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qus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说兴趣可以引导和推动一个人去钻研、去探索,将注意力放在其所感兴趣的问题上,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获得创造的成功。
  在教学 “生活中的轴对称”时,一开始上课,我就提 出了一个问题:“老师记得一句诗,两只黄鹂鸣翠柳,下一句忘了,谁能说出下一句是什么?”有学生马上说 :“一行白鹭上青天。”也有学生说:“老师现是在上数学课,不是上语文课!”,我马上反问:“谁规定数学课不能念诗,这诗可和我们今天要上的课有一点关系呢!”学生马上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我将两句诗竖行排列写在黑板上,问学生:“这样排列像什么?”有学生马上说: “像对联,‘两个黄鹂’对‘一行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从而引入“对称”这一概念,再出示一些对称图样,从感性认识入手,了解生活中有许多对称的现象,使学生“视而有见,听而有闻”。
  另外,在课堂上可以适当穿插一些数学趣闻,结合教科书,说说数学史上一些公式、定理等的发现过程和难题的破解过程。例如,学习尺规作图“二等分角”之后,讲讲 “三等分角”问题。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之后,学生在阅读“方程史话”时,十分感兴趣,纷纷询问“天元术”是什么,要求我详细解释,并希望立即着手列方程计算丢番图的年龄。
  
  二、抓住数学的直观性,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对有些内容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学习。在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中,我制作了一些立体图形模型,并让学生自带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在课堂上展示模型及各自所带的物品,然后请他们观察这些立体图形和物品有哪些共同点与不同点,能不能将它们分类。在观察讨论时,有学生发表看法:“玻璃珠、皮球滚来滚去,站不住算一类;其他的可以固定位置,不易移动,算一类。”也有学生说:“尖尖的(指圆锥和棱锥)算一类,其他算一类。”学生们情绪激昂,互相批驳,最终获得与教科书分类基本相同的结论,让学生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过渡显得理所当然。
  在进行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教学时,以四人为一小组,用画画的形式,从正面、侧面、俯视三个方面画出每组桌上的立体图形,然后将所画图形拿给其他小组观察,看能否得出这是个什么样的立体图形,并评分,看哪一个小组画得最好。学生观察得非常仔细,将每一个细节错误都找了出来,之后的教学也顺势展开。
  
  三、利用形象性和系统性培养学生持久的记忆力
  
  为使记忆持久、正确,在进行概念、公式原理教学时,不妨将其具体化、形象化,以加强学生的记存过程。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初步认识第7节“相交线”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认识与区分是难点,我与学生一起归纳并画出简图说明。
  另外,要培养学生的记忆力,还需要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在知识的纵向、横向上进行串联,当每一章节告一段落时,都 必须对本章节的知识点归纳、概括,进行梳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上的框架认识,消化、理解、巩固,以便下一阶段的学习。
  
  四、鼓励突破常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越是具有创造性的人,越是具有独特的个性表现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出格”、突破常规,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尊重并聆听学生提出的“古怪”、别出心裁的问题,而不是“拿了长刀来削平它”。
  在学习“三角形外角和定理”时,我出了一道题 :“求正五角星的五个角∠A、∠B、∠C、∠D、∠E的和是多少度?若不是正五角星,把它压扁,拉长一些,那五个角总和是多少?”在原先的教学设计中,无论是正五角星,还是压扁、拉长以后的五角星,都只预定了一种解法,即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两个内角的和”来解答,但在教学中,学生出乎意料提出了三种解法:①用量角器量;②把五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③利用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压扁或拉长之后获得结论一致。这①②两种解法突破常规,利用测量、剪拼的方法达到目的,含有归纳的思想,让人耳目一新。
  
  五、强调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镜子。” 在课堂上,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做一做、拼一拼、算一算、说一说,在参与活动中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教学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两道习题:
  1.要求学生调查班上每一位同学所穿的鞋的号码,也可以询问其他班级的同学,并列出表格。从这次调查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倘若你要开一家鞋店,要如何进货?
  2.当两手向两旁伸直时,测量两指尖的距离,求班上同学此距离的平均数,并求班上同学身高的平均数。你的答案能告诉你一些事情吗?
  这两题一出,学生顿时热闹起来。当天晚上,学生就把调查结果交了上来。第二天上课时气氛十分热烈,学生各抒己见,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包韬略
其他文献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巧用社会生活实例进行辅助教学,有利于激活课堂教学,对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其潜能和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选用时政热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主动探索、深入研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恰当运用生活实例,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它是开启学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因其规模小、资产少、技术水平低等原因,造成自身信用不足,难以获得贷款。为
由于我国不断发展并且取得很大进步,使经济体制的历程也发生了新的变革,从而使企业的基层党建政工工作中涌现出新的问题和状况.使企业延续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和进步提出了新的
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写作本是不可抑止的快事,为何我们的学生却谈“文”色变,握笔千钧?原因非常简单:现行的作文教学禁锢着个体的灵性思维,限制着写作主体创造力的发挥,作文成了学生仿效范文、拼装词组的枯燥游戏。学生不能自由表达,实在是我们的作文教学观念要改了。    一、确立作文教学新理念    作文教学须与素质教育相适应,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然而,由于高中教育普遍存在着包括过分偏重于“应试”的功利性在内的各种不利因素,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仍未得到足够重视。学生口语表达中的问题多多:语无伦次,不知所云;表达
基于对西北地区干旱化趋势的讨论 ,研究了西北内陆封闭盆地水盐迁移聚集的系统动力学模式 ,阐明了盆地浅表积盐与水盐失衡的根本原因 .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水盐分布与生态适宜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水循环节律的变化对土壤生态指数时空分布的影响 ,提出建立西北地区各物种的生存域及土壤生态指数对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 ,还讨论了内陆盆地水库工程兴建与灌溉技术选择问题
长期以来语文课都以课本为主要开课依据。内容的单一、重复和思维的禁锢让语文老师教授书本味同嚼蜡。选修课的开设如同一股春风吹动一潭池水,给长年不变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空气,整个语文课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现笔者就选修课的开设谈几点认识。    一、要有系统的安排和计划    作为选修课应该安排在高一和高二两个时间段按计划完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只有计
今年江西省开始实行高中历史新课标的教程,按照新课标的提纲,里面要求教师通过对历史人物及其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活动的讲授,让学生学习历史人物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
新的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要求。例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等。面对新教材,有的人依旧用老教法,不能把新课改的理念贯穿于教学中;而有的人又一味追求“新教法”,忽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掌握。笔者使用了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在此谈谈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认识。  
随着我国高教事业的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高校后勤餐饮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和机遇。高校食堂就餐人数多,食堂每天需要采购大量的米、面、油、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