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2007年高考英语命题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unming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2007年全国19套高考英语试题,其命题思路继续坚持了“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为高校选拔人才”和“稳定中求发展”的指导思想。突出了“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的命题原则,遵循了《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教育部颁布的《考试大纲》,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突出英语学科特点,测试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19套试题的命制,不仅新题型层出不穷,而且很多旧题型也增加了新内涵,从“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
  
  一、2007年命题特点解读
  
  (一)从宏观上看,题型设计有了创新尝试
  相对于往年,2007年高考英语试题在题型结构上有如下变化:
  
  1 在英语知识应用方面
  语言知识应用方面的试题呈现出由客观向主观变化的趋向,主观新题型对考生的语言掌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湖北卷“语言知识运用”的分值增加到55分,增加了新题型——“完成句子”。该题给出了10个句子,每个句子一个空,要求根据括号内的汉语提示,用句末括号内的英语单词完成句子。仔细分析,10题中就有9题考查语法,只有一题考查单词的用法。这些题要求学生根据句意即所给语境,并结合所给关键词来灵活、恰当地运用相应语法知识。如:(33)Thefact____(他失败了数次)makes him very upset,(he fail)通读全句可知,该题考查同位语从句,再考虑主句时态,即可推知从句应用现在完成时。其答案多数是唯一的,这就要求考生采用最佳的表达法,其难度系数显然大于单项选择。
  又如广东卷,其“英语知识应用”部分虽降为35分,取消单项填空,完形填空压缩为10题,却增加了“语法填空”,赋分15分。“语法填空”要求考生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所给短文的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这10个空只有3个空是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所给词主要是一些实词(动词、名词和形容词),而剩下的7个空都是自己选词。这要求考生既要掌握扎实的语法知识,又要悟透句意、文意。
  
  2 在阅读理解方面
  从文章的选材上看,阅读理解的文章类型趋向多样化,图文、图表材料增多。如江苏卷A、C、D三篇,浙江卷C篇,福建卷C、D两篇,湖南卷B篇,江西卷B篇,安徽卷B篇等等,都是图文、图表材料。从考查方式上看,选择题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了,湖南卷增加了“阅读简答题”这一新题型。该题的设问形式与传统的选择题设问大致一样,不同的是其为主观题,学生要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问题,而且答题的单词数是有限制的。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通过理解文章获取相应信息,而且要能用自己的语言正确地把它表述出来,间接地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在写作方面
  (1)新题型五彩纷呈
  江西卷新增“对话填空”,给出一个中长对话,要求考生根据所给字母的提示,在右边横线上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使对话通顺。该题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并考虑所给首字母选择恰当的单词,既考查了考生正确理解上下文的能力,又考查了考生对单词掌握的熟练程度。山东卷“阅读理解”由原来的5篇减少到4篇,取消了“短文改错”,新增了一篇“阅读表达”。该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回答问题,既有考查语言知识的,也有考查对文章的理解的,但主要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其词汇量和考核难度远远超过短文改错。湖南卷新增“填空题”,给出一篇短文及其结构分析详表,在其中留出10个空,让学生根据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表格提示完成,每空不超过3个单词。该题型首先考查了考生把握文章结构层次的能力,金字塔式地把文章层层肢解,又要求考生有极强的语言概括能力,用3个以内的单词概括段落、层次意思,考生必须具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对词汇的灵活、详细掌握,它综合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总结和表达能力。
  (2)传统题型新变化
  新课标卷的“短文改错”难度加大,不再是一行一个错误,而是不具体标明,以句为单位,最多两处错误。广东卷的“书面表达”变为基础写作和读写任务两个部分。“基础写作”赋分15分,给出写作主题并列出内容要点,要求考生只能使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内容要点多,使用的句子数量有限,这就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和正确使用复合句的能力,间接地考查了考生对语法尤其是句法知识的掌握。读写任务赋分25分,要求考生先理解一篇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进行写作。作文内容首先要求考生用大约30个单词对短文的部分内容进行概括,再用120个单词根据写作要求表达个人思想,综合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难度系数大大提高。北京卷“书面表达”也分为两部分:情景作文(20分)和开放作文(10分)。情景作文实际上是一篇看图作文,与传统作文非常相似。开放作文要求考生描述一幅图,并写出自己的见解,难度加大,不仅仅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还考查了考生的认识、思想、情感等。
  仔细研读这些变化:听力理解增加填空题,英语知识应用新增语法填空、完成句子等,阅读部分新增阅读简答题、信息匹配题、短文填空题。它们都由原来的纯单选题形式变为混合形式,由纯客观题形式变为主客观混合形式。由此可见,2007年高考英语试题变化的一个趋势为“由客观题向主观题转化,重视能力考查,特别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主观题考查形式的出现和多样化,在一定形式上增加了考试难度,杜绝了“不会也可能答对”的投机可能性,考生必须切切实实掌握这一知识块,否则,不可能拿到分。由客观到主观这一趋势,强调了产出性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改变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体现了“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新课标理念。
  
  (二)从微观上看,试题内涵也演绎着变化
  1 注重基础,强化语境
  在语言点方面,今年高考英语试题注重基础考查,但更加强化语境,不再是单纯的词汇、语法项目的考查,而是把它们放在语篇层面上去考查,结合具体的语境来体会语法知识的用法、含义。如:
  -Is there anything wrong,Bob?You look sad,(全国II2007 15)
  -Oh,nothing much,In fact,I____of my friends back home,
  A have just thought B was just thinking
  C could just think D would just be thinking
  答案为B。本题考查基础语法,即时态,但是,它没有具体的时态判断的标准词,需要运用逻辑意义和情 景来进行准确的判断:Bob刚刚在想念家乡的朋友,因而“look sad”。根据句意“刚才一直在做……”。
  2 强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今年考题的一个特点是,并不是一题单独考查一项内容,而是一题同时考查学生的多项能力,一项能力同时渗透到多个题中去考查,考生必须具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才能做好、答好每一道题。如浙江卷在“阅读理解”的设计上,除了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语篇结构和作者意图的掌握外,还要求学生在关注表层语义的同时,深入理解所读语篇,把握语言的深层含义,增强对所读语篇中包含的语言、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信息的综合理解和推断能力。即使在单项填空、短文改错、单词拼写等题中,试卷也要求考生在特定的微型语境中灵活运用语法、词汇和语用知识来完成特定的任务,培养正确运用语境进行理解和交际的能力。又如山东卷新增的“阅读表达”,更是重视语言的综合性和语境性因素,把语言知识放在实际的语境中,考查注重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和实用性,使学生能够展示个性发展和思维的多样性与开放性。该题型既考查学生的语言输入能力,也考查语言的输出能力,更是对学生交际能力的考查。
  3 对学生词汇量、阅读量的要求大大提高
  随着新课标的使用,高考词汇量由原来的2000增加到3300左右,特别是对词汇运用质量上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因此,各份试卷都加大了阅读量,或增加阅读理解的篇数,或增加阅读理解文章的长度,或增加阅读理解的题型——通过题型变化,变相加大阅读量。通过阅读材料处理量的增加,来间接考查学生的词汇熟练程度。如上海卷“阅读理解”在质和量两方面都有所提高:由原来的4个语篇15题计30分增加为5个语篇20题计35分。所增加的第五篇阅读材料在测试形式和要求上也做了改动,旨在考查考生对短文段落中心思想的概括,从所给6个中心句中选出5个正确答案,阅读量、信息量明显加大。
  4 突出了产出性语言的地位
  传统的书面表达都是封闭式的,给出一个主题,并列出要点、层次,让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简单的发挥,写出一篇英语短文,基本上是汉译英式的。而今年的书面表达变化很大,很多省份都是开放式作文。如广东卷、北京卷和山东卷。山东卷写作内容为热点话题“免费师范生”,要考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陈述理由,字数要求120~150。开放式作文,让学生根据所给材料立意、自己选题、自己决定文章的要点和层次,增强了对产出性语言的考查。
  5 注重选材的思想性和使用性
  今年英语卷的素材,大多选自英文原版书籍、英文主流媒体和英语国家中学生经常阅读的书刊,语料真实、地道,如山东卷、浙江卷等,其文章基本上都来自于英文原版报刊杂志。文章题材广泛,涵盖人文、科技、社会、教育、文化、环保、体育等方面。文体多样,涉及叙述文、应用文、说明文、夹叙夹议等多种类型的文章。同时,所选语料突出思想性、教育性、实用性、趣味性、人文性。如全国卷Ⅱ“阅读理解”B篇选择了一篇探讨阅读能力提高的文章。而同卷D篇则属于一篇科普文,选取了医学方面的一项新发现:用血液冷却的方法来做大脑手术。尽管是科普文章,但是文字处理较好,通俗易懂,试题设置也相对简单。
  
  二、2008年命题预测及备考建议
  
  通过2007年高考英语试题宏观和微观上的一些变化,笔者对2008年高考英语的命题趋势作出如下预测:
  
  (一)听力理解
  要求考生理解所听内容的主旨和要义,并能对所听内容作出判断的标准化试题难度会加大,填空题等听取并填写具体的事实性信息的主观试题会增多。全国卷和偏远省份的难度会持平。所以,考生务必每天坚持进行听力练习,不仅进行标准化训练,还要练习边听边记的能力。
  
  (二)英语知识应用
  完成句子、语法填空、短文填空等主观试题会增多,并且会进一步多样化;更加注重基础性知识的考查,主要是一些常用词和基础语法,语境化更强,把知识点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考查、应用,在考查知识点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考生务必注重基础,对一些常用词、基础语法要掌握到位、练到位,扎扎实实,并能结合语篇、语境来理解、运用,这就要求考生经常做一些半句翻译题,句子填空、短文填空题,汉译英题。
  
  (三)阅读
  题型进一步多样化,阅读简答题等主观试题会增多,更加注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词汇量、阅渎量加大,难度增加,主要体现为文章中的句子更长、更难,文章的结构层次、行文线索更复杂,文后的问题更难解决,要求考生具有极强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文章内容涉及面更广,更具人文性;语言更加地道,多选自英文原版书籍。所以,考生一方面要增大自己的阅读量,既要进行专项阅读训练(每天至少1~2篇),又要涉猎各种类型、各种题材的英语短文,争取读一些英文原版资料。同时,注意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平时训练达到每分钟70~80个英语单词。另一方面,要保证阅读的质量,特别是进行专项阅读训练时,完成一篇阅读理解就要真正掌握它。文章的结构层次、行文线索、中心意思、段落大意、个别长难句要领悟透,文后每一个问题也要真正掌握,为什么选这一个?其他的为什么不对?自己为什么没做对?这种类型的题应该怎么做?进而总结出答题的规律和方法。
  
  (四)写作
  主观发挥题增多,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更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查加强。开放式作文将是考查的一个趋势,其更适合新课标理念,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更高。它不像传统作文那样,直接给出写作主题和内容要点,考生只要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一般就能把作文写好。开放式作文给出写作要求,让学生自己选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自己列出内容要点,这样就存在作文跑题、要点不全、甚至无话可说等情况。所以,考生必须注意开放式作文的训练,除了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还要训练审题、立意、选材、把握要点的能力,这不单单是英语课上训练出来的,而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表现。
  
  责任编辑 符 洁
其他文献
“重探究,重体验,重过程”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书本场景,体验社会形态,体验生活生存方式。这些做法对于活化课堂,锻炼学生分析、思考、行动的能力来说都是颇有成效的。如何把学生的体验引入地理课堂,将教学内容的有关要求与学生的实际体验机结合在一起,这是在新课程状态下所有教师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经过三年的地理新课程实施,本人认为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史是对化学科学的形成、产生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反映,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对化学知识系统的、历史的描述。中学阶段结合化学史教学的目的在于“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1]。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材:200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2001年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上海教育出版社的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1)学会并能运用What’s this?向他人提问。  (2)听懂、会说、认读单词monkey、tiger、panda.  (3)学会演唱英文歌曲LovelyAnimals.  2.能力目标:围绕有关What’s this话题,熟练进行交流,在听、说、演、玩、唱等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用英语思维,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综合运用语言的
摘要:“以人为本”,就学校教育角度来说,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工作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教师,作为课程改革中新教材的实践者、探索者,深刻理解和把握课改宗旨,领会新教材编写的意图,优化教学方法,探索与尝试“自主、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一、体会教材意境,优化教学情境;二、把握教材特色,优化“自主、互动”;三、强调过程和方法,优化“合作、
语文阅读教学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具有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语文基本能力,并引导他们把这种能力迁移到课外,转化为一种能够受益于终身的综合语文素养。但在教学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或墨守程式化的课堂结构,或滥搞“粗放式”的学生自主,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认识上的先天不足,窄化了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忽视了语文学习的人文涵养,将目光局限于“读懂”层面上,导致了实际操作中过于追求阅读教学技术性操作,从而使诗
“尊重学生的可塑性变化”“让中职教育适合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这是中职课程改革的美好愿景。2014年底,首批浙江省中职课程改革试点学校名单公布,宁波有6所学校入选,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以下简称鄞州职教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两年来,随着“选择性”课改的推进,该校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学习选择权,包括课程选择权、专业选择权、学制选择权,同时学校也被赋予相应的课程、专业、学制确定权,在学校“融文化
摘 要:近年来,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将其作为立德树人的基础工程,纳入学院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主渠道作用,以學院研发的“树型”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为基础,创新实施三次课堂全面育人、一个平台全程育人、一体融合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计划,初步构建了“一二三”课堂协同育人、线上线下立体育人、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课程全面融合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思想政
老汉从等待撤离的队伍里“揪”出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令其站到队伍的最后面;当其他村民安全撤离,老汉又用力地把那个小伙子“推”上木桥,那一瞬间桥塌了,老汉和小伙子被无情的洪水吞没……这是课文《桥》第14~23自然段所描述的“桥塌殉职”的感人场面,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高尚人格魅力在这一情节冲突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在生死关头,老汉做出的重大抉择,表现出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  
摘 要:夯实了“基点”,增加了“亮点”,把握了“重点”,通过这种开放、理解、反思的“对话场”的创设,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不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对话     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沉
[课例]  本文选自《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人教版)第二单元唐代诗歌杜甫的七言绝句《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的重阳节所作。且不论其“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也不谈胡应麟盛誉其为“旷代之作”,清代杨伦推崇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