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词性差异中体会虚词用法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dd5230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一般只起语法作用。文言虚词大致分为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兼词。正因为虚词没有实际意义,在解决有关虚词的问题时,分析虚词的词性尤为重要。
  以上八类虚词中,叹词、拟声词基本不属考查范围。兼词中常用的不过“诸”“焉”二字,只需记得此二字可译为“之于”或“于之”即可。如《愚公移山》中“投诸渤海之尾”及《劝学》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其他五类虚词的测试题比较常见。
  例如: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植桂(与)松
  相如闻,不肯(与)会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C、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蟹六跪(而)二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这一题正确答案选择B项,B项中两个“之”字均是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分析B项,可发现“之”字均置于主谓之间,由此可得出结论。此题易误选A项,若解题时有不自觉的“先入为主”的思想,看到A选项时,容易将两个“与”字都翻译为“和”的意思,由此得出错误结论。事实上,这种错误是由于没有真正看懂题目中“用法”二字。解虚词类题目首要方法是分析词性。很明显,A选项中,“植桂与松”的“与”字是连词,表并列。而“相如闻,不肯与会”中“与”是介词,表示“和,同”之意,后接的对象“之”被省略了。从词性可以判断出,A选项中两个“与”字的用法是不同的。
  此题也易误选C项,选C项,是将“所以”解释“成为……的原因”。事实上,C项第二句中的“所以”是介词,“动心忍性”是手段,“所以”可译为“用来……的”,并非表示原因。
  而D选项的设置,是为了检验同学们对“并列”和“递进”这两对关系的理解。D选项中“而”字都可理解为连词,但“蟹六跪而二螯中”的“而”表并列,“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而”表示递进。那么,并列和递进该如何区分呢?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把连词前后的成分调换位置,看意思是否发生变化。“六跪而二螯”和“二螯而六跪”并无实质区别,但不能说“君子日参省乎己而博学”,因为“君子”应该是先博学,再进一层,由学习知识层面上升到道德层面,由“读书”到“自省”,此处“而”理所当然表递进。因此,判断某一词表示并列或递进意思,可以通过互换该词前后成分位置,看意思是否发生变化来进行。
  综上所述,结合上下文仔细分析虚词的词性是判断虚词作用的有效方法。一种方法不能包打天下,无论如何,熟读、精读重要文言文课文始终是重中之重。在研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亦要对文化常识有所了解,避免对专用名词进行“虚词分析”的低级错误。
其他文献
1.现实生活中的竞赛远非大家一起起跑的理想状态,经常是众人还在“各就各位”,胆大的就已经冲向终点了。你也许会说他们“犯规”、“耍赖皮”,但历史无数次证明,机遇往往青睐“抢跑”的家伙。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思路指导]关键是对“抢跑”的把握,“抢跑”在这里已经不是比赛上常规的概念,而是已经拓展到人生界面上来了。“抢跑”意味着抓取机遇的胜算和把握增大了。材料的
期刊
一、 阅读下列这首小令,回答后面的问题。    [越调]天净沙·鲁卿庵中  张可久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  1.“越调”是这首元曲的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是________________,“鲁卿庵中”是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小令的写景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刊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是18个,尽管比文言实词少得多,但由于虚词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多变,所以要准确地理解掌握有一定难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推断,从而正确地解题。    一、位置推断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就会有所不同,我们可以根据虚词在句首、句中、句尾的不同位置来进行推断。如“也”用于句末时,表示各种语气:判断、肯定、疑问、感叹等。如:  勿
期刊
一、(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毋宁 务虚 船坞 侮辱 好高骛远  B. 诧异 叱咤 刹那 侘傺 姹紫嫣红  C. 茁实 琢磨 污浊 着想 擢发难数  D. 眩晕 舷梯 炫耀 泫然 改弦更张  2. 下列四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思辨 响誉中外 吊书袋 鞠躬尽悴,死而后已  B. 尤如 唇松舌箭 冷不妨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
期刊
如果把文章比做人,那么内容就是血肉,结构就是骨架,而主题则是文章的灵魂。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作文的训练已进入倒计时阶段。面对着波谲云诡的考场作文,考生如何以“先声夺人之势”,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引领阅卷老师的思维,夺取语文的“半壁江山”呢?显示鲜明的作文主题则是达到这一途径的“关键之中尤为关键”者。  有一位阅卷老师这样说:“考场作文的立意不仅要准确,而且还应该在行文时将其显豁地展现出来,在作
期刊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即原来词性),充当其他词类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这就是词类活用。一般来说,辨别实词活用的主要方法是成分分析法,即从其语法结构和词汇意义上分析该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起到什么作用。介绍词类活用的文章已很多,因此本文仅给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小窍门。    一、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其中一个名词常
期刊
学生质疑    从初中到高中,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学一篇懂一篇,拿起另一篇却仍旧不懂。我该怎么学古文,怎样才能提高我的古文阅读水平?希望编辑老师给我指一条捷径,谢谢你们啦!    教师答疑    你好!能为你们解答问题是件愉快的事情。你说“读一篇懂一篇,拿起另一篇仍旧不懂”,这说明古文阅读的迁移能力不足,这是初学者常见的问题,也是高中生必须跨过的一道坎。阅读一篇文章可分为三个层次,解决文章“写了什
期刊
断句标点是对文言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我们必须先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和虚词,了解文言句式特点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因而断句能力的高低,是阅读文言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哪方面知识不足,都会错误理解文句,断错句子。养成正确的断句习惯对于我们阅读文言文是至关重要的。  文言断句和标点的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点:  第一,拿到不加标点的文段,要认真耐心地通读一至二遍,可以不求甚解,但力求知其梗概。如属什么
期刊
编者语:邓莹兰同学在2008年高考中以总分641分的优异成绩夺得湖北省高考文科状元。她的班主任李美和老师说,邓莹兰在班上担任学习委员,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她的科任老师说,邓莹兰很会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优异的成绩必定得益于优秀的方法,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这位状元同学在学习文言文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与虚词相比,实词意义明确且更加易于掌握,因而其学习相对简单,只是一个知识储备的过程。掌握实词
期刊
学生质疑    编辑老师,你们辛苦了!我想问,什么叫取消句子独立性?古人为什么造句的时候用“之”来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我们应该怎样来判断这种情况?谢谢!    教师答疑    这个问题提得好,这涉及到古代汉语的一个语法习惯——古文句子的词组化。  在现代汉语里一个陈述的对象加上陈述的内容就构成主谓短语。例如:同学聚会、我走了、春天美丽等。现代汉语里主谓短语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是常见的,符合一般语言习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