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奎报相关论文
白云居士李奎报是高丽武臣执政期的代表文人,他的文学作品主要整理收录于《东国李相国集》当中,数量达五十三卷之多,作品形式也十......
李岩教授领衔编撰的三卷本《朝鲜文学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9月版)近120万字,以开阔的视野将朝鲜文学两千余年的历史衍变......
著名的高丽朝文人李奎报(1168-1241)作有《开元天宝咏史诗》四十三首,其以古讽今的政治意义已得到研究者的重视,而其小说文献意义......
摘 要:李奎报(1169-1261)是朝鲜高丽时代的著名文学家,有别集《东国李相国集》传世。目前对李奎报的文学研究主要集中于诗歌研究。但李......
李奎报是韩国古代三大诗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受李白诗歌的影响.李奎报的诗中有引用李白生涯故事的诗句,也有对李白别称引用的诗句,还......
摘 要:李奎报是高丽后半期的杰出的作家,是爱国主义诗人,也是现实主义作家,是朝鲜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东明王篇》是其早期创作的......
摘 要:中韩两国古代诗人创作了许多有关酒的作品。多年来,酒影响了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发展。酒和诗又有着密切的关系,酒逐渐成为了文人......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文学天才,更是古老中国的宝贵遗产.其文学影响力不仅投射到中国几千年的文学长河中,还辐射到世......
朝鲜咏史诗的生发、勃兴和繁荣有其特定的历史轨迹,而作为朝鲜咏史诗发展进程中重要之组成部分,李奎报咏史诗的营养来源则与朝鲜咏......
白居易与李奎报分别是唐代与高丽时期的著名的诗人。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代,但是都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们创作......
李奎报是活跃在高丽文坛的著名诗人,其《开元天宝咏史诗》四十三首,以咏史组诗的形式,将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的历史事件作为题材,进......
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开科取士,开办书院,复设国子监,派遣生徒留学中国,甚至规定文臣每月上诗三首,赋一篇,其汉文汉诗大为普及,存世的诗文集多......
李奎报的晚年诗歌创作,无论是其诗意、诗语,还是诗体、诗律,都深受白居易为人为诗的影响。在李奎报的诗歌创作(与文学批评)中,完整......
李奎报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对蕴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典故十分了解,在他的赋作中,篇篇皆用典,所用典故类型丰富,意蕴深厚。典故的运......
李奎报不仅是高丽中后期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创作了大量诗文且成就较高的文人。作为新兴士大夫阶层的代表,李奎报在武臣专政时期为高......
李奎报(1169~1241,字春卿,号白云居士)是朝鲜高丽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作品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民族意识贯穿于其书牍、传志、公牍、论说......
江西诗派倡导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等诗学思想,因其具有可操作性强、便于初学者学习等特点,在朝鲜高丽时期备受推崇。兼之当......
<东明王篇>是朝鲜古代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是神话传说历史化和作家文学中"复活"的一个典型例子,具有强烈的幻想和浪漫主义色彩,情节......
结合“以意为主”的诗学观在中国诗学中的流变,以及“意”在李奎报诗歌本质论中的特定内涵,来分析、研究李奎报对中国诗歌创作中“重......
李奎报(1169-1241年)是朝鲜高丽时期诗人,由于中朝之间的交往,李奎报的诗歌创作深受唐代诗人杜甫的影响。本文立足于李奎报对杜诗......
高丽王朝建立以后,在文化上的重大调整就是开始大力提倡儒家文化。科举是此调整得到落实的关键性措施。与中国的情况不同,高丽王朝......
高丽中期文人李奎报对中国唐代李山甫诗歌的学习与接受,体现了中朝超越时空的文学交流与互动。从李奎报的诗学主张看,其在反对盲目......
朝鲜古代文人李奎报的散文精于议论说理、抒情言志,为了能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观点表达明确化,他从先秦散文中汲取营养,灵活运用......
韩国高丽文人李奎报通过苏轼、来华僧人以及韩国古代文人之间的传承等方式接受了“虎溪三笑”典故,并创作了众多别具风格的有关“......
“苏东坡热潮”在高丽中期到达了顶点,其原因主要在于此时的宋朝和高丽两国具备了可以进行密切交流的环境,而且这与苏东坡的人品和......
《诗话丛林》开篇之作《白云小说》较全面地体现了李奎报的诗学思想:一、在诗文功能和地位上,主张“文章华国”.二、在诗体意识上,......
李奎报(1168-1241)是朝鲜高丽中期著名的文人,也是朝鲜民族引以为自豪的伟大诗人,他一生创作了相当数量的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
朝鲜古代汉诗总说张伯伟中国与朝鲜接壤,中国文化亦早已传入朝鲜。我国史籍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中都记载箕子至朝鲜,教......
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中国和朝鲜,自古以来各方面的交流就极为广泛。由此,两国的古代文论之间镌刻着相似的文化印记。本文将在变异......
新罗末期高丽初期,朝鲜派遣了大量留唐学生,他们和出访的朝鲜使臣、使节与中国晚唐文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
<正> 一九七九年的除夕之夜,再过个把小时就要跨入一九八○年的时候。我在这依旧和暖如春的白云山下珠江之滨,也不知怎么就联想起......
李奎报是高丽中期著名的文人,其留存至今的汉诗作品约有二千余首,其中包括了102首追和唐宋文人诗。李奎报对中国唐宋文人的追和,是......
韩国李奎报《白云居士传》与王绩《五斗先生传》受到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的影响,均以"号"名篇,取横舍纵;隐去姓氏,模糊时代;叙述......
<正> 崔致远(857——915),字孤云,新罗京城沙梁部人,年十二岁入唐,十八岁科举及第,历职:侍御史内供俸、赐紫金鱼袋、溧水(今江苏)......
高丽中期的著名文人李奎报创作了32首涉茶诗。作为一代儒宗,他的为数不多的涉茶诗表现了他经世济民、心忧天下的儒者情怀,但其大多......
蔡邕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抒情小赋,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文笔清新,对后世赋家的辞赋创作影响深远。李奎报是朝鲜高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