洁是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先锋,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文学研究的地位不断提升,她的创作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将从她创作的三个阶段说明她在女性文学创作主题的继承与开创:首先,述张洁之前女性文学发展及研究情况,其次,张洁的创作是对以前女性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三、张洁之后女性文学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张洁女性文学创作主题    20世纪初, “五四” 运动爆发,中国开始了真
当代教育对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历史教师的教育行动与教育活动才是历史教师专业水平与专业能力表现的主要领域。换言之,中小学历史教师应该以教育为其专业领城.而不是以任教学科为其专业领域。教育所关切的是如何培养完整的人,而不是以传授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为之满足。况且,社会飞速发展,我们合着时代的步伐,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任何历史教师不能满足于自己掌握的
目的:该实验通过深入探讨中药复方酒客乐防治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证明酒客乐具有防治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广大饮酒者提供一种有
【摘要】实行素质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思考、讨论等方法获取知识、增长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对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兴趣    高中地理课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
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有。有一部分学生地理基础差,在学习地理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学习缺乏动力,信心不足,自卑心理严重,对地理课望而生威,影响地理课的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些同学甚至学业水平测试都不能通过,因此影响了学生学业的进步。如何提高地理学困生学习动力,在初中学习中非常重要。   一、首先学困生要掌握地理学科的特点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
历史课在实施素质教育起着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我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模式,寻求历史课导入方式、方法。根据体会,结合历史教学的经验,对历史教学的导入法作一些探讨。   “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教学艺术在于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要做到学生乐意听讲,并非一件易事,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和完善各个教学环节,总结经验教训。其中,历史教学导入法语设计
在历史教学中,许多青年教师不注意使用语言,结果不少学生反映历史课枯燥无味,没兴趣。鉴于此因,本人就如何使用语言这个问题提出一点点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语言要科学准确  首先,教学语言必须科学。因为中学历史课所传授的历史知识,只有史实、  有观点、有概念的知识,也就是史论要有真实性。它与文学语言不一样,文学语言可以想象与发挥,但是历史语言不能有任何程度的虚构。对历史过程的讲述,人物生平的介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