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中职物理教学改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unsze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物理课在中职学校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它有别于普通高中的物理课,这门课不参加高考,所以在很多学生和教师心目中认为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但是中职物理在培养学生能力、为专业课服务等方面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能力,重视德育教育。
  关键词: 中职物理教学 教学理念 专业学习 德育教育
  中职物理在中职学校属于基础课程,目前很多学校在时间上限制课时,每周才安排一节或者两节,甚至取消了物理课程的设置。在物理教学设备上有很大的制约倾向,直接影响物理课中非常重要的实验操作,物理实验室形同虚设。很多学生认为物理课与他们没有多大关系,认为只要学好本专业知识就足够了,根本不用学习物理知识,使物理教学陷入一种尴尬境地。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在上物理课的时候,过分依赖教材,造成教学方法非常单一呆板。这种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缺少师生间的灵活互动,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但是新的《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出:“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发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服务;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服务;为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从中可以看出,中职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开展德育教育,并且要服务于专业课程。我认为要搞好中职物理教学,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中职学校的物理教师要想真正适应这种新课程理念,就必须在新的理念和标准下对自身的角色重新定位。首先,教师要接受这种新观念,放下过去那种“师道尊严”;要成为“学生的同学、学生的朋友甚至是学生的学生”。放下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思想,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二、物理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1.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在自己动手或者以合作的形式完成实验的过程中,首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学会合作、与人共事的能力;另外学生的操作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也能够在物理实验课中得到發展。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做实验,还应指导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向学生展示科学的实验方法,来培养发展学生的设计能力,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物理教师还可以通过帮助学生自制简易教具、就地取材等其他形式让学生做实验。
  2.物理概念是抽象的,物理概念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建立物理概念的事实依据,教师应该刻意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比较与分类、还有科学推理”等抽象思维方法来建立概念。
  3.作业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精心设计作业,习题中适当安排与实际相关的物理问题,尽量避免单纯地做题、计算。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三、中职物理课要服务于相关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在各专业中开设物理这门基础课,目的是“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运动学、力学、几何光学、热学、电磁学及原子能等相关知识,为相应专业知识的学习、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生涯打好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课上不要拘泥于物理课程的内容,而要结合中职学生及其所学专业的实际需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来理解和处理中职物理教材,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发展的特点和水平,以及当地就业的形势和要求,紧扣专业,优化教学内容,将物理内容与专业课程、行业和企业的需求有机结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中职物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就业有着不可分离的依托关系,从而确定物理课程在专业领域中的位置,避免学生在思想上认为物理学习、专业课程学习互不相干而忽视物理学习。
  2.选择性地开展物理教学,可以增加或降低某些物理内容的难度或有选择地增删,重点和难点也应按照本专业的特色确定,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让不同专业的物理课体现出不同的专业特色。例如,我所带的班是机电专业,当讲到串联、并联电路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研究教室里的灯是怎样连接的,不同的接法会出现什么不同的结果,同一个灯泡为什么深夜时比晚上八、九点时亮,等等。通过实例来讲解,不知不觉就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德育教育在教学中不容忽视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重视的是学习方法,而忽视物理学本身蕴涵的德育方法。新课程理念下的中职物理教学,更应该注重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过程是艰辛的,通往成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险、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同时,让学生从赵忠尧、钱三强、何泽慧等科学家身上学习那种追求真理、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精神,使他们树立将来献身于祖国建设事业的信念。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我们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全面落实课程目标为主旨,以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为目的,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德育功能,有意识地对学生实施德育,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国民道德水平服务。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角色是积极的探索者、主动的思考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储存器。教师不仅仅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技能的培养者,思维的启发者,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创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高中历史弱势生的表现、成因、对策及成效。  关键词: 弱势生 转化 高中历史教学  目前,新课改的重要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关爱每一位学生。同时新课改也要求:关注个体差异,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然而,在普通高中,往往存在一些缺乏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并对历史学习热情不高导致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他们大都存在厌学情绪,为了取得高分,教师、家长不断地向学生施压,结果适得其反
寒假期间笔者拜读张庆海教授的著作《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获益匪浅。该书第四章《史学理论在中学的应用方法》中的第三节着重介绍“生活常识法”。书中的“人类不论个人或群体都会出现盲目和莽撞的行为,有些行为简直不可理喻——他们的行为对自己没有好处。凡遇到这样的历史事件,我们就必须小心谨慎,因为人类集体做不利于自己的事情本身就不正常,其背后一定有非同寻常的原因推动着人们从事违反生活逻辑的事情”。①
目的:本研究以探讨壮肝逐瘀煎能从 AKT/ P53/Bcl-2信号传导通路调控HSC凋亡为着手点,以进一步阐释壮肝逐瘀煎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  方法: SD大鼠102只,雌雄各半,体重220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一、精心命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命题的原则是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素
摘要: 随着物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被提出,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与推广。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从高效课堂的几个方面出发,就如何打造高效物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展开探讨。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在21世纪,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在这激烈的竞争中说到底还是创造型人才的竞争。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大量创造型人才。随着物理新
摘要: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构建概念型、规律型、探索型递进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 概念型递进问题 规律型递进问题 探索型递进问题  一、构建概念型递进问题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只有深刻理解才能灵活运用。构建概念型递进问题能诱使学生在问题意识驱动下,产生积极的探索趋
摘要: 倡导自主学习正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成为物理探究教学的主体。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优化提问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提问;优化思维过程,培養学生学会思考;优化实验教学,促使学生学会动手。  关键词: 物理探究教学 学会提问 学会思维 学会动手  物理新课程将“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可见,倡导自主学习正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任务。自主
合作学习,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
物理和数学这两门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学于物理的基础地位是显而易见的,而物理于数学的重要性往往不被人们重视。数学脱离了物理的原理及模型,它真的就和现在大部分學生眼里的数学是一样的了,仅是一堆枯燥的计算。特别是高中阶段,物理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而且还能够表现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反馈。本文通过物理中函数应用的例题来加以说明。  一、一次函数的应用
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学一直采用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进行消化吸收。新课标的出现,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目标。然而,信息技术这一新生事物对于物理课堂教学来说,恰好是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用图文并茂的表现力和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