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研究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f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基于该理念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就是其中之一,它以自身独特的教学流程安排,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是中国本土化、全新化的教学模式。经实践,该模式可以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数学作为一切学科的基础,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数学概念又是数学知识的基础,它不仅是建立理论系统的中心环节,同时也是提高问题解决的前提,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然而在中学,由于概念高度抽象、教学方式单一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学生只能通过熟背概念来进行学习。基于此,本文结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高中数学概念教学问题,以期解决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今后开展“对分课堂”研究以及实施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首先从“对分课堂”的运行模式、理论基础、与“翻转课堂”的对比分析和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原则、现状等方面展开研究。其次,基于概念教学的现状给出了“对分课堂”模式下的概念教学实施建议和教学示例。最后,以“函数”这个典型概念为例,开展“对分课堂”教学实践,给出了具体的教学设计,并对相关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实践结果表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其他文献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传授的主要媒介,是教学的重要工具。本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对“三角函数”例习题进行研究,从教材例习题总体的数学核心素养分布到各个题型的数学核心素养分布,逐层分析,从而明晰三版教材“三角函数”例习题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相应的建议。通过对三版教材“三角函数”例习题进行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首先,在例习题核心素养分布上。三版教材在六大数学核心素养的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高效的数学作业不但能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灵活运用知识,还能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为了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使学生从作业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树立高效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找寻提高数学作业高效性的策略。因此,研究高中数学作业的高效性有非常大的实践意义。本文以相关的教育理论为依据,采用了文献综述法、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调
统计与概率一直是初高中数学的教学重点之一。由于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就导致了初高中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出现了衔接问题。尤其近两年统计与概率在中考和高考的考查中比重明显增加,因此对初高中统计与概率教学衔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我们在已有的相关的研究基础上,主要使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从教材、教师和学生三个维度对怎样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革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发展,将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中,改变一成不变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当前教育需要,是势在必行的教育行为,也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变式教学作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参与课堂、加深知识理解、发展数学思维与能力。本研究主要是对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变式教学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生物学课程应注重学生个人生活的需要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学开展模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利用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创造性思维等方法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发展科学思维、深入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生物学概念,对发展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运用文献研究法发现,核心素养背景
学习数学就意味着解题。教材习题是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习题的认知水平是教师选择习题、把握训练难度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现在中学数学教学是一个标准多版本教材,所以,教材习题的认知水平需要研究,不同版本的习题的认知水平比较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顾泠沅的数学认知水平分析框架为依据,对北师版与青岛版初中数学教材“函数部分”的习题进行比较。发现:青岛版数量比北师版略多,二者习题数量与世界其他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STEM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门科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核心特征为跨学科、趣味性、体验性、情境性、协作性、设计性、艺术性、实证性以及技术增强性,在STEM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本文在研究S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形象化的表示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将思维的逻辑性、知识的整合性、学生的综合发展性以视觉形象化文图展现的形式融为一体,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指出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因此,研究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等环节应用思维导图
《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肆)》收錄《妄稽》《反淫》兩篇漢代賦體文獻,其中《妄稽》講述了壹位西漢時醜女妄稽妒恨其夫周春的美妾虞士,百般折磨虐待虞士,最終妄稽身患惡疾,臨死前反省自己妒行的故事。《反淫》全篇以魂魄二元對話,內容十分類似傳世文獻漢代枚乘的作品《七發》,包括聽琴、登臺遊觀、射禦、校獵、滋味美食、宴歡、美人進禦及要言妙道等內容。《妄稽》現存竹簡107枚,2700余字,殘缺文字較多;《反淫》現存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我国教育逐渐由知识本位转为学生本位。《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初中生物学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学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和未来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生活化教学从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出发,将理论知识与生活世界联系起来进行教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研究初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现状,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对学生生物学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