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思维更灵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ein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是思维的载体,教师要点燃学生思维过程的火花,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积极、更主动、更灵活。
  关键词: 学生 思维 生活情境 开放教学 拓展延伸
  
  数学是思维的载体,思维的灵活性是衡量学生智力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对学生来说,无论是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还是其它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有一个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完成。这就要求教师点燃学生思维过程的火花,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心里感到我要学,我爱学,激起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积极、更主动、更灵活。
  
  一、让思维在生活情境中绽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问题首先要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的、能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时,我先播放了三位小朋友一起数画片的情景,然后顺势问:“你们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学生顿时精神百倍,纷纷举手:“我可以提小红和小亮一共有多少张?”“小红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小明比小红多多少张?”“小亮比小红多多少张?”……并列算式计算。一个很好的生活场景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更积极地展开思维活动。又如,一年级下册的《假日小队》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小朋友队日活动的情境,画面色彩纷呈,活动又是那么有趣。利用多媒体播放这生动有趣的一幕时,学生如临其境,那热闹的气氛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主动地收集信息,找出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像这样利用生活场景,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使所学内容再现生机和活力,使课堂充满个性和灵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的思维在这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绽放。
  
  二、让思维在开放教学中闪光
  
  开放教学是以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为出发点的,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去实践、去总结;能更好地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的课程内容不是凝固不变的,我们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捕捉时代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思维在开放式教学中熠熠生辉。
  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24+9”时,我鼓励学生用摆学具探索计算方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讲出来。有的学生是一根一根往下数的;有的把9分成6和3,先算24加6得30,再算30加3得33;有的把24分成23和1,先算9加1得10,在算23加10得33;也有的把24分成20和4,先算4加9得13,再算13加20得33……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找到了很多计算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成果,完全是他们自己的创造。我一边非常肯定,一边不时地问:“还有其他算法吗?”鼓励学生求异创新,肯定这些算法都是好的。然后我又出了一组题:“4+8”、“34+8”、“54+8”、“84+8”,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让学生说一说、比一比各种算法,看一看这些题之间的联系。学生很快就发现每道题中都有“4+8”,所以很自觉地先算“4+8”,然后分别继续算“30+12”、“50+12”、“80+12”。在这样开放的教学过程中,我做到“道而勿牵”,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没有“异想”,肯定不会有“天开”。学生在多样丰富的学习过程中,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数学思考与学习能力有所提高,情感意志得到了发展,更增强了自信心。
  
  三、让思维在拓展延伸中升华
  
  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思路开放、结论开放、极具思考价值的练习题,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深刻地、系统地体验到数学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韵律性,使学生的思维向更高、更深的思维层次突破,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意识。
  例如,在四年级的找规律中有这样一题:一条走廊长24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要放多少盆花?教学时,在学生了解题意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讨论“每隔3米放一盆花”会有哪那些情况?走廊两端放花和不放花一样吗?使学生明白,如果两端都放花,花的盆数比间隔的段数多1。而如果两端都不放花,则又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离走廊一端不到3米处放一盆花,以后每隔3米再放一盆花,则花的盆数和间隔的段数同样多;另一种情况是,离走廊一端正好3米处放一盆花,以后每隔3米再放一盆花,则花的盆数就比间隔的段数少1。由于现实生活问题的多样性,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需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的规律。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真思考找到了不同的答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灵活性。
  又如“动物园里大象和猴子共有24只,其中大象有8只”。看到这句话你能联想到什么?联想是创造的翅膀,新奇的联想,可使问题解决得别开生面,妙趣横生,并给人以美感。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可以想到“大象占总数的1/3”、“猴子占总数的2/3”、“猴子是大象的2倍”、“大象是猴子的1/2”……教师通过联想把学生的求知欲与思考引向新的领域,学生便能生成由此及彼的联想这一极其重要的数学能力,既梳理、巩固了知识,又开拓了思维的广度。
  总之,数学是一门培养思维能力的体操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滋润思维的生长点,开放的教学更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加思维的深度、广度。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使每个学生都真正拥有参与学习的机会。我们相信学生在数学课上一定会更积极、更活跃,使智慧之花常开不败。
其他文献
以Baylis-Hillman加成物为起始原料,设计并合成了5个结构新颖的4,4-二甲基异唑-3-酮衍生物。所合成的化合物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目
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巧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数学问题在生活情境中展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之中,从而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一、巧选看似不是数学的现实情境,在困惑与顿悟中激发兴趣。    选取学生平时生活中司空见惯而熟视无睹,根本就没有发觉是数学问题的生
[目的]本实验通过饲喂小鼠芽孢杆菌Pab02制剂,研究其对小鼠生殖功能及其后代仔鼠的影响,为寻找微生态制剂与动物生殖系统的关系提供一些实验依据。[方法](1)昆明种雄性(或雌
一、以实例激发兴趣    新教材中已有许多示例正是如此构思的,也有许多教师联系本地、本校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发了不少生动有趣、切合学习内容的课例,这无疑是值得提倡的。但是,仅仅为着“有趣”,不考虑“实例”与学习内容、学生的经验和认识能力的相关性,而盲目地为每节课都添加一个牵强附会的“片头”的现象也随之大量产生了。例如,一教师为“同类项”这一课准备了精美的课件,其内容是辽阔的草原上牧民赶着牛羊的场面
中学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内涵之一。当前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大致情况是:学校里爱好数学、成绩好、学得比较轻松的学生不多,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花的力气不少,但成绩并不好,其中有课程标准要求过高的原因,有教材内容过多过繁的原因,有教师水平不整齐、教得不够活的原因,更有现行评价体制的原因。  课程标准是左右一代人的数学素质的行动性纲领,是指挥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
我校全面实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让多媒体的最佳效果完全深入课堂,以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益、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渐地,数学教师改变以往的讲述、板书等手段,一支粉笔、一个三角板(圆规)等媒介,借助多媒体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和动画处理功能,出色地完成每一堂数学课。在此,我就对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探索谈几点体会。    一、高中数学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优越性    1.运用多媒体的声像效果,
摘 要: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从“端正学生数学学习态度”、“创设情境”、“回归生活,体现数学价值”、“热爱学生”这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 学习态度 创设情境 回归生活 数学价值 热爱学生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生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会全神贯注地学
摘 要: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可以培植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展开“探究式学习”,可以在活动中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设计多样化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 激发    兴趣是指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