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在拨动审美之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inanyan_sx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化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在当今社会,素质教育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素质教育中有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部分也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为相关教育工作人员所关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在拨动审美之弦,这是教育关于阅读方面发展的趋势,合理地引导学生欣赏和感悟语文课文中的美是现在教师们所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审美
  阅读育人和审美育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两条重要途径,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
  一、审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表现的重要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句话:“阅读是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就提到了阅读与审美体验之间的关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语言和审美训练,这是教育工作人员们达成的一种共识。语言是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仅靠学生自己感悟是不行的。而审美的感知则要比语言的表达更深一个层次,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审美、情感与理解是不可分割的。在具有审美基础上的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必须执行的一个步骤。在当代小学语文教学中,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学习是不可忽视的两个重点,它们起到了健全学生人格的作用,同时促进了德智体美的共同发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审美在阅读时起到的作用可以使学生把情感和文学作品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可以使学生对语文阅读有一个更深感悟,所以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任。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在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能一味地注重审美对阅读的影响和作用,因为这样会导致学生忽略阅读最本质的特点,即忽略了阅读陶冶身心的本质。有时候有目的的阅读会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从而使得事情的发展适得其反。同时,当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时,如果产生了错的审美情趣,就会对文学作品产生错的感知和理解,使得审美情趣教育人的特质产生变化。审美是顺应真理和客观事实的,是理智和情感统一的反映,只有符合真理发展的审美才可以不被历史掩埋。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清楚地认识到语文阅读和审美之间的关系,有些教育工作人员就是不能正确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关系,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偏差,不是过度重视审美在阅读中的作用,就是不重视其在阅读中产生的作用。小学语文阅读和审美情趣相辅相成,审美情趣对小学语文阅读起到润饰作用,小学语文阅读是审美情趣的载体。
  三、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对审美的感知
  其实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方式有很多,像是教师在课堂中引用一些较为有趣且和小学语文阅读有关的小故事、做一些小游戏等,都是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但在具体的引导方法之前,我们要首先认识一下有关如何真正做到阅读,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前提,同时是正确引导学生阅读和发掘审美特质的必要步骤。
  首先是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自觉性是前提,如果没有阅读的自觉性,就不会有一个正确而真实的阅读体验,更不要谈什么阅读中的审美了。那么,要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自觉性?首先要求学生在阅读时静心,其次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给予鼓励,并且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还要积极引发学生与作者之间感情的共鸣,等等。这一系列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自觉性。
  其次是要重视小学语文阅读前的过渡和引导。教师对于学生而言是知识和技能的载体,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在现在的小学教育中,有些老师喜欢以“开门见山”的形式进行授课,而忽略了课前引导,这样是错误的。夸美纽斯说:“铁匠在打铁之前,必须先把铁烧热。”“引导”恰恰便是“烧热”的这个过程。引导教学一般包括预习、解题、介绍资料、课前谈话这四个部分。只有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我们才能够从文章的阅读中唤起审美情趣。
  无论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还是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我们都要做到的是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在语文阅读中发掘审美这一特质。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教学方式对语文阅读的引导。下面我们介绍一例,即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
  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形式。多媒体是一种可以将单调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的教学辅助技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用更多感官感知事物。多媒体教学辅助技术合理地将声音、画面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更逼真地将所要教授的知识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少年闰土》一文,对于闰土在静谧的夜中举叉捕捉猹时的场景,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技术将课文内容和相关的图片结合在一起并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中进行朗读。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的口、眼、耳等感官受到刺激,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更加形象地感知文本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闰土捕猹时候的紧张氛围和夜的静谧,从中感受到审美的价值的所在,获得审美体验。
  总之,在语文阅读中审美情趣的培养上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正确的、科学的指导,积极地与学生进行阅读心得的交流。只有这样,审美情趣才会在语文阅读中发挥其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马英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延安大学,2014.
  [3]李昊.窦桂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艺术特质研究[D].渤海大学,2014.
其他文献
古语云:“穷则变,变则通。”时代在前进,职业教育在发展,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在变革中求生存,不能故步自封、作茧自缚。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从中职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需要、专业特点等方面出发,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并构建了“学会—会学—会用”的新模式。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尴尬处境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中的扩招,中职学校生源明显短缺,普遍面临招生难的困境。为了摆脱这种被动局面,中职
由中国造纸协会主办的“2014中国国际造纸和装备博览会暨全国纸张订货交易会”将于2014年11月19~21日在贵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览内容涵盖各类商品纸浆、纸及纸板;纸制品;
科技的发展,网络文化的迅速崛起,许多人在书写方面的机会逐渐减少,导致书写的意识淡化,写字能力也在逐渐下降。然而,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隐性课程指学校教学及教学互动中存在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又难以量化控制的教育因素。它们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等产生影响。借着徐州市正在推行的“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的东风,笔者在文言文复习课中做了一些有益尝试。  “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导向和学习目标实现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其强
创新是新世纪教育的主旋律,语文新课改更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教学中,我们不能只让学生简单机械地记忆与背诵名文、名篇及名家作品,不加思考和分析,而是将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有机渗透于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和思维激活,引导学生展开主体互动探究,增强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与发展。现我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谈如下几点见解
为进一步调动和鼓励育种单位和育种者的积极性,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工作,国家科委决定在“九五”期间对水稻、小麦、玉米、大麦、谷子、棉花、大豆、油菜、花生、
新世纪是一个科技创新的时代,所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这对我们的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高职教育,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会进入社会,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是学生能否更好地工作、发挥自我价值的关键。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更是肩负着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使命。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教学新形势,不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为学生营
小麦施种肥是培育壮苗的有效措施,值得大力推广。下面介绍几种小麦种肥施用方法: 1.磷酸二氢钾拌种 用磷酸二氢钾200克,加水0.75公斤,溶解后拌麦种50公斤,堆闷2~3小时,阴干播
摘 要: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行,学生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识字、写字在课堂学习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可以根据学生现阶段心理和生理发展的情况,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语文课堂的开展是促使学生提高识字速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这一方面学习的重要
语文教学其实是关于生活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融入生活,从而超越生活,提升生活品位,获得自身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口语交际是学生语文生活中的一个生活化过程,是思想与语言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碰撞的过程。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仅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积极为学生拓展更广阔的、更能够自主参与的口语交际的实践空间,重视课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挖掘利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