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策并举促进词义理解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yerh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语是构建语言的基础,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重要语言单位,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过程,更是语言教学的基础,斯大林说:“词汇反映着语言发展的状态,词汇越丰富、越纷繁,那么评议也就越丰富越发展。”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紧抓字词认知理解,使学生灵活掌握大量的词语,从而提升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能力。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深刻理解词语的意义呢?
  词义理解方式要本源化
  教学词语要求学生读音准确无误,理解词语内涵从而做到灵活运用,但往往不注重教学形式,对词的意义也仅仅是灌输给学生。这样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了一个又一个词的意义。
  例如,在执教《推敲》一文中,教师就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推敲”的引申义——
  师:请看老师板书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什么是“推”和“敲”?
  生:这两个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
  师:你表演一下这两个动作。
  (学生动作演示,非常准确。)
  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那这篇课文就是写是怎么推门和敲门的吗?
  生:不是的。这篇课文是写贾岛怎么修改自己写的古诗的。
  师:这个与本来的意思一点都没有了联系,是怎么回事呢?
  生:贾岛在修改时就是用“推”字替代了原来的“敲”字,所以两个字才变成了斟酌文字的意思。
  以上案例,教师在教学“推敲”时,并没有简单灌输词语的意思,而是引领学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联系生活,感知本意——结合案例,联想引申——文本参读,印证确认。这样的教学学生就能追本溯源,真正把握词语的含义。
  词义理解意蕴要丰富化
  在教学词语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参加学习的兴趣,通过结合文本品读词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师从词语的关健入手,从而对词语进行延伸,使学生更加丰富透彻地理解词义。例如,《开天辟地》作为一篇神话故事,描述了盘古以自己的血肉之躯顶天立地之后将原本混沌的世界开辟出来的过程。结合课文,不难理解“开天辟地”作为一个成语的大意已经蕴含在文本之中,学生理解并没有什么难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词语也逐渐引发出了全新的含义。
  师:我们已经学完了《开天辟地》这篇课文,了解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到题目中来,谁来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这个成语的意思?
  生:就是开辟了天地。
  师:那课文中说原本的世界是怎样的?之后的天地有了什么变化?
  生:原来宇宙是一片混沌,而之后天地分离,世间的万事万物也都形成了。这是一个新的局面。
  师:太棒了!你用了一个很棒的词语——新局面。其实“开天辟地”这个词语现在也经常指人开辟出全新的天地和局面。你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一句话吗?
  生:毛泽东领导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这就是开天辟地。
  生:孙中山推翻了封建制度,也是开天辟地。
  如此深入的词语教学形式,不但使学生对词语深刻理解,更能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在真正意义上拓展文本语言的深度,使学生轻松理解词语意思,融会贯通于阅读和作文应用当中。
  词义理解策略要形象化
  文本的丰富内涵是通过文字表现的,教师在教学词语过程中,要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对这些词语的感知力,拓展词语在文本中的深度内涵。在不断的想象中使学生构建出生动活泼的词语形象,只有激发出学生浓厚的词语学习兴趣,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二泉映月》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话“阿炳的心颤抖起来”,其中这个颤抖就可谓是神来之笔,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意蕴。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个词语时进行了这样的引导——
  师:阿炳的心里颤抖起来——这里面有一个词语用得十分生动而又与众不同。
  生:颤抖!
  师:是啊!说说你的看法!
  生:颤抖是人类身体的反应,内心怎么会颤抖呢?
  师:既然如此,难道是作者用词不够准确?(学生摇头)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哪些实物在特殊情况下是颤抖的?
  生:人冷了,或者害怕,身体会颤抖。
  生:地震了房屋会颤抖。
  生:风吹来,树叶和水面都会颤抖。
  师:有了外界的力量,很多原本牢固的事物都会发生“颤抖”的现象。那回到课文中来,阿炳的心本来也不会无缘无故地颤抖,可他遭遇了怎样的外界力量呢?
  生:他的师傅去世了,阿炳失去了这个世界上的唯一亲人。
  生:他的双眼失明了,他生活没有了依靠。
  生:阿炳重又听到了二泉的声音,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触动了他内心最柔美的情怀。
  师:是啊!所以,他的心颤抖起来了。这种“颤抖”是他——
  生:对师傅的怀念!
  生:对生活不公的体验!
  就这一个简简单单的“颤抖”,如果仅仅从字面意思进行理解,词语的教学必将陷入机械而毫无价值的泥沼之中。而这位教师并没有就词语而教学词语,而是以这个词语作为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世界、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的通道和跳板,将文本的情感意蕴和核心价值包裹着“颤抖”,从而将这个词语意蕴无限丰富和扩大。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小学)
其他文献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求培养众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劳动者。而对他们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技术、知识和生产力层面,还需要确保他们有健全的人格,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下的定义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
研究背景:   EMI(endometrial-myometrial interface,EMI)是近年来发现的存在于子宫内膜与外周肌层之间的特殊解剖学区域。研究显示,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DS)中存在EM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式,提高他们主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和方法齐行、态度和情感端正,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中学历史的教学效率。  师生互动,激发学习热情  怎样才能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完成新课改对教学的要求和目标,笔者认为教
尽管近些年术前评估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术后强效抗生素的应用,梗阻性黄疸病人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仍有较高的术后感染并发症率及其相关死亡率,其中重要原因在于梗阻性黄疸病人血中
近几年,在“学程导航”教育教学思想的引领下,教师在课堂上越来越退居幕后,他们把舞台交给学生,把交流、展示的机会留给学生,希望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能让孩子获得提高,这和新课标所指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有着不谋而合的默契,明确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良好的课堂气氛能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全身心地投入
“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的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由于大多数小学生空间观念不强,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在学习“空间与图形”内容时,学生很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利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形象、直观、生动地将空间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化难为易,补充丰富几何图形的内涵,实现图形与实物的转化,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利于解决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  优化知识推导过程  在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一双写文章的妙手呢?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笔者对作文教学有一点粗浅的心得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共勉。作文是一种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是语文基本知识的高度概括,学生作文的主要缺点是语句欠流畅,文理不顺,内容平淡,没有思想性,以上“症结”在于他们阅读能力差,阅读面太窄,造成知识贫乏,再加上应试教育的残余,学生只限于书本知识,只靠一堂语文课是不可能的。可以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化学活动课将在化学教育教学中得到普及,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为化学活动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学生通过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分析总结,并直接实践体验为基本方式进行学习探究。它能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化学科学素质和一定化学科技制作能力及探究创新能力,使学生个性得以养成。 
本文列举了两种课堂模式:模式一,10分钟复习提纲与方法总结、15分钟练习、5分钟小组讨论、15分钟教师与学生互评;模式二,5分钟复习提纲、15分钟练习、5分钟小组讨论、15分钟教师与学生互评、5分钟方法总结。这两种课堂模式仅仅是顺序不一样,模式一是先介绍一般的解题方法、再练习;模式二是先练习,再总结方法。经过多次的实践,发现模式一的短期效果比较好,而模式二的长期效果比较明显。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
系统思想的建立有利于从宏观上认清系统结构,系统层次,系统间的联系.《电路》课程作为电气类专业基础课,对后续的专业是一个基础,一个铺垫.所以,在《电路》课程讲授的同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