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线虫蛋白质组解析空间辐射和微重力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u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环境对生物体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辐射和微重力。为了分析两个因素各自的以及协同的生物学效应,本文利用了地面重离子模拟辐射和模拟微重力的方法,分析辐射单因素、微重力单因素以及两者复合因素分别对dauer期野生型N2线虫的影响。主要分析线虫运动能力的变化,并利用基于液质联用仪的非标记技术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分析,挖掘三种因素对发育成L4期的线虫的蛋白质组表达谱的影响,进而分析线虫对辐射和微重力因素应答的蛋白调控通路。结果发现,在运动能力方面,N2线虫对于微重力单因素敏感而对于辐射因素不敏感。复合因素下的运动能力也得到显著增强,但弱于微重力单因素。利用液质联用非标记方法构建了一个含有3190个蛋白质的N2线虫蛋白质表达谱,这些蛋白主要参与生命活动、运动、发育、代谢、生殖等生物过程。对蛋白表达谱的主成分分析、差异蛋白的聚类分析表明,辐射单因素、微重力单因素以及两者的复合因素都能够改变线虫的整体蛋白表达谱,但与对照相比,辐射引起的蛋白表达谱的改变最小,微重力其次,复合因素效应造成了最大的蛋白表达谱的改变,说明微重力对于辐射产生了较强的复合效应。对差异蛋白功能进行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发现,三种处理均引起了大范围的基因表达调控水平的改变,其中重离子辐射单因素主要引起了较多的与细胞有丝分裂相关的过程,微重力单因素主要引起了较为广泛的与细胞凋亡正调控以及能量代谢过程的变化,而两者的复合因素主要引起大量的与DNA、RNA合成过程中碱基和核苷酸代谢过程的变化。这些结果说明,辐射单因素、微重力单因素以及两者的复合因素都能够引起生物学效应,但是微重力单因素是空间环境引发生物学效应的主要原因。结果从蛋白质功能层面证实,微重力参与增强了辐射对线虫的胁迫作用,从而启动了抗逆生物过程。
其他文献
Sf9细胞是从草地贪夜蛾蛹的卵巢组织中分离到的一个细胞系。对于多种核型杆状病毒,它是受纳细胞,在分子生物学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真核基因表达系统是以AdM
1925年,Nevanlinna引进亚纯函数特征函数的概念后,值分布理论获得了迅速地推进,这对值分布理论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随后20世纪20年代,Nevanlinna第一及第二基本定理的发现极
伪黎曼流形中的子流形研究是微分几何中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特别是类空超曲面在Lorentz流形中的一些相关性质倍受几何学家与物理学家的关注.如果超曲面在原有的类空条件上加
置换多项式在编码理论,密码学,组合设计以及其他数学与工程学等研究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置换多项式的探究已达100多年的历史.从1970年左右开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
阿拉伯半乳糖蛋白(arabinogalactan-proteins,AGPs)是一类高度糖基化的糖蛋白分子,其氨基酸序列中富含脯氨酸/羟脯氨酸。AGPs广泛分布于植物各种组织和细胞中,属于富含经脯氨
螲蟷科隶属于蛛形纲,蜘蛛目,后纺亚目,原蛛下目。螲蟷科蜘蛛是一个种类比较少,但是在蜘蛛演化中比较重要的地下类群,主要分布于亚洲(中国,日本,老挝,越南,缅甸,苏门答腊,印度
循环码是一类特殊线性码,它有良好的代数结构和高效的译码算法而受到广泛研究.利用循环码对传输中的信息进行检验或纠正,已成为提高数字通信传输质量的一个重要办法.所以研究
核糖体生物合成是细胞中最基本的生物学过程之一,真核生物的核糖体是由47种结构蛋白和23S rRNA、5.8S rRNA、5S rRNA构成的60S亚基以及另外32种结构蛋白和18S rRNA构成的40S
宽直径是网络中的重要参数,能有效度量网络的性能,宽直径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关注.在通信网络设计以及并行和分布式计算系统的设计中,容错性和传输延迟是要考虑的两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研究了双单叶函数属于某些确定子类时的初始系数估计,主要研究的是关于两类双单叶函数的系数a2与a3的模的上界估计.此外,我们还研究了单叶函数的商的星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