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研究相关论文
2020年6月,《吴组缃全集》(吴泰昌、朱寒冰主编,以下简称《全集》)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包括长篇小说《山洪》、短篇小说卷、诗歌散文......
在洪子诚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没有了“经典”的不证自明的堂皇位置,也不存在“排排坐,吃果果”的“排座次”现象。赵树理......
2016年6月6日,由吉林省文艺理论研究室、《文艺争鸣》杂志社、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中心成立暨学术研......
<正>2015年11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与《文学遗产》编辑部联合主办、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协办的"空间维度的中华文学史......
本体是文学史学科的原点性问题,文学史学科中重大、深层次问题突破的前提依赖于其本体问题的解决。文学是人学,史学同样如此,文学......
文学史研究与时间量度张政文文学史研究的对象是以往文学活动和活动的物化,它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以往文学何在;以往文学何以在;以......
今年5月下旬,重庆市文史研究馆赴万州考察组一行19人,由副馆长、著名诗人 王群生带队,对万州区、奉节县、巫溪县等地区进行了为期10余天的......
200 0年 7月 2 8日— 31日 ,由苏州大学主办并在该校召开了“《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
一 R·韦勒克曾经简明地将文学研究划分为三个领域: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文学史研究和文学理论不至于产生多少异议,可......
“出名要趁早。”如果张爱玲是先知,那么这句话便是对韩晗说的。 这位23岁便被冠以“著名学者”之称的青年,其成就几乎遍布文学领......
我和批评最初的缘分,始于十多年前与“火凤凰批评文丛”的相遇。尽管此后一路求学,从县城出发,途经省城,再到首都,随着眼界的打开,更为厚......
22岁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她做过文学史研究员、记者、编导,从地方到中央,从录播到直播,终于在46岁那年坐上央视王牌主编的位置。就在工作......
晚明研究正全方位展开 ,但将有关研究自觉整合成全方位的晚明社会图景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最近的历史研究、尤其是文学史研究中......
摘要:本文主要内容是关于文学史研究的主题、客体以及研究方法的一点浅见,着重探讨了“史德”之于主体在文学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哪些......
一、创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体系 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是一个十分漫长而经典的过程,最终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如果......
陈国球,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硕士,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任香港教育学院语文学院院长、中国文学讲座教授,曾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
一、引言rn中国俗文学研究可以说是在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得到划时代的发展的,它是由清末敦煌石窟文物被发现,大批久已......
科举制背景下明清文学的整体面貌受到了遮蔽和隐藏,要想完全了解明清文学的生态样貌就必须通过科举制的视角进行全面的审视,本文对......
《弘明集》、《广弘明集》辑录了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出现的思想争鸣文献,记录了汉明求法以后五、六百年间中国知识分子接受、改造佛......
今年四月间 ,吴承学先生来信 ,约我为其新著《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写一篇序。刚看到信中所提的书名 ,马上就想到明代两部文体学的著......
时 间:2013年1月27日rn地 点:中国现代文学馆C座会议室rn人 员:李敬泽 吴义勤 施战军 邱华栋rn梁鸿以及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二届客座......
文学作品的内容一定要有人文的巡视,这就是以三个元素为唯一标准:人、人性、人道主义。这是所有文学作品最低的价值底线,在中国来......
褚斌杰、谭家健主编的《先秦文学史》 ,堪称邃密群科、后出转精的“碧玉妆成一树高”的佼佼者 ,是迄今为止 ,同类文学史著作中最为......
相对于繁美丰腴的文学史程本身而言,我们的文学史研究常常显得过于苍白单调,枯槁浮浅了。在单纯朝代标准的线性叙事中,在生平、内......
在郑振铎的文学史研究中,世界性的视角一直是其不断探索并取得旁人所不及的成就的重要因素.他提出的“文学统一观”是以整体性的思......
《中国文学史》是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重点教材 ,由北京大学著名学者袁行霈教授担任主编 ,汇聚了国内19所高校的30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
[编者按]“现代中国文学”是朱德发教授10余年前提出的一个学科命名,经过长期的研究和积淀,目前,由他主持的山东师范大学国家重点......
南京大学中文系许志英、丁帆先生主编的《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主潮》)高度肯定了“现代性......
如果说 2 0世纪的中国文学发展经历了两个繁荣期 ,其中之一是五四前后的新文学运动 ,那么 ,另一引入注目的亮点 ,便是新时期文学。......
从 1930年许地山的《印度文学》问世到 2 0世纪末 ,我国的印度文学史研究走过了近 70年的历程 ,共出版了七种不同类型的印度文学史......
作为“历史研究之研究”中人,海登·怀特的深刻之处,是他的发现能够激活那些因为过于“成熟”而陷于“停滞”的专业学科的工作。我......
期刊
近年来学术界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或倾向于资料考证和长编,或为社会思潮所左右,其学术品格处于迷失状态。《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
穆旦是一个独特的现象。解读他的独特性,不仅仅因为他的诗歌具有开拓性因而备受崇尚,也不仅仅在于新旧批评家对他诗歌的认识程度,而且......
本文对建构新的文学史观进行了探讨,认为对话理念以前的史观都陷入了自我中心主义的泥淖,解决方法便是从自我中心主义到对话理念的根......
中国古代文学史理论内容丰富、思想精深,有着自身的理论形态。本文梳理了自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初至鸦......
对梁启超在史学研究中所强调的“史德”、“方法”以及“因果”等进行了梳理,并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为例对其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
出版是记录历史、书写时代与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亦是历史中的风景、被书写的对象与文化研究的范畴。因为出版人独特的经历,其亲历......
<正> 《阿Q正傳》是世界上一部不朽的文学名著,它具有多方面的、深刻的意义。对魯迅来說,《阿Q正傳》是他前期思想观点和艺朮观点......
方修是马华最为杰出的文学史家.本文从史观、史识出发,把方修的文学史研究与他的心灵特质、人格精神结合起来,从而论证了方修的文......
近年来,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日趋频繁,为两岸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学术趣尚、操作方法的专家学者之间的学术资料共享、交流对话、相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