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30fj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这种主动建构必须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体验、反思的基础上实现的。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认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学生都是有着丰富的人格、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在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当今课堂上,越来越呼唤“体悟”教学。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来谈谈“体悟”教学。
  一、猜想创编,于探索挑战中“体悟”学习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有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这种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实现。没有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是没有办法学会数学的。因此,数学的教学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让学生经历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心向,使学习数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求和追求。因此,我认为在进行数学规律探知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大胆地让学生进行猜想。
  二、实践探索,在操作情境中“体悟”学习
  数学学习只有通过学生的探索、发现,在发现中体验认知、情感、技能、态度才能协同发展,这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数学活动,在动态的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从而在这些过程中获得积极良好的体验。这正是“学科本位”转向“关注”学生。在《什么是周长》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概念,我设计了(1)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三个环节,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感知周长。让学生在比较中给图形分类,揭示封闭图形与非封闭图形。这样,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媒体的直观演示,便于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互使用,发展了思维能力。请同学评一评,并指出所画图形的周长,使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进一步体会到在同一平面内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2)通过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体验周长。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实物操作,再到画图表征,充分体验周长的意义,并感悟周长的实质。激起学生的思维振荡,放射出欲罢不能的情感元素,从而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展开学习讨论。
  《课标》的基本理念部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面对新的问题,虽然没有现成的经验,不同的学生也能依靠各自的知识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发现,在发现中加深对图形周长的感受、体验。
  三、沟通联系,在迁移同化中“体悟”学习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有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与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以往的我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先让学生把一个苹果或蛋糕平均分成2份,引导出“1份可以怎样表示”。在学生无法用整数表示分得的结果时再引出分数。显然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完整,牢固的数学知识,不利于学生面对问题、主动搜索、沟通联系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用已有的经验来解释同化新知的过程,也是未知与已有的经验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思维,同时也在解决问题学习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引导深究,于反思总结中“体悟”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一切认识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得以完成。所以学习者必须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检查,以诊断和判断自己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符合自己设置的目标。通过反思,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思维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一定的认知策略,学到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元认知能力。我认为课堂上教师应“导在所当导,放在不得不放处”。上面的教学中,当学生暴露口算除法有多种想法时,教师创造性地提供了一个变式,让学生深究,从而强化对口算方法和转化思维的认识,又孕伏了优化的策略思想。这样的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建构。
  五、营造氛围,在师生评价中体悟学习
  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也就是一切以人的发展为本,对学生进行终合评价,使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每个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发展。在我的教学中,很注重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学生评价。对于一些后进生实行“暂不答分”,“舍得送分”,对于一些特优生的表现,实行“突破满分”。又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师生的鼓励声中,激励声中去体验知识的来龙去脉,去攀登知识的高峰。课中,课尾的师生自发的热烈鼓掌,既是对问题解决的评价,更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自信心的培养。
  总之,要实现数学教学从获取知识这个目标转变为关注人的发展。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的机会,让他们在经历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和感悟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实现学生在认知、情感、智能等方面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大关县寿山柑子村完小657400)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生初学英语都会感到好奇而新鲜,“说”的欲望很强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就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想说”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敢说”,利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多说”。使学生在“三说”的过程中,逐步增多语言的积累,形成语言的交际能力,抓住英语课堂交际的机会,从而让学生英语语言的能力得到发展。  关键词:想说;敢说;多说  为了提高素质教育,我校进行了导、学、讲、练的教学模式,把英语课堂推向了新的高潮,
体育教学魅力,是由体育教师的教学功力而引发出来的一种内在的、持久的、强大的体育教学吸引力。是体育教学科学性、艺术性的集中体现,是体育教师教学的一种理想追求。  教学教程主要是发挥教师的“功力”和“学问”。功力非一朝一夕所得,而是“冰冻三尺”所获,艰苦磨练所得。所以说体育教学的功力而引发出来的魅力,也必然是体育教师经验、思想境界、体育教学实践等凝聚的结晶,是体育教师认识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整个心理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要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教育造就的人,应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整个领域的创造者、享用者、鉴赏者和保护者,是有文化素养和道德风貌的人。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好奇心的、创造性的和不断探求的人”。  作为教师,要时时处处注意激发学生多多思考,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要施展自己的教育技艺去明智地对待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才智,引导学生立于切身的生活立场去对待知识,成为
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语说:“鱼儿离不开水”,同样数学离不开例题教学。切实加强各类型例题的教学,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训练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一、“概念型”例题,要突出本质属性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数学概念的教学既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又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是学生思考问题、推理证明的依据。要建立一个新概念,教材中往往总要先举几个典
摘要: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中特别强调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但是大多数农村初中生存在“基础差、知识面窄、厌学情绪严重”等严重问题,导致学生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自主能力较差。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如建立良好的、正常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注重化学课堂教学方法;加强化学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设计相关实验并进行操作;结合生活实际,学习“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学生自主能
摘要:初中函数是中考的一个重点内容,而函数也通常同几何知识结合在一起,也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本论文主要对几种十分常用的函数解题方法进行介绍,具体的有:“数形结合”法、待定系数法,希望能对初中函数的教与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函数;解题方法  初中学习中,函数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其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比如:几何、代数、三角函数等,而这些基础知识不仅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还
反思性学习目的在于扬学习之长,避学习之短,增学习之效能,促学习者之发展。反思性学习的功能表现在使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其素能的全面发展;使教师“学会教学”,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反思性学习具有自主性、批判性、探究性、经验性、科学性等基本特征。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元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维果斯基的言语自我调节理论等是反思性学习的理论基础。错题反思是指学生能够主动地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