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理性的灵感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2853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柏拉图的灵感说是柏拉图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始终盘踞在柏拉图的思想里,在某种意义上说,如果说柏拉图的理念由上而下地规定美的本质,那么灵感则是从下而上地实现了人追求达到美的本质的目的,使人见到了美的本身,进入到真实的世界。也就是说,灵感沟通了理性与非理性,重建了人与本体世界的价值联系,最终指向了理性。
  关键词:柏拉图;回忆;迷狂;灵感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灵感(entheos)”一词与“出神(ekstasis)”“迷狂(mania)”含义在希腊语中是相通的。在柏拉图的对话中我们会经常发现,柏拉图将“灵感”“迷狂”“神灵凭附”“回忆”与人的认识过程联系起来。柏拉图的灵感说建立在其“理念论”的基础之上,不仅涉及到文艺创作的关系问题,也涉及到沟通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的关系问题。在文艺与现实关系问题上,由于柏拉图思想中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而使他对一些理论问题作不出科学的解释的时候,就只好采用神秘的比喻玄妙的术语,杂糅了很多神话故事,所以他的“分有说”和“回忆说”也带有这种性质。
  
  一、 柏拉图的“诗神凭附”
  
  “诗神凭附”是柏拉图对灵感产生途径的一种说法。比如在《斐德若篇》中,苏格拉底的两篇“顶好”的文章,正是由“诗神凭附”启发了灵感,在迷狂状态下写出来的。为什么有了灵感就能写出美的文章来呢?柏拉图的早期著作《伊安篇》借苏格拉底的口解答了这个问题。伊安是一位极其有名的诵诗人,他对诗歌的看法和当时人们的流行见解相同,认为诗人是凭技艺进行创作,诵诗人也是凭从诗人和其他地方学来的技艺进行诵述。但是伊安无法说明为什么他只有谈到荷马才会顿生情趣,文思不断,而一谈到其他诗人的作品就顿生倦意,虽然诗人谈论的差不多是同样的题目。苏格拉底解释说,这表明诵荷马并非凭技艺知识,因为作为整体的诗同其他任何技艺如绘画、雕刻、弹琴等一样,各有其一致性,可用来作为品评的标准,所以若能凭技艺的规矩吟诵荷马,那也当能凭技艺的规矩吟诵其他诗人。可见,擅长解说荷马的能力并不是一种技艺,而是来自于神力驱谴的灵感。就像能辐射出一种神秘的力量的磁石,不仅能吸引铁环本身,而且还能把吸引力给那些铁环,使它们也能像磁石一样吸引其他铁环,形成一条长链。诗神就像这磁石,她首先给诗人以灵感,然后又把它传给读者和听众,形成一条艺术感染的链条。正如磁石不懂它为何有着神秘的力量一样,诗人对自己创作时所谓的技艺知识以及由来也是一无所知的,因为他们并不是凭技艺而是凭神授的灵感来写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的。柏拉图说:“诗人是一种轻飘着的长着羽翼的神明的东西,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作诗或代神说话。诗人们对于他们所写的题材,说出那样多的优美词句,像你自己解说荷马那样,并非凭技艺的规矩,而是依诗神的驱谴。”因此:“诗歌本质上不是人的而是神的,不是人的制作而是神的诏语,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由神凭附着。最平庸的诗人也有时唱出最美妙的诗歌。” 只要有了灵感,或者说只要有神灵凭附着,不会写诗的人也会写出美妙的诗歌。反之,如果没有神灵凭附,没有陷入迷狂,哪怕你技艺再高,也永远都只能站在诗歌的门外。
  
  二、 回忆说
  
   灵感产生的另一个途径柏拉图认为是“回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柏拉图“回忆说”。柏拉图认为,灵魂可以回忆起理念的知识。为什么呢?他解释说,这是因为灵魂在降入尘世之前就已经在非物质世界中看到了实在的纯形式,获得了有关万物的知识,只不过在降入肉体之后又把它遗忘了。所以当灵魂在物质的尘世生活中又一次看见这些同类的有形事物时,便能回忆起那些已被遗忘的形式。这就是柏拉图所谓的“回忆说”。
   柏拉图认为,回忆是灵魂对理念世界的渴慕与返回,是人向理性故里回归的中介。在《斐德若篇》中,柏拉图说,人类理智凭借“思维反省”即回忆,“凭高俯视我们凡人所认为真实存在的东西,举头望见永恒本体境界那时候所见到的一切”;“哲学家的灵魂常专注在这样光辉景象的回忆中,而这样光辉景象的观照正是使神成其为神的。只有借妥善运用这种回忆,一个人才可以常探讨奥秘来使自己完善,才可以真正变成完善”。
   这就是说,回忆就是使神成其为神、使人成其为人的东西,正是回忆把人带出了自己存在的偶然性,使人与自己的价值世界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一种重建的联系,因为与价值世界的联系生前曾有过,后来因肉体的污染才中断了,现在回忆是重建人与真实的价值世界即理念世界所失去的联系。
   进入对理念世界的回忆并不是随随便便的,柏拉图认为,要看到理念世界,洞彻美的本体,必须要通过对美的本体的“凝神观照”,实现和美的本体的契合无间,柏拉图说:
   “他凭临美的汪洋大海,凝神观照,心中起无限欣喜,于是孕育无量数的优美崇高的道理,得到丰富的哲学收获,如此精力弥满之后,他终于一旦豁然贯通唯一的涵盖一切的学问,以美为对象的学问。”
   而迷狂是灵感的表现状态。陷入迷狂是灵感到来时诗人的一种非清醒状态,在古希腊,迷狂往往是和宗教巫术联系在一起的,柏拉图基本上沿用了这一观念,认为神圣的迷狂是一种“神灵的凭附”,人类的许多最重要的福利都是从它来的。柏拉图还把迷狂分为四种,分别是:预言的迷狂,诗性的迷狂,宗教的迷狂和理性的迷狂。柏拉图认为这四种迷狂在本质上是一种回忆——对理念世界或真实本体界的回忆。与前三种迷狂相比,无论就性质还是就根源来说,无论就迷狂者本人还是令其迷狂的对象来说,只有第四种迷狂才是最高最好的、真正神圣的迷狂,因为只有它才完全摆脱了现象界的羁绊,才是一心向着善和美的理念的。在柏拉图看来,这种迷狂并不是丧失理智、陷入激情的谜团而不能自拔,而恰恰是由于热爱智慧、渴望洞见绝对的美和绝对的善而置世俗于不顾,才被执著于尘世幸福的人说成是迷狂,实际上,它更多的是带有沉思默想、凝神观照、超然外物的性质。因此只有极少人才能保持有这种迷狂的本领。当灵魂恢复羽翼,回忆起上界里的美,举头望见永恒的本体境界那真实的存在的时候,灵魂的迷狂就会带有凝神观照、静思默想的特点。在柏拉图看来,后者更符合理性迷狂的本质,因为它不仅让人心中升起无限欣喜,而且还能使人得到丰富的哲学收获,孕育出无数优美崇高的道理,最后使人获得神性。
   综上所述,无论迷狂、回忆、还是灵感,它们根本上都是理性的存在方式。具有迷狂性质的灵感是人通向真正美的本体的中介,人在这种“诗神凭附”的、迷狂的非理智状态下飞升了灵魂,脱离了世俗,进到了天国(理念世界),受到理性光明的照耀。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李秀斌.论柏拉图的“灵感说”[J].求实学刊,1995(1).
  [3]袁鼎生.西方古代美学主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临沂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在现代的高职数学课教学中,因学时和课时的限制,大多教师在讲述过程中是重结论不重证明,重计算不重推理,重单纯知识点的传授,不重思维方式培养。根据这一特点,结合我的教学经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职业中专学生的现状,比如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差,讲述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教学、对学生将来的好处。
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这样既能促进学生理解词句,又能使学生体会出文章的主题思想。每学习一篇课文或一篇阅读文章时,都让学生先认真读,不仅动口,还要动脑,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理解文中词句,体会所要表达的思想。  2. 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养成自学的能力。学生预习新课时,画出生字,找出难懂的词或用得好的词及自己喜欢的句子,用笔画上,并随手搞抄、记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教学相长",指出教与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今天仍有很重要的意义。"教"与"学"是教学活动中不可取舍的两个重要环节,而教师要全心地把握好教的全过程,也只
95年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开幕式《金牛之光》文艺晚会,编导倾注了对民族、对时代的热情与爱,在创新、探索艺术之路上,通过新颖独特的视角,展现厚重巴蜀文化的神韵,拓展了广阔
一、 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后果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    二、 依据教材
地理的“过程式教学”,就是在地理教学中应重视两种过程。一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二是学生领会地理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过程。本文着重于后一种,即对学生学习过程给予关注。  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标强调的六大理念之一,“过程式教学”正是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
大千世界,物象万千,自然景物绚丽多姿。面对纷繁复杂的景物,在赏心悦目的同时,如何把所看到的景物,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我总结了几点。
小学时期是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主动性、积极性比过去都有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因此,对他们的正确评价显得尤其重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
1.引言软件工程学是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它研究的是如何应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指导软件的开发,从而达到用较少的投资获得高质量软件的目标。讲授的重点不是具体开发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