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体育生历史教学策略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baob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湛江市体校2016级高一学生为76人,其中达到市高中体育生录取分数线351分的为16人,其余为降分录取。降分录取的学生具有国家二级运动员证,具备体育大学单招资格。高二、高三年级情况大致相同。从学生的文化成绩来看,基础相当薄弱。学生文化知识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体校是半天上课,半天训练,学习时间短;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问题;长时间外出打比赛耽误课程等。
  根据以上学情分析,在高中体育生的历史教学中,本着解决问题、有的放矢的原则,积极践行历史课程标准精神,着力探索适应高中体育生的历史教学策略。
  一、竞争与合作策略——使体育生在学习中动起来
  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高中历史课标指出,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大多数体育生缺少学习主动性,课堂上不能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很容易变成“一言堂”,教师洋洋千言,学生默默无语。为此,在教學中可运用竞争与合作策略,使体育生在学习中动起来。采用竞争与合作策略的原则是教学中实行分组学习,组内合作,组外竞争,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高中历史必修3《百家争鸣》的教学中,把学生按运动队来分组,有足球队、田径队、散打队和射击队,分别代表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开展辩论赛。辩论的题目是:假如你是校长,用哪家思想管理学校更好?在辩论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各家思想精髓。每队学生为了本队的集体荣誉,都认真合作,努力领会各家思想的观点和主张。在辩论中每队辩手都激情饱满,充分阐明自家思想在学校管理中的长处。辩论的胜负是其次,重要的是辩论的过程,通过辩论,调动了体育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了解了儒家的仁爱、道家的无为、法家的律治和墨家的节俭,达到了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主张的教学目标。
  二、直观教学策略——激起体育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学生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为主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开始理智地思考问题,但仍需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体育生尤其需要。为此,在高中体育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历史知识。
  1.巧妙利用漫画感知历史的时代特征。
  历史知识林林总总,但每个历史时代都有显著特征,这些特征蕴含于每个历史事件之中。有许多历史漫画以夸张的手法记录下了历史事件,从中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特征。教材内包含着许多紧扣课文内容的历史漫画,学生们看到漫画后纷纷大笑,在笑声中认知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2.运用历史音像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历史。
  普通高中历史课标中指出,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在有关二战史的教学中,利用二战实录作为素材,让学生结合教材知识来观看。学生们看到战争惨状时惊呆的表情说明了战争的残酷已深深印入脑海。这时教师适时提出和平观念,就能让学生们接受。本教学情节的设定,首先帮助学生感知了历史知识,同时也使学生感悟了和平观念,完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切实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3.利用思维导图直观地呈现历史知识。
  面对浩繁的历史知识,体育生学习时间短、学习任务相对繁重的矛盾一直存在,教材中千头万绪的历史信息对体育生来说枯燥至极。思维导图的使用,可以把枯燥的历史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画面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例如,在“秦的统一”的历史教学中,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秦灭六国的过程、秦朝首创的政治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如果把这些信息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将抽象的信息变为直观的图表,就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三、巧记策略——助力体育生博闻强记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历史知识的积累是历史学习的基础。高中阶段的历史知识可谓是“上下五千年、纵横两万里”。体育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体育专业训练,学习时间较少。面对庞杂知识体系的体育生,过好识记关成了学习的第一道关,采用什么识记方法成了最直接的问题。对此,在教学中切实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灵活运用多种记忆方法巧记历史知识首当其冲。
  1.理解记忆法。
  历史知识间存在广泛的联系,历史事物的出现有必然原因,体现逻辑关系。教学中指导学生弄清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例如,用动力的革新来识记工业革命成果的发明顺序:人力——1733年飞梭,1765年手摇纺纱机;水力——1769年水力纺纱机,1779年骡机,1785年水力织布机;蒸汽——1782年联动式蒸汽机,1807年汽船,1814年蒸汽机车。人类对动力的革新过程体现了工业革命新成果发展的轨迹。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上述工业革命新成果会事半功倍。
  2.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是利用识记对象与客观现实的联系、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材料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来记忆的方法。面对冗长的历史知识,体育生往往有畏难情绪,但如果借用联想来识记这些知识,就能激起他们极大的兴趣,识记效果明显改善。
  3.谐音记忆法。
  例如,1922年苏联成立时最早加入联盟的四个共和国记为:“屋(乌克兰)外(外高加索)两只鹅(俄罗斯与白俄罗斯)”。教师在教学中指导体育生尽量把抽象的事物运用谐音联想成为具体事物,再进行识记。
  在高中体育生的历史教学实践中,面对学生的学习现状,依据新课程标准精神,适时地调整教学策略,切中体育生学习问题的脉搏,切实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提升体育生素质的必经之道。
其他文献
校园环境文化具有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如何让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教育资源,在润物无声中使学生接受文化教育、提升审美意识,是我每年在教授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模块时常常思考的问题。今年我大胆探索,通过一节合作探究活动课展开教学,以校园环境文化为依托,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  一、活动依据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容小觑。高中生正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他们的身心能沉浸在和谐
在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问题教学得到重视。笔者在本文尝试对历史核心素养视阈下的问题教学实施策略进行初探。  一、问题教学概念界定  问题教学是指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新课标解读指出,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可见,问题教学不仅是新课程精
性别平等是指男女两性在人格、尊严、价值、权利和机会等方面的平等。作为区别于其他物种特性的人的本性,性别平等具有公理性。性别平等教育强调用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改变束缚人发展的性别观念和思维方式,促进学生树立性别平等意识,消除性别平等歧视,使每一个生命体都能够实现自我发展。  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应当注重渗透性别平等教育。高中教师应当基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
高考改革的新趋势必将给基础教育带来一场“深度革命”。包括高中地理学科在内的新课程教学,要逐步走向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理解。以《地球表面形态》的教学为例,笔者构建多样化的地理深度教学课堂,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  一、情境激趣,引领思考型课堂  在导入新课上,教师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师也可以课前“设疑”,课尾“释疑”,让人耳目一新。在导入课前时,教师播放与东北松
师生共读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阅读和探究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课外资料,达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以下,笔者以《抗日战争》的教学为例,对师生共读模式进行思考与实践。  根据全国高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笔者确定《抗日战争》的教学目标为:师生通过共同阅读与探究相关课外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在日军铁蹄之下的痛苦生活,体会中华民族奋起抗争的精神,学
历史是人类社会活动轨迹的记载,揭示社会发展奥秘、预示社会前进方向,是人类进步发展的精神动力与资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善于借鉴历史经验,充分发掘历史智慧,对于民族进步、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践中,历史学科被边缘化现象明显,历史的教育意义被忽视。  一、被弱化了的历史學科  在现有的教育方针与考试导向作用的影响下,中学历史教学也只好偏离原有的本质,配合应试
深度学习概念最早诞生于人工神经网络领域。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机器算法,目前已经应用于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方面,极大地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之后,深度学习的概念从人工智能领域被引用到教育领域。国外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国内对深度学习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一、深度学习的概念  1976年,美国学者FerenceMarton和RogerSaljo在开展关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实验研究中发表了《学习
2019年江苏高考政治试题坚持立德树人,注重价值引领;坚持能力立意,考查核心素养;关注社会热点,富有时代气息。试卷在保持江苏高考命题特色的同时,又有突破和创新,对于科学选拔人才、深入推进新高考方案下的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2019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特点分析  1.坚持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引领。  2019年江苏高考政治试题,选取与学生密切联系的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关注和感悟改革开放40年
一、案例背景  新课程理念提倡“以生为本”,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允许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成熟的或不成熟的看法,引导学生自主质疑、探究及自我生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教学内容较浅,没有知识方面的重点与难点,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从内心唤起对老师的敬爱之情,从而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良好品质,这是新课程三维目标的首要目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利用5—10分钟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作为高中政治教师,也可以借助微课的高人气,录制出高质量的微课视频,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的热情和信心。  一、微课的特点  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等特点。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对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