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 大作为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ong1984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应用“小先生制”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其教学相长的优势,实践“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可以使学生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最终达到强化知识技能,激发潜能的目的。本文试阐述小先生制的作用,从而推进“小先生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有利于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小先生制”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由他们身边熟悉的同学来当老师教他们,学生感到既新鲜又刺激,从而引起学生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据我观察,学生们也更愿意主动地与他们的“小老师”配合交流,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更容易营造一个轻松互动的学习氛围。我充分相信学生不仅能学,而且能教,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大胆放手,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当“小先生”的机会。三年级上学期的一节《How are you?》中,学习到How are you?以及回答,Fine, thank you. / Not bad, thank you. /Not so good, thank you.我同样运用了“小先生”,“Boys and girls,Now let’s play games and revise . Would you like to be a little teacher?”话音一落,学生纷纷举手,一个个“小先生”争相登台,各显身手,其中有自己表演,请同学起来操练对话的;有拿起句型卡片起来,一本正经地叫学生读:“ You, please. Read after me.”还有针对同学的错误发音进行纠正的机灵“小先生”。几名“小先生”过后,全班同学不仅牢固掌握了所学句型,而且锻炼了在实际情景中使用的能力。每位上台“小先生” 按达成目标的质量和难易程度加1分或2分,他们也乐坏了,个个都要求争当“星级小先生”。
  二、有利于培养小先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英国教育家爱德华德波洛认为:“教育就是教人思维”。问题是人的思维激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小先生”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养成细致入微的洞察能力以及及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先生”的思维得到激发,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思考。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都未得到很好的体现。但“让学生自己当‘小先生”’,教学双方都是学生,在这样宽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下,教的一方会主动去学,学的一方也乐意去学、去问,双方配合默契,都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发挥学习的主体能动性。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小先生”逐渐养成在思考中主动实践的好习惯,主动实践的习惯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例如,3B Unit5 Plus and Minus 的教学内容是用英语进行20以内的加减运算,所涉及的数字13—19在构词上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于是我在周五布置了一项争当“小先生”作业,让愿意当Unit5“小先生”的学生在周末时完成一份教案。再从教案中挑选两篇写得不错的教案,并让教案作者上台授课。一位学生通过个位数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hirteen,fourteen,fifteen,sixten,seventeen,eighteen,nineteen,然后她请同学找数字在构词上的相同点;接下来她又通过加减运算呈现plus和minus。另外一个学生则从24小时计时法的时间认读开始,导入13—19的认读,并且还像模像样的设计了有趣的数字运算练习。
  三、有利于磨砺“小先生”良好品质和学习意识
  实施“小先生制”过程中“小先生”要面对很多挑战,这对“小先生”个人品质的磨砺作用是巨大的。三年级下学期是学写英语单词或句子时的起始阶段,英语词句的书写要谨记“三要素”,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实在太困难了,“小先生”能准确亲授吗?我来到小组中间,疑虑很快打消了,每个“小先生”在完成自己的抄写任务后,拿着红笔,挨着组员的座位依次批改句子。整个过程都磨砺了“小先生”的耐心和细心。
  教师一直被视为神圣的职业,同样,“小先生”也会遇到困难和问题,为了帮助同学得到进步,“小先生”牺牲自己的课余和休息时间,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帮扶同学中。在课余,每每我路过教室总能发现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讨论并解决问题。我相信“小先生”们一定能体会到意志的力量,他们会逐渐变得坚强,变得富有毅力,变得具有钻研精神。
  四、有利于“教学做”合一
  “小先生”会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适当的问题让同学们来思考回答,这样能培养学生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先生”为了上好课,势必会做一番精心的准备,比如广泛搜集资料,深入钻研教材,与同学讨论等等,这些都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在“小老师”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们也容易发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所存在的问题,这有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与分析。“小先生”们经常会有很多很有创意的教学思路与想法,这会给教师们很好的教学启发以提高教学质量。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摘 要]“六顶帽子”思考法,英文称之为“Six Thinking Hats”,它是一种代表特定类型思考方式的形象解说方式。这种思考法在品德教学活动中魅力无限,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方面也有着巨大的潜力。老师经过理性的案例分析与思考力求找到最佳切入点,在俯瞰视野下,引领学生搭建表达支架,促进师生导航多元评价,创生出不断飞翔的“思维帽”。  [关键词]六顶帽子 品德教学 创想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实践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作为小学品德教育载体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活动性、综合性等特点,教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体验。因此,我们要以实践为品德学习的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品德。  一、基于生本,引导学生主动实践  课程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他们有
都说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如果在考试的评价形式上进行一些突破,会对课堂教学起促进作用。在平时教学中,我注重从以下方面入手,尝试进行一些考试评价形式的突破,以期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考试。  一、让评价的时间更充分  评价不仅仅是一张试卷的考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全程性的评价,绝不能将考试的分数看做是最终的评价。  1.注重课堂评价  终结性的评价应该由过程性的评价综合形成,而每节课则是过程性
北师大博士张凯说:“‘个性化教学’就是要充分尊重并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重点放在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上,通过教学引导的方式唤起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和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启发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实现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和谐同步发展。这就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个性教育!”美国学者卡罗尔曾说过:“个性化教育是在学者个性特征与学习环境之间达到的一种平衡,也就是说:它
美术也是艺术,大多数孩子从小就喜欢画画,喜欢在美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乐趣。而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从不曾减少过,但是如果在课上,教师只是给一个任务,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画,那么孩子们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一堂成功的美术课,是要教师深入研究新课标的,不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善,还要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对艺术产生创造的欲望,这样艺术教育的目的才能实现。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一、创设和谐
[摘 要]只有扎实的字母学习,才能为后续的单词以及句子的学习做好铺垫,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字母教学,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 字母教学 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45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字母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探究,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法。但一直以来,似乎一提及探究,总有人便不由自主地将其与课堂对接,并把它规范成“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交流总结”等一套刻板的程序,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窃以为,课堂未必是探究的最佳渠道,而课外探究才是。虽然学生可从课堂中获得一些探究的基本知识,但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课内探究多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因此,笔者主张把探究的触角更多地延展至课外,引入真实
[摘 要]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锻炼中身心健康地发展,教师要用“主体参与型”思路开展体育教学。以引导学生开展投掷训练为例,探讨了应用“主体参与型”教学思路优化体育教学的要点。  [关键词]体育教学 投掷训练 要点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3-068  在体育教学中,部分学生不喜欢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他们觉得体育锻炼非
[摘 要]在现代社会,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努力走出陈旧、单一、说教的格局,通过教学内容丰富化、教学活动多样化、教学手段信息化等来“开放”自身,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师生双方的互动率和亲密度,增强教学活动的实用性和时代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开放 丰富化 多样化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
我校是一所农村实验小学,率先在市范围内实现了“一校制”,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住宿学生。随着多年的摸索及实践,我校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住宿学生管理体系,大大降低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即便如此,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各个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学生住宿的原因不同等,也使住宿班级的班主任工作比普通班级更琐碎、更复杂。如何结合学校的住宿生管理制度,合理管理好住宿班级呢?我总结了几点做法。  一、勤中有爱  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