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孚琛相关论文
《武当》杂志2002年11期刊载署名“寻真”先生的《真的是超出了吗?——与胡孚琛先生商榷》一文。内云:“不明白丹道的原理,对来源......
葛洪是两晋之交的名士。唐修《晋书》称誉他"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辩玄赜,析理入微",并将他与东晋初期著名的......
道教的文化特征及其发展前景胡孚琛,张群英什么是道教?从道教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可以这样定义道教的特征:所谓道教,是中国母系......
<正>一、道教研究的缓慢开展(1949-1978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1957年,中国......
<正>道家和道教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近年来曾引起学术界重视和较多讨论的问题。第一、二届国际道教大会对道家和道教之关系问题给......
<正> 记者:您在1999年1月出版的《道学通论》中,首次提出了学术界的"逆向淘汰"现象,能否介绍一下什么是"逆向淘汰"现象。胡孚琛:我......
<正>一、卿希泰《道教文化新探》《道教文化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88年10月第1版,平装,291页。著者卿希泰,四川三台县人。1......
著名道学家、道学研究会会长胡孚琛先生从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在科学家杨石先、黄友谋、钱学森的支持下,在道学专家王明、王沐等......
<正>2014年9月19—20日,"道在养生高峰论坛暨道教研究学术前沿国际会议"在青城山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正>一2009年11月5日至6日,由中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主办的"首届国际老子道学文化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
道教服饵派的仙药、美容方及食疗方谢彦红1胡孚琛2(1.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2.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道”是道家和道教的总机枢,由形而上的“道”到形而下的“道”,可以看出道家和道教演化的轨迹。本文通过对道家和道教的“道”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