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625163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我们必须科学认真地对待文言文知识。高中作为文言文知识学习的主要阶段,教师必须针对现状,采取有效策略,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为推动文言文知识的传承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现实意义
  文言文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被广泛推崇,因此,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地位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借助良好的文言文阅读教学,来大力提升文言文的应用空间。
  1弘扬中国古典文化
  文言文作为古典文化的瑰宝,彰显出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因此,注重高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会使高中生重新认识古典文化内涵,知晓文言文在古典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对中国古典文化拥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
  2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文言文有其存在的深厚根基,也具备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现实理由。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文言文阅读这个重要板块。通过文言文阅读教学,可以更加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其具备更多的语文知识,掌握更多的语文学习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的知识、能力、素养都得到较为明显的增强,以适应高中学习的客观需要。
  二、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困境
  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各种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构成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困境。
  1学生兴趣较低,没有学习积极性
  很多高中生喜欢语文学科,但是偏偏不太喜欢文言文阅读这部分内容。他们认为文言文比较晦涩难懂,无法与现代语言表达的语境、口吻、方式形成有效的衔接。因此,他们的学习兴趣非常低,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未被激发出来,文言文教学课堂显得非常低迷消沉。
  2学生文史知识不足,影响文本理解
  文言文阅读需要借助很多文言文篇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些文言文的内容往往涉及很多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很多学生对这些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缺乏应有的了解。因此,对人物分析或事件的评价总是不得要领,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
  3教师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目前,很多教师在文言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总是在学生阅读完成后,对字词句进行逐一地分析讲解,而不愿过多地去启发学生进行自学。所以,即使在全面分析字词句后,学生的印象也不深刻,反而影响学生的理解记忆,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此外,教师讲解完毕字词句,不会带领学生进行温习巩固,致使预定教学效果无法实现。
  4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训练较少
  目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完全未考虑语文学习的均衡度。他们将较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了现代文的阅读理解训练上,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学习效果要明显好于文言文阅读教学效果。这说明,教师在文言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规划安排上都存在较大误区,致使现代文与文言文的比重严重失衡,不利于学生整体语文能力的提升。
  三、提升文言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有效策略
  若想切实提升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水平,巩固已经取得的教学成绩,就必须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使文言文阅读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素养。
  1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文言文确实存在理解困难的现象。然而,既然文言文没有被放弃,依旧存在于高中语文教材中,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因此,教师就要在文言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利用好每一个细节,激发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确保学生能够在激发出兴趣后,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比如,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经常出现古今异义词,这个现象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猜想词语的古义和今义。“妻子”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古今异义词,如果教师说出这个词是古今异义词的话,学生都会感觉到不可思议,他们应当觉得这是个很普通的词语,不会有古今两种意义。这样,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猜测,学生必然能够猜出“妻与子女”的古义,及“男人的配偶”的今义。这样,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必然被激发出来。
  又如,《孔雀东南飞》中“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中的“父兄”是一个偏义复词,这也是文言文词语的巧妙之处,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猜测,让学生知晓这个词义偏在“兄长”。
  2加强与历史知识的有效衔接
  高中文言文教学内容往往与历史知识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文言文知识的学习需要依托历史知识,通过历史知识知晓当时的社会形势、人物生存状态、人物思想等,从而深入了解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比如,在教授《鸿门宴》一文时,教师不仅要将字词句的知识传输给学生,还要将人物刻画问题加以深入剖析。教师在分析讲解完毕后,可以向学生发问,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说项羽是一个“失败的英雄”?这些问题的到位解答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历史知识,如果缺乏一定的历史知识,便无法很好地回答问题。因此,借助历史知识对文言文进行整体全面把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文言文内容,更好地接受各种文言文知识。
  3革新教学方法,运用幽默感
  有时候,教师要运用自身的幽默感来消除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恐惧感。这样,学生才能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文言文阅读学习。否则,会扰乱学生的心理,无法更好地配合教师,无法促进学生文言文知识结构的形成。同时,教师要针对文言文阅读教学,进行强化训练,增加文言文知识训练的机会。
  比如,在《愚公移山》一文中,“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句,乍听起来无从下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猜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生肯定会猜“箕畚”是一种工具,那一定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当学生回答出拟人手法后,教师可以及时向学生解释其不符合拟人手法的原因,并逐步分析,“箕畚”是一种工具,那如何才能使这种工具发挥作用?学生必然回答“使用这种工具”,最终得出“箕畚”是一种特殊用法,即名词做状语,是“用箕畚”的意思,从而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熟练掌握文言文知识。
  不难看出,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根基,我们必须站在战略高度看待文言文阅读教学这个问题,并切实抓好文言文教学,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文言文知识,提升他们的文言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运河中学(221300)
其他文献
综观高中语文教材,真正对学生提出较高层次文学鉴赏要求的是诗歌。诗歌是文学之母,是“一切艺术中最崇高、最完美的艺术形式”(亚里士多德语)。关于诗歌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体验、心灵共鸣和精神陶冶。”诗歌以其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审美性等特点决定了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内涵并获得丰富
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朗凑既是目标,又是手段;既是能力。又是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朗读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力求使学生通过朗读环节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让课堂面貌焕然一新,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呼唤真合作,不要
混养是指在同一水体内饲养多个养殖品种,充分利用水体的生产潜力,达到提高产量为目标的养殖方式。下面将鱼虾鳅鳝蟹混养技术介绍一下:一、选塘池塘为近正方形(约46亩),四周沟
期刊
生成性资源的产生离不开课堂教学中积极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它是在共同思考与共同发展中产生的。生成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超出了教师的设计,具有动态性。教师准确、及时地捕捉
课外阅读是搭建学生课堂学习和生活实践的桥梁,是学生掌握课外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如何引导学生重视阅读,我是这样做的。阅读唤醒童心苏霍
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及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分析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逐渐喜欢数学,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通过一题多变,让
冬春长时间舍饲,青饲料紧缺,光照不足,造成畜禽体内缺乏维生素,进而引起畜禽代谢机能紊乱、生长发育停滞、抗病力减退,甚至诱发疾病和死亡。因此,在冬春应给畜禽补充维生素。现介绍
“语文吟诵数字平台”是一本内涵丰富的古诗文“电子课本”,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是语文学科开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文化深度融合研究的技术支撑.它的诞生,冲击着以
有业内人士如是评价:“由于许多因素的综合性作用——过去教科书是语文教学的全部世界,如今社会生活则成了语文教学的教科书。”的确如此。从现实中我们不难体会,那种“用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