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居易与李奎报分别是唐代与高丽时期的著名的诗人。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代,但是都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们创作的大量的诗歌作品中,反映了浓郁的“禅理”和“禅趣”,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白居易及其禅诗作品对李奎报的人生观和诗歌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使其效仿白居易,所以白居易和李奎报的禅诗作品中都无不充满着“虚静”、“圆融”、“淡然”之美,使读者产生美的感受。白居易的禅诗作品主要呈现了诗人对于禅佛的虔诚,对于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于人生的体悟。而李奎报的禅诗作品则通过颂佛诗的形式表达奉佛之心,并在大自然中体会无限的禅趣,以观察大千世界变幻来表达内心的感悟。其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白居易与李奎报都写过不少颂偈诗。白居易的偈诗拥有佛家禅偈质朴的风格,语言简洁朴实,体现着“禅家本色”。而李奎报大多以偈颂的形式向百姓宣传和颂扬佛教思想,语言平俗,很为民众接受。二是白居易与李奎报都崇尚“自然”。“自然”本身就是佛性的体现,描写景物本身就意味着表现佛理。白居易与李奎报追求的“自然”,除了简约收敛的静态美的自然外,还有主观审美意识的自由无拘束的动态的自然,在自然景物的观照中融于现实的自然,以静寂的心境在自然中寻找禅机。三是白居易与李奎报对禅有着特别的体悟。白居易通过大千世界之无常返静观心,顿悟瞬间永恒的真谛,李奎报则在万物变幻中静观其象,在虚融清净之中悟其禅理。李奎报与白居易在自然中寻求一种“平常心”,以一种平常心领悟禅的境界,追求“思与境”的和谐。另外,两人的诗歌作品体现了禅宗“因缘和合,随缘自适”的思想。他们认为,世界万物都有因与缘,不要刻意强求,要以“随缘自适”的超然态度对待人生。他们的禅诗作品体现了“在家出家”的思想。白居易认为保持清明自性而不迷惑于万物万相,内心已经出离,那就不分在家出家,李奎报和白居易一样,清心寡欲,追求的是内心的出家。还有,白居易与李奎报的禅诗体现了禅宗的审美境界,奉行超尘脱俗的禅宗思想,拥有追求虚融清净和圆融淡然的审美情趣。也就是说,在白居易和李奎报的禅诗作品中,可以窥视到诸多共同点。文章通过对大量的文献史料的分析研究,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白居易与李奎报的生平与佛缘,考证了两位诗人与佛教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此同时,在比较分析两位诗人的禅诗作品所体现的佛学思想的基础上,探讨了两位诗人在禅诗作品中所表达的共同的禅宗哲学思想和审美境界,阐明研究白居易与李奎报禅诗作品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