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口语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的要点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策略
  1. 情境的预设和话题选择
  其一,创设情境不仅只是还原生活,教师在开始活动前要设计好和现实问题相类似的情境,预设交际所需的客观环境,预设学习结果迁移、学生在交际中的表现以及情感体验。其二,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前提是学生对话题感兴趣,需选择和初中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话题,使得话题符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兴趣特点、认知水平。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实践经验选择交际话题,方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力,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
  2. 情境对话和评价
  其一,口语交际是一种对话行为,是学生、教师、情境三者之间的对话,需要的是平等状态的对话。作为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交流思想的对话,口语交际的情境需要随着对话的进行不断改变,生成新的情境。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实现情境意义的多元构建和生成,帮助学生感悟生活,培养学生较高的文化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初中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其二,初中愉悦口语交际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应基于真实的情境,确保评价机制的合理。交际话题应能反映真实的生活,实施评价需在具体的随堂环境中进行,关注学生们的活动状态,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对其意志品质进行评价。
  二、情境教学的实施要点
  1. 创设愉悦、轻松的口语交际情境
  作为一种开放性学习模式,愉悦、轻松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借助声音、动画、文字、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方式,创设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对《三峡》进行介绍并作采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运用多媒体展示三峡不同季节的景色,而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讨论。学生会根据所展示的图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进行讨论,从而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同样,对《珍惜人类生活的家园》这一课,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将“郁郁葱葱的山林、水天一色的海景”和“浑浊不堪的河流、光秃秃的山丘”进行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并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后果,从而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围绕环境污染和珍惜家园的话题进行讨论,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
  2. 创设适合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
  口语交际是语言交际的双向行为,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创设符合初中生心理特点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口语交际更有针对性。例如,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六单元要求学生整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并用生动、简洁的语言进行陈述。如果仅仅要求学生在课后搜集中秋节的资料并每人准备一段话,那么创设教学情境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讲故事,是一种听说训练,并无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行为。因此,这一情境应该变成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不同地方中秋节的习俗,让学生互动,引发交际行为。此外,还应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要求学生采访当地老人,了解嘉兴的人文景观和风景名胜。对这一要求,教师可引导学生参照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如《端午的鸭蛋》中对家乡习俗的描述。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搜集材料,对家乡的某个风俗进行讨论分析,用合理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创设现实生活情境,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创设情境须忠实于现实生活,让学生们在富有交际实感的情境中训练口语能力。设置学生熟悉的情境,使学生在类似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交际,如同生活经验的再现,激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使其更加深入地体验学习结果。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关于小记者招聘会的模拟面试,可由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一场面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搜集口语交际素材,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 基于真实情境下的教学评价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口语交际评价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因此,对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评级,要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教师要摒弃用分数来简单衡量的习惯,在现实化、生活化的真实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客观评价,可从能力和知识、过程和方法、听说能力、沟通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合作意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此外,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应坚持科学合理的评价原则,注重导向性,将评价作为前期活动之终结和后期活动之延续,充分肯定学生在训练中的良好表现,并基于情境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基于真实情境下的教学评价,依据为生活中的实际状态,使得口语交际更具说服力。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口语表达能力,语文教学也愈发重视口语交际教学。进行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应当改善交际情境虚化、话题选择不合理等问题,通过创设外在的情境,调动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应引导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新知识,促进口语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让情感回归本真状态;写作是一种基本能力;让个性走出封闭的小屋。”《新作文》杂志上的这一主张,引起了我对作文教学的许多思考。综观近几年来中考作文试题的走向发现,中考作文试题由原来的命题作文到现今的话题作文,让学生在文章中没有顾忌地写出自己最想说的话。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观念,更新作文教学思路  “中学生有许多美好的愿望、遐想,也渐渐有
丰富多样的阅读导入能使学生在增强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积极理解和主动探究,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开阔知识视野和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性和有效性。围绕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需求来注重导入的趣味性和多样化,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背景知识,深化认知感悟;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将阅读理解转变为自我理解和主动探究,增强他们阅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活化学习资源和他们的思维方式。  一、让学生在话题中增强阅读好奇心  阅读的兴
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最头痛的就是记忆单词。可以说单词是英语学习的“瓶颈”,好多学生都过不了这一关,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作为七年级的英语教师,我认为应该教会学生记单词的方法和策略。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提高记忆单词效率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七年级学生记忆单词的现状  许多年来,英语一直是阻碍农村中学学生学习的一个主要因素。许多学生可以说是谈“英”色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人们的社会交际变得越来越频繁,而口语交流作为进行社会交际活动的最基本的工具日益受到重视。初中语文新课标对于口语交际也提出了相关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在日常口语交际中懂得倾听,并且能够礼貌地表达与交流。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口语交际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而情景教学的新颖性和趣味性非常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练习口语交际
一、引言  课本插图是课本材料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课文的第二语言,对课文起到辅助和补充作用。课本插图是编者精心安排的,对教学的作用是文字材料所不能替代的。新目标《Go For It!》教材的一个特点就是图文并茂。每单元的Section A 、Section B和Self Check部分都配有大量丰富的图片(见下表)。  由上表可知,《Go For It!》教材的阅读短文中的插图数量超过了短文和文
利用有限元素法计算气动板形检测辊辊缝中的压力分布;给出规则的三角形单元的有限元素法的计算过程。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pressure distr
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并能够熟练应用的最好体现。初中阶段是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进一步加强的阶段,也是学生写作思维发展的阶段,抓好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学生未来更高层次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的个性化成了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教师要抓住时机,从个性化思维、个性化情感以及个性化语言等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一、注重
在语文教学中面面俱到、事必躬亲确实不是个好办法,而且教师自己也有很多想不到、做不到的地方,更不可能顾及每一个学生。如果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这些知识点、将之总结出来并形成文字,效果就大不一样了。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能使这种效果得到最好体现。  一、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常规课堂之“小组合作”  虽然陶行知先生早就有“小先生”之说,但课改前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一言堂,即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从头讲到尾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强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要给予学生更为自主的学习空间,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生态课堂,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究,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一、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应试教育对初中语文教学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为了提高考试分数,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满堂灌的方式组织语文教学,更多的是强调知识的灌输,制约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