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300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不断地发展和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已经逐步摒弃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发展为现在的创新教育模式。即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将其作为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创新意识 培养
  新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成为小学数学教育中重要的部分之一,那么如何摒弃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用新的教育理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显得极为重要?笔者在此总结以下方法:
  一、激励法,激发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力,并且教师作为课程教育的主导者,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識,教师也是身负重任。首先,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鼓励学生积极的思考,主动的提出问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与耐心的讲解,不应轻易否定或是嘲笑学生的想法。其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经常给与学生适当的表扬和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任何一个小问题都是学生自主思维的表现,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帮助学生分析其长处和不足,使学生能够更清楚的认识自己,并做好反思。老师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应给与相应的鼓励,如一句简单的“做的好,继续努力”便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反应较慢的学生,教师应以鼓励的方法代替训斥如“相信自己可以做好,不要灰心下次努力”,也许一句简单的话,在学生看来便是很大的荣誉,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使师生关系融洽,还可以使学生增强自信,促进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引导法,培养创新意识
  课堂上教师应改变以往教师主动讲授知识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的方式,以引导的方法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被动的接受就像是一个快要装满水的杯子,学生被动接受的知识只有那么一点就已经满了,而主动的学习就像是一块海绵,可以汲取很多知识。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呢?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让学会质疑,不能完全的相信教材所讲述的内容,应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其次,教师应以巧妙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主动的思考问题。最后,教师应以灵活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来思考,并让写生们自主交流讨论以得出不同的答案,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数学题在解题方法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如一道几何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做辅助线的方法来解题。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用多的方法来解题,并拥有不同解法的学生对自己的解题方法进行讲述,然后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趣味法,增强创新意识
  趣味法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极为重要,教师讲授的课程是否有趣直接决定着课堂的质量。有关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教师教学的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带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则会抑制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就难易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对于课堂教学,应保持轻松愉悦、师生和谐的气氛才会使学生有积极学习的热情,使课堂的质量达到最高。那么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注意什么呢?其实对于学生,教师在课堂上风趣的语言、有趣的举例都会成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方法。所以课堂上教师应脸上随时带有微笑,给学生和蔼可亲的印象,不能过于严肃,过于严肃的表情会给学生心里带来压力,从而抑制学生的积极性,会让学生害怕,并产生抵抗的心理;所以,教师应主动的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会过于紧张。如,在课堂刚开始时,可以先以一个简单的小笑话或是简单的脑筋急转弯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学生的兴趣或是在讲课时生动有趣的话语能让学生觉得轻松愉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课堂质量。兴趣法的教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们重视并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主动的关键,只有浓厚的兴趣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使学生更好的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并主动的思考。
  四、情景法,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应在改变以往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使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不可否认,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很多学生对学生产生了深深的厌恶与害怕,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给中国的素质教育下了不好的定义,在学生厌学、害怕学习的心态之下经行的教学活动完全没有意义,而课堂的效率也没有办法和在学生有兴趣并积极学习时相比。教师在营造良好课堂气氛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在教学时设立相应的情景,并让学生亲身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学生就可以积极的参与进来。通过这个方法,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从而自主的思考,积极主动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所学的内容。然而教师在讲课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尽可能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作为情景,这样便于学生的应用。
  例如,一根钱包0.5元,小明需要买12只铅笔,请问他应该带多钱?老师可以以这道题为例,设立情景,让学生分饰不同的角色,学生在模拟的买卖练习中不仅能熟悉对数字的运算,而且还可以更好的了解和认识货币。
  情景法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更好的应用与实践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并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小学数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逐步对学生主动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需要教师们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课标》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
【摘 要】创新物理课堂,促进教学高效,实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又快又好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思维和方法,解决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在教学中贯彻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和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会学生在实践中尝试,从而实现物理课堂的高效。  【关键词】创建 理念 模型 培训 思维 方法 高效  在物理教学中,针对目前物理学科的特点、教学需求,结合物理中的探究式课堂导学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是提高物理教
人的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由于数学内容丰富,知识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厌学情绪,要让这些学生学好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如何激发和培养好他们的兴趣呢?我认为可采用如下具体的做法:  一、提高认识,唤起学习的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认真学习数学,教师要用生产、生活的大量事实,向学生讲清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伙伴)的帮助,通过人际关系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新课标下就是要对传统的课堂进行改革,全新的课标理念呼唤全新的教学方式。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的创设教学问题情景进行探究教学。  探究教学的精髓重在“探究的设计”。探究设计的精髓重在“问题情景的设计”
【摘要】在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创新能力有着越来越明显的促进作用,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也越来越重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下,对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应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针对高中物理教学,探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中 物理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相关理论
九年级化学是启蒙化学,能否学好对将来的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概念和化学用语的学习,更为重要,那么如何学好概念及化学用语,我略谈几点做法。  一、提前识记,合理安排,分散难点  化学用语由于数量多,枯燥乏味,成了化学的难点。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生物细胞中元素的含量,金属活动性顺序,溶解性等知识点的教学,教材安排用的时间不多,然后紧跟着就涉及到它的应用,如果没有事先
初中数学强调思维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但初中学生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逻辑思维方式,正处于由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一个关键期。初中学生常常表现出心理状态和情绪的不稳定,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的适当发挥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带来不可估量的结果。  因此,初中生要学好数学,就必须让其本身具备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的学数学。  一、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我在数学
在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中,“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引申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所说的“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手段。它能使教学直接进入主题,拉近数学问题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同时又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服务。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从而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问题的空间和时间。创设较高质量的数学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占有很大比重,同时应用题的学习也是小学生最难掌握的题型,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应用题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以资广大同仁共享。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题 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教好这部分知识,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细致审题,弄清题意,是准确解答应用题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