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学生学好小学六年级数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a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年级数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升入中学以后的学习,如初中代数、物理、几何、化学等学科的学习都必须要求学生有深刻和扎实的数学基础。那么,怎样让学生学好六年级数学呢?下面我谈谈体会。
  1.认真钻研教材,增强教材使用的有效性。
  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是实施有效备课、有效课堂的前提。对于教材使用,我采取以下两种策略。
  1.1走进教材吃透教材。
  对教材的处理,我首先认真研读把握教材特色;其次和教材平等对话,明确目标、把握要求,吃透重点难点,抓住关键点,做到尊重教材、源于教材。如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第一课时,依据教材,凸显画线段图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策略之一,突出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精心组织教学。
  1.2活化教材将教材内容情境化。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力求将静态知识动态化、可操作化;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或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与补充,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以本班学生抖空竹的例子改编例题,让学生感到亲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关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六年级数学教学要从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这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基础。因此教师了解学生实际,就能防止因脱离实际、学习内容过深而使学生茫然不懂,或过浅而使学生索然无味;就能抓住学生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与训练,使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启发诱导,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参与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行为的参与是否积极,努力;二是认知参与,也就是学生在参加课堂活动中思考的程度;三是情感参与,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我在平时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从三个层面有效参与。如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自己发现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或半径是直径的1/2。再通过欣赏: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古老的阴阳太极等,让学生深深感受到生活中圆的美。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有效参与使课堂绽放出生命的活力。
  3.总结经验,教给方法。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无捷径可走,但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抓住课堂。
  理科学习重在平时,突击复习是不行的。平日学习最重要的是课堂40分钟,听讲要聚精会神,思维紧跟老师。同时要说明一点,许多同学容易忽略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而注重题目的解答,其实诸如“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远远重要于某道题目的解答。
  3.2高质量完成作业。
  写作业时,有时同一类型的题重复练习,这时就要有意识地考查速度和准确率,并且在每做完一次时能够对此类题目有更深层的思考,诸如它考查的内容,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规律、技巧等。另外对于老师布置的思考题,也要认真完成。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成功会带来自信,而自信对于学习理科十分重要。
  3.3勤思考,多提问。
  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的内容要认真研究,提出疑问,追本穷源。对每一个概念、公式、定理都要弄清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内在联系,以及蕴含于推导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决问题时,要尽量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克服那种死守书本、机械呆板、不知变通的学习方法。
  3.4总结学习经验,评价学习效果。
  学习中的总结和评价,是学习的继续和提高,它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建立、解题规律的掌握、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调整和评判能力的提高。更深一步是涉及具体内容的学习方法,如:怎样学习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法则、数学定理、数学语言?怎样提高抽象概括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解数学题?怎样克服学习中的差错?怎样获取学习的反馈信息?怎样进行解题过程的评价与总结?怎样准备考试。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将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注重反馈,提高质量。
  4.突出思维,发展个性。
  六年级数学课必须突出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给学生以能力的钥匙,不给知识的包袱,促进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作为小学阶段思维训练的一门主课,六年级数学课应责无旁贷地促使学生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思维材料的选择上,要做到“不超纲,不超前”,知识与能力训练尽量做到前后配合,否则,就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长才能的教学目的就会落空。
  5.寓于思想,提高品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学生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介绍一些我国的数学历史和我国的数学家及研究成果。比如:我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比埃及、印度早六七百年,比欧洲则早一千年;又如: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其精确度远远超过当时其他各国数学家……通过介绍历史,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发了他们为祖国发展而学习的热情。
  6.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开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求知上来。
  7.深入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
  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力求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其他文献
1 矿产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 支撑作用( 1)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是建立在矿产资源大量消耗的基础上。自 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以来 ,矿产资源就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工业化
一、案例rn《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
摘要: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将猜想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和掌握。  关键词: 迁移 猜想 验证 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和经验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
在会计工作中,要坚持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经常会遇到得罪人的问题,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个问题. 首先,要认清是得罪少数人还是多数人的问题.严格地说,任何一个单位的会计
目的:抑癌丸是我国大西北干旱沙漠地区特殊环境下生存的植物中提取的特殊成分,主治原发性中晚期肝癌。了解抑癌丸对小鼠移植性肿瘤肝癌H22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肝癌
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意志、能力等综合教育的主要载体。它是根据一定的德育教育和培养目标,通过决策、计划、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减负提质已成为共识,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从使学生愿学、培养学生乐学、使学生会学、使学生善学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 教学评价 分层练习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
让数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实践性、操作性和探索性的内容,是新课程标准体现的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生活缺乏联系,也就是说学生既不知所学数学从何而来,更不知所学数学有何作用。教师要想让学生走近数学、喜爱数学,就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三个方
摘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地教为主导。本文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学生发展 探索性学习 创造性地教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理论家曾提出“三主”的观点: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习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创设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目的在于促进每一位教师都能有效地教学、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六年级学生一方面抽象思维、动手操作、自学能力等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面临毕业,学习压力大,情绪易波动,自我控制能力变得不如以前。因此,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把握六年级学生心理、生理、思维的变化,以及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因势利导,努力提高六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才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