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FA评价系统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对慢性重型肝炎预后干预的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88_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本研究明确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性重型肝炎(CSH)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对比,探讨 SOFA评分系统在预测CSH患者短期预后方面的价值,明确不同的SOFA数值段CSH患者存活率及预后的不同。评估解毒化瘀颗粒对CSH患者预后干预的价值。  方法:采用前瞻性、区组随机、平行对照临床实验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 CSH患者,区组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解毒化瘀颗粒+西医基础综合)和对照组(西医基础综合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治疗原则及治疗措施相同的西医基础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口服治疗。记录随访8周后患者的存活率等情况;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系统检测血清ALT、AST、TBIL、DBIL、PTA含量,鲎试剂法测定LPS含量;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OFA评分及MELD评分,通过对比评估SOFA评分系统的预测能力;比较两组患者SOFA评分,评价解毒化瘀颗粒治疗CSH的疗效及预后干预。  结果:(1)一般情况:在治疗期8周结束后,共死亡37例,死亡率为33.6%,其中治疗组死亡14例,治疗组死亡率为25.45%,对照组死亡23例,对照组死亡率为41.81%;随访8周结束后,共死亡49例,死亡率为44.54%,其中治疗组死亡18例,治疗组死亡率32.7%,对照组死亡31例,对照组死亡率为56.4%。CSH病因分析:HBV感染76例,占69.09%;HCV感染9例,占8.18%;酒精性肝病16例,占14.54%;自身免疫性肝炎3例,占2.7%;及其他因素6例,占5.4%。(2)生化指标:治疗后治疗组转氨酶、总胆红素下降,凝血功能与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0.05),说明在西医基础综合治疗上加服解毒化瘀颗粒,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情况,改善凝血功能,缩短治疗时间。(3)血清内毒素:治疗组LPS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解毒化瘀颗粒能显著改善CSH患者LPS水平,其疗效机制可能与改善肝脏功能、调节LPS信号转导通路相关。(4)通过与MELD评分对比发现,SOFA评分可以预测CSH患者短期预后,SOFA分值越高,病死率越高。两种评分系统均能较准确的评估CSH患者短期预后。(5)治疗组在治疗期结束后,SO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解毒化瘀颗粒能降低CSH患者的器官衰竭评分。(6)年龄≥50岁、肝硬化基础以及本研究所涉及的并发症包括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腹膜炎及腹水在死亡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说明以上因素可能影响CSH患者的预后。  结论:(1)解毒化瘀颗粒能改善CSH患者短期预后,降低病死率。(2)解毒化瘀颗粒能明显改善CSH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CSH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解毒化瘀颗粒能降低患者血清内毒素含量及其活性。(3)与MELD评分对比,SOFA评分可以预测CSH患者短期预后,SOFA分值越高,病死率越高。两种评分系统均能较准确的评估 CSH患者短期预后。两种评分系统在预测 CSH患者短期预后方面无明显差异。(4)解毒化瘀颗粒能明显降低CSH患者的SOFA评分。(5)年龄≥50岁、肝硬化基础以及本研究所涉及的并发症可能影响CSH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物理和数学这两门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学于物理的基础地位是显而易见的,而物理于数学的重要性往往不被人们重视。数学脱离了物理的原理及模型,它真的就和现在大部分學生眼里的数学是一样的了,仅是一堆枯燥的计算。特别是高中阶段,物理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而且还能够表现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反馈。本文通过物理中函数应用的例题来加以说明。  一、一次函数的应用
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学一直采用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进行消化吸收。新课标的出现,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目标。然而,信息技术这一新生事物对于物理课堂教学来说,恰好是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用图文并茂的表现力和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
摘要: 物理课在中职学校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它有别于普通高中的物理课,这门课不参加高考,所以在很多学生和教师心目中认为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但是中职物理在培养学生能力、为专业课服务等方面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能力,重视德育教育。  关键词: 中职物理教学 教学理念 专业学习 德育教育  中职物理在中职学校属于基础课程,目前很多学校在时间上限制课时,每周才安排一节或者
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物理知识无论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对物理学习的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对物理兴趣浓厚,但到了高中,兴趣就骤然下降,有的甚至放弃了对物理学科的学习。究其原因,抛却了高中物理自身的原因之外,教师过分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科教学的严谨性,缺乏兴趣元素的植入,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丧失兴趣是学生物理学习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广大教育界人士一直以来探讨和研究的话题。通过多年物理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想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紧密结合学生心理,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精心设计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一
《燃烧和灭火》是教育部审定2012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一。本文主要谈谈课堂上怎样更好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化学实验的改进教学,板书设计怎样让学生永记不忘,以及实践后的反思。  一、燃烧条件实验探究与改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多动手实验,可以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产生浓厚的学
化学实验以其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刺激着学生的感觉器官,深深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新课标赋予化学实验更多的内涵和教学功能,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强调创设生动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重新审视化学实验教学,落实实验教学的教学和育人功能。加强化学实验改革是促进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
目的:从大鼠行为学改变、黑质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及与黑质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表达,探讨补肾止颤方联合埋针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大
摘要: 本文通过对导学法实施策略的阐述,提供一套从学案编制、小组建设到导学法实施等一系列利用导学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 导学法 实施策略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1.背景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通过研究教材、分析学生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及有效性,渗透三维目标的培养。但现实情况是,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仍以教师为主体,一是体现在教案的编写上以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实验研究及系统的临床观察,初步阐明前列消汤对EAP模型小鼠Th17介导的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及其临床上对IIIA型(湿热挟瘀型)CP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