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CHZHTX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学一直采用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进行消化吸收。新课标的出现,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目标。然而,信息技术这一新生事物对于物理课堂教学来说,恰好是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用图文并茂的表现力和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程度,因此,如何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建自己的网页,有针对性地将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之后拓展到网页上,从而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更乐于接受教学内容。在网上,学生可以针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再对这些问题进行评析,提出建议。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一种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2.有利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物理教学的实践性比较强,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物理教学提供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探究性的实验,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具有传统的物理实验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再现实验过程。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而又比较抽象深奥的学科,很多学生都认为物理难学,甚至对物理课望而生畏。如果能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而现代信息技术就为物理教学提供了一种这样的手段,它通过自身的图画、音频、视频等功能,创设出相应的物理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上好高中物理课呢?
  二、信息技术辅助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建议
  1.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1)物理概念是从大量事实中抽象出来的,不容易理解,难于记忆,所以更不易应用。而利用信息技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利用图像、图片、视频、音频、文本等多媒体信息,结合传统教学媒体,通过力、热、声、光、电等形式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感官刺激,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增强直观性,加深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认识,授课效率和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得到提升。
  (2)实验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必须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和控制实验条件,在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有关实验;会使用相关的实验方法;会正确使用相关的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物理情境,能够进一步优化实验教学,增强实验教学的效果。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整合物理学科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视频实物展台、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媒体在物理实验中具有直观形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改变时空、动静变化、快慢可调、重复再现等功能。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2.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
  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所以教师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彻底清除传统教学方式中不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因素,还应该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良好学习效果。
  3.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
  要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和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教师就应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熟练掌握并使用信息技术,这是在物理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前提。教师应该熟练掌握物理教学软件,并且具有一定的软件制作能力,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还应该不断提高分析、处理及应用信息的能力。教师更应该认清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其功能与黑板、粉笔的作用是一致的,能够为教学服务,但只具有辅助功能。教师在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的同时,也应该认清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不能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中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教师的讲解。有些教师在上课前会提前制作好课件,然后在课堂上就完全依赖于课件,丝毫不顾及实际的教学情况。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在實际学习中的发挥情况,随时改动原计划的讲课顺序或内容,这才是真正的从实际出发,才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4.通过自建主题网站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当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使教育环境突破时空限制,使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使教学知识量大大扩充,而二期课改的理念正是跟上了时代的节拍。“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成为我们进行教学研究的一个主题。根据上述思想,我尝试在物理教学中自建主题网站进行课堂教学。具体做法是:在物理课程中选择适于网络教学的课题,搜集大量资料、图片、视频等,并制作相关动画,建立资源丰富的主题网站,引导学生在网站上进行探索研究,有效实现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利用主题学习网站,学习的目的性更加突出、兴趣更加浓厚,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学生无目的地在网站上浏览。主题教学网站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推器,在物理教学中发挥了对学生学习变革性的推动作用,最终达到改善学生学习方法的目的。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起着相对重要的作用,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利用信息技术建构一种新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学习的主动情境,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高中历史弱势生的表现、成因、对策及成效。  关键词: 弱势生 转化 高中历史教学  目前,新课改的重要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关爱每一位学生。同时新课改也要求:关注个体差异,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然而,在普通高中,往往存在一些缺乏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并对历史学习热情不高导致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他们大都存在厌学情绪,为了取得高分,教师、家长不断地向学生施压,结果适得其反
寒假期间笔者拜读张庆海教授的著作《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获益匪浅。该书第四章《史学理论在中学的应用方法》中的第三节着重介绍“生活常识法”。书中的“人类不论个人或群体都会出现盲目和莽撞的行为,有些行为简直不可理喻——他们的行为对自己没有好处。凡遇到这样的历史事件,我们就必须小心谨慎,因为人类集体做不利于自己的事情本身就不正常,其背后一定有非同寻常的原因推动着人们从事违反生活逻辑的事情”。①
目的:本研究以探讨壮肝逐瘀煎能从 AKT/ P53/Bcl-2信号传导通路调控HSC凋亡为着手点,以进一步阐释壮肝逐瘀煎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  方法: SD大鼠102只,雌雄各半,体重220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一、精心命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命题的原则是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素
摘要: 随着物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被提出,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与推广。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从高效课堂的几个方面出发,就如何打造高效物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展开探讨。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在21世纪,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在这激烈的竞争中说到底还是创造型人才的竞争。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大量创造型人才。随着物理新
摘要: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构建概念型、规律型、探索型递进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 概念型递进问题 规律型递进问题 探索型递进问题  一、构建概念型递进问题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只有深刻理解才能灵活运用。构建概念型递进问题能诱使学生在问题意识驱动下,产生积极的探索趋
摘要: 倡导自主学习正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成为物理探究教学的主体。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优化提问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提问;优化思维过程,培養学生学会思考;优化实验教学,促使学生学会动手。  关键词: 物理探究教学 学会提问 学会思维 学会动手  物理新课程将“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可见,倡导自主学习正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任务。自主
合作学习,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
物理和数学这两门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学于物理的基础地位是显而易见的,而物理于数学的重要性往往不被人们重视。数学脱离了物理的原理及模型,它真的就和现在大部分學生眼里的数学是一样的了,仅是一堆枯燥的计算。特别是高中阶段,物理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而且还能够表现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反馈。本文通过物理中函数应用的例题来加以说明。  一、一次函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