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薮》相关论文
锺嵘《诗品》被后人誉为"百代诗话之祖"。尽管如此,后人对其品第裁定、源出祖袭等方面却颇有微辞。这种批评在明代胡应麟《诗薮》......
《登高》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汪洋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见闻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
在20世纪以前的任何时代,平民总是处于社会的底层。没有人会关心他们在想些什么,没有人会关注他们要做些什么。人们的眼光始终盯在......
“理趣”一词源自佛典,正式被用于诗歌评论则在宋代,但富有理趣的诗则早已有之。清代沈德潜在《说诗晬语》里说:“杜诗‘江山如有待,花......
胡应麟是明代中晚期诗论大家,他虽属于复古阵营,但在师古的方法和对象上较为圆融,诗学观念在明代复古派诸人中呈现“集大成”的特点。......
“五言之冠冕”的《古诗十九首》是中古文学史上引起最广泛争议的一组诗,亦是明代复古派对汉魏古诗接受的热点。明人胡应麟在《诗......
胡应麟是明中叶一位有着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学者,文学、史学、目录学、文献学,无不涉及。其中,《诗薮》是他用力最勤,影响也最大的一......
胡应麟的《诗薮》比较客观而全面地评价了历代诗风,对汉、唐、明的诗歌评价甚高,认为六朝、宋、元则是诗歌发展的低潮期,整个诗歌发展......
“体以代变”、“格以代降”是胡应麟在其诗学专著《诗薮》中提出的诗学发展观,所谓“体以代变”,是指中国诗歌的发展变化受时代的制......
“化”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代表着极高的艺术境界.明代诗论家胡应麟在其诗学理论中多次运用“化”来探讨相关问题,......
胡应麟品评历代诗歌的著作《诗薮》中涉及对楚骚的认识与评价,胡置楚辞于历代诗歌发展变化的大格局中予以审视,认为“体的代变”、“......
《诗薮》一书体现了胡应麟的诗歌流变观,是明代晚期一部重要诗歌理论著作。文章以七言体为例,兼及古体七言歌行及其所影响的七言律......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从杜牧的《题木兰庙》来看,木兰故事流传久远,木兰精神照耀人心......
七言诗在唐代蔚成大国,但对于其在此前的发展面貌,人们却很少关注。本文从考察源头开始,详细考察了在自汉到隋的漫长时期里。七吉诗是......
《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此后《古诗十九首》在文学史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誉之为......
胡应麟在《诗薮》中继承了严羽、明代前后七子等前人的诗学理论并加以改造,将学诗的过程概括为“法”、“悟”、“化”三个阶段,极大......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谁的诗语言运用得好,谁往往因此而获得美名,如宋祁《玉楼春》词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将春天......
<正> 中国古典诗文艺术风格的分类,曾经历了一个由简至繁、由繁而简的过程。魏时曹丕分为雅、理、实、丽四体;南齐刘勰分为典雅、......
胡应麟是明代中晚期诗论大家,他虽属于复古阵营,但在师古的方法和对象上较为圆融,诗学观念在明代复古派诸人中呈现“集大成”的特......
胡应麟(1551-1602),字元瑞,一字明瑞,自号少室山人,浙江兰溪人。他是明代中后期颇有成就的一位诗论家,与李维桢、屠隆、魏允中、赵用贤并......
<正>名师一课,一个小时左右中浓缩的可能是一生的积淀。若能用心体会积累,语文学习与考试将不再是难点。若你有特别喜爱或难懂的课......
<诗薮>是明代中后期一部重要的诗论专著,但历来少受重视.其实,<诗薮>的文论思想是十分丰富而系统的.其中的以禅喻诗论、复古论、诗......
宋人范温《潜溪诗眼》云:老杜诗,凡一篇皆工拙相半,古人文章类如此。皆拙固无取,使其皆工,则峭急无古气,如李贺之流是也。然后世学者,当先......
<正>最近遇到一件颇感为难的事。我校英文主页改版,需要各研究机构提供英文名称。我负责一个叫"中国文体学研究中心"的研究机构,当......
元明文学史观散论郭英德元明时期的文学史观,集中在对文学历史演进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规律的探讨,和关于文学发展中古今关系的论辩两个......
<正>在山东枣庄北师大初中语文课研讨会上,有老师提出: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什么是"三杯两盏淡酒"?为什么酒一定要淡,烈酒,浓酒,......
<正>唐诗七绝何者为第一,即所谓"压卷",古典诗话延续明清两代,争论长达数百年。诗话家们在品评唐诗的艺术最高成就时,向来是李白杜......
明朝后期的胡应麟在文学理论及治学方面颇有建树。钱谦益站在贬斥文学复古思潮的立场上对他的评价有失客观和公允。因为 :1.胡应麟......
<正>木末芙蓉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王右丞集笺注》卷十三)这是王维《辋川绝句》中......
许学夷《诗源辨体》评议汪泓明代江阴布衣学者许学夷的《诗源辨体》,历来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拟就诗歌史观、审美标准及自觉的批......
<正> 艺术创作是一个心物交互作用的过程,其最后的表现形态在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中往往被称为“意象”、“意境”、“兴象”、“境......
<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
<正>提及晚明,我们想到的自然是以中郎为代表的革新人士的激昂高蹈、师心自用,曾经风光无限的复古运动则已然是明日黄花。但这一判......
本文以陶诗在明代的批评内容为研究对象,突出《诗薮》、《诗源辩体》、《古诗归》、《古诗镜》的陶诗批评情况。明代陶集刊刻活跃,......
《古诗十九首》被胡应麟评价为"千古言景叙事之祖",《诗薮》中将《古诗十九首》与乐府、魏诗、唐律作比较,评价分析后人学习《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