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深度学习是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和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深度学习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关系的深度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语文课程是以阅读教学为核心展开的,阅读教学的质量与学生语文素养息息相关。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革新。但仅在内容和形式上做简单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改变必须抓住语文学科的本质,在思想上不断深化体味语文的内涵和美,在教学上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度学习是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和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深度学习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关系的深度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语文课程是以阅读教学为核心展开的,阅读教学的质量与学生语文素养息息相关。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革新。但仅在内容和形式上做简单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改变必须抓住语文学科的本质,在思想上不断深化体味语文的内涵和美,在教学上不断改进,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才能真正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具体指导教师教学时如何超越浅层,达到深度。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展开研究,试图探寻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意涵和实施策略。本研究主要包含两大方面:第一是理论部分,论述了深度学习的内涵和特征、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和特征、小学语文古诗深度学习的特征。第二是实践部分,关于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现状及深度学习视角下开展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策略。分四部分具体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选题缘由;其次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再次是对已有深度学习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最后交代了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首先阐述了深度学习的内涵和特征;其次论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和特征;最后论述了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内涵和特征。第三部分: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展开研究,列举归纳了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联想想象、活动体验、抓住本质、迁移运用、价值反思五个维度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分别从联想想象、活动体验、抓住本质、迁移运用、价值反思五个维度,针对第三部分中讨论的问题,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角度,提出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如何在深度学习背景下有效开展的策略。
其他文献
2017年版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区域认知”作为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其基本意涵是从“空间-区域”的视角探寻地球表面复杂多样的空间秩序和空间规律,而地理空间认知能力作为学生解决区域地理问题的一项关键能力,贯穿于中学地理学习的全过程,为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养成奠定空间基础,也由此成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内容。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实验研究法等方法
拉丁舞是集体育、舞蹈、艺术为一体具有健身、消遣、娱乐、审美文化价值的新型体育项目,以高贵的气质,优雅的风采,成为健和美的结晶,它充分展示了协调、韵律、柔美的健美气质,以及拉丁舞独有的活泼、可爱、诙谐的风格,备受广大成人的青睐。众所周知,健康的生命是创造和享受幸福的前提,体育锻炼也越来越成为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最直接的、最有益的方式。而随着锻炼心理学的发展,学者们从一开始的体育锻炼与心理方面的研究,已扩
中国体育课程改革轨迹从对“双基”的重视,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变是深刻领会其时代背景、学科体系、精神实质、努力创新新时代体育教育发展的体现。通过对新时代初中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不仅能促进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体育课课程内容设置的完善、和建立赋予体育核心素养内涵的特色体育课堂增辉,而且能帮助学生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方面形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旨在
戏剧作为一种人类共有的艺术语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囊括了美术、音乐、表演、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在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提升审美趣味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艺术文化领域的不断进步,戏剧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地方高校都陆续建立了戏剧专业,选择戏剧专业的学生人数也在逐年上涨,戏剧教育越发频繁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并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的教育阶段,呈现出越发繁荣的景象。开设专业和非专业的
铁路作为工业化的产物,见证了人类社会向现代化发展转型的全部历程,是现代化国家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事实上,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铁路建设对国家发展,民族富强的深远意义。虽然我们自己的铁路建设起步较晚,技术落后,但经过一代又一代铁路人的不懈努力,最终让铁路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遍地开花,中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铁路大国,交通基建强国。而在当前的学界,对于铁路经济的研究效应也一直是热门话题之一,学
“学习任务群”的提出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专题教学作为学习任务群的有效实践路径,再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专题教学克服传统语文教学僵化教学流程、肢解课文并束缚学生思维的缺点,立足于发展学生多元智能,培养学生跨学科意识,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点,为语文课程开拓了新渠道。当下,关于语文专题教学研究很多,但以新课改理念来改进现有专题教学的研究并不多。专题教学的实践虽然也有了很长的一段时日,但就目前来
儿向语作为儿童早期语言习得的主要语言输入形式之一,有着不同于成人间话语的特征。它是一个值得社会,尤其是教育界关注的话题。本文旨在研究儿向语语言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在国际汉语课堂上的使用形式与内容,以促进汉语课堂能更顺利、高效地展开。除了绪论和结语之外,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分析了儿向语语音方面的特征。儿向语比成人导向语语速更慢、音调更高、节奏更有规律、停顿更多、语调更多重复、发音更加准确、调型更
泰国农村中学的汉语教学整体呈现较薄弱的状态。本文以笔者在泰国暖武里府预备役中学的汉语教学实践以及和同事交流中所获得的相关资料为基础,以预备役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校在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正文部分共三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价值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暖武里府预备役中学汉语教学现状。
个人—环境匹配(Person-Environment Fit)一直以来都是管理学界学者们关注的理论话题,其中,个人—组织匹配(Person-Organization Fit)提供了研究员工与组织情境之间互动的视角。价值观作为个人—组织匹配考量的维度之一,不仅仅是管理者建设组织文化、培养组织成员的重点课题,也是员工在组织环境中意识活动的主要内容。Hewlin在2003年提出的表面一致是一种员工与组织
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兴起,使得教育信息化发展逐步朝着教育现代化、智能化方向转变。为了能够适应智能时代发展的需求,新时代的教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教育信息化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这对教师的TPACK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TPACK)能力成为当前教师适应社会需求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职前教师作为未来教师队伍的重要参与者,其TPACK能力水平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