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诗论》相关论文
《孔子诗论》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中的首篇,作为诗学著作,《孔子诗论》的出现,是诗学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关键环节,具有极......
《孔子家语》记载孔子诸多论诗或引诗,其论诗与《孔子诗论》的诗旨相同、相似或相关。其论诗的有些句式也与《孔子诗论》的句式相......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今人多释为说话或文章没有词采,便难以广泛流传,以“文”为文采。作此解释,古......
<正>尽管量子理论揭示了自然的非连续本性,"一个多世纪以来,对于体系架构者的敌意一直是显示优雅思想品位的一种周而复始的特点"1,......
【摘要】历来对于《诗经·木瓜》的主题有着多种解释,大致包括“美齐桓公说”“男女互赠说”“讽卫人报齐说”“朋友互赠说”“臣下......
上博简《孔子诗论》"大雅"论简残严重,学界皆略而不论。根据对残简阙文性质的推测,所缺简文文字当为"《大雅》盛德也,多言[周],□......
上博简《孔子诗论》是现在最早研究《诗经》的文论,其中第十七简评论了《东方未明》、《将仲》、《扬之水》和《采葛》,第二十八简......
摘 要:“诗教”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重用。上博馆藏楚竹书《诗论》的出版,为解决《诗经》学史上长期存在的一些分歧提供了强有力的文......
摘 要:《诗经》是一部古老的诗歌总集,它是我国古典文學的源头。通过《孔子诗论》和《论语》的解读能更清楚的了解其中的诗乐教化思......
摘 要:《孔子诗论》的文艺思想主要分为诗言志、诗言礼和诗言情三个部分的内容,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其中的主“情”观念肯定了......
随着传世文献的充分运用,先秦文艺思想研究的拓展空间越来越小,而出土文献的不断面世,则又为该研究实现重大突破提供了可能。上博简《......
本文以《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孔子詩論》為研究對象,第一部分是對簡序、簡制、文字釋讀等方面的基礎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作......
近年来楚文字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公布更是在哲学、文学、历史等各个领域掀起了研究热潮......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分别是中国和古希腊“轴心时代”的代表人物,《孔子诗论》和《诗学》也分别是古代中国和西方较早的文学理论著作,......
上博简涉及内容广博,尤其是其中的《孔子诗论》,在学界引发热烈讨论。魏耕原先生亦有感于此,作有《<孔子诗论>真伪疑议》一文。然而魏先......
新发现的《孔子诗论》,是关于原始儒家《诗》教的直接的系统的材料。它的发表,在中国学术史尤其是中国诗学史的研究中具有特殊重要......
期刊
战国楚简《孔子诗论》于2001年11月由上海博物馆整理出版。《诗论》补先秦《诗》学研究资料不足,显现了被历史湮没的先秦儒家诗学......
第七简"诚X之也"这种句型是典型的判断句."诚"并非指"真诚"这种品德,而是一表态副词,乃"确实" 之意;"之"为指示代词,代指前面讲过......
上博简《孔子诗论》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诗》学研究文献。简文所载孔子论诗,主要集中在王权、婚恋和性情三个方面。孔子赞美"文......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孔子诗论》是迄今发现的最早评论《诗经》的专文,意义重大。其中第二十三简评论了《诗经》中的《鹿鸣》、......
上博简《孔子诗论》有对《汤(扬)之水》的相关评论。然而《扬之水》在《诗经》中有三首,分别属《王风》、《郑风》以及《唐风》。《......
要清晰了解《孔子诗论》在楚地的传播和发展状况,必须清楚《诗经》和儒家学说在楚国的传播和发展历史,唯有两者同时在楚地得到传播......
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的陆续整理分册出版,是21世纪初中国文化学术史上的盛大事件,有学者甚至将它的意义与上世纪初殷墟甲骨文、敦......
《诗》文本的形成是一个历时性过程,其中在鲁襄公时代,“二南”“三卫”之外的列国《风》诗正式进入《诗》文本,但各自独立存在,与......
<诗经>中<风>、<雅>、<颂>的编次定名,实际上是<诗经>传本的编辑、结集、流传的一个发展过程.上博楚竹书<孔子诗论>中<讼>、<大夏>......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孔子诗论》是迄今发现的最早评论《诗经》的专文,意义重大。其中第九简评论了《诗经.小雅》中《天保》、《......
上博简《孔子诗论》对儒家诗教学说的理论贡献体现在说诗体系与理论创造两个方面。《孔子诗论》突破了此前断章取义、借此证彼的说......
《孔子诗论》体系完整,有总论、有分论、有合论,点面结合,逻辑严密。在论诗时言简意赅,往往用一个字或一句话来概括某一首诗或某一......
上博简《孔子诗论》评论《小雅·小旻》“多疑”、“言不中志”.疑言乃畏惧之言,它表现了诗人全身远害、明哲保身的思想,这与......
孔子与《诗》之间关系复杂。传世文献中的诗论,构建了孔子的政治品格,出土文献《孔子诗论》蕴含的道德美、理想美、情感美,却展现出孔......
期刊
在上博简《孔子诗论》中,孔子大量地以德说诗,如"诚"德,"反己"之德,"孝"德,"中庸"之德,"专一"之德等。对《诗》的理解和解释,贯穿了道德、仁......
《孔子诗论》是距今大约2257年左右,即公元前三世纪的重要出土文物0它对《诗经》学中的基本概念,如“风”、“雅”、“颂”,“诗言志......
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作为早期孔门论诗的宝贵资料,以<诗>教弟子的过程中,注重在理解诗歌内涵的前提下阐发其中的道德意义......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中的<孔子诗论>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文字考释也是研究的一部分.简文整理者对"文"、"唯"和"词"等字的......
关于《诗经》分类中“雅”之本义及其特点的争论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了。其实“雅”本为鸟名,音同“夏”,后又成为一种特殊的乐器名。......
关于《诗经》分类中“颂”的涵义及特点的争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主要有政治说、音乐说和舞容说三种。《孔子诗论》的出土证明《......
周初历史上,在政治地位、历史功绩、德政思想对孔子和儒家影响方面,与周公影响齐名的还有一人,就是召公.<诗经·召南·甘......
上博简《孔子诗论》第八章云“邦风纳物也博,观人俗焉,大敛材焉。其言文,其声善。”诸家考释多有未确。此简之“物”是礼、德、政......
《黄鸟》在《诗经》中有两首,分别是《秦风·黄鸟》和《小雅·黄鸟》。《诗经》中同题的作品其反映的情感也往往相同,《孔子......
关于《孔子诗论》的时代与作者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目前大多数学者已经接受“《孔子诗论》为孔子著作”的观点。但是,从对“[......
上博简<孔子诗论>所见"礼"不多,总共只出现四次,分别用在<清庙>、<大田>和<关雎>的评论中.笔者在考察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认为,"礼"在......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出版后,该书<诗论>部分第二简至第七简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因为这些简的上下两端有"留白"的现象.所......
在上博简《孔子诗论》中,孔子大量地以"礼"说诗,如"币帛"之礼",祭祀"之礼",求女"之礼。对《诗》的理解和解释,贯穿了礼义的立场和观点,显示......
刘向《说苑》中“引诗”61首,有13首诗与《孔子诗论》相同,其它48首诗篇皆不见于《孔子诗论》。对13首诗进行比较的结论是:二者在解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