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ilj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虚 船 辱 好高
  B. 异 叱 紫嫣红
  C. 磨 污 发难数
  D. 耀 然 改更张
  2. 下列四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思辨 响誉中外 吊书袋 鞠躬尽悴,死而后已
  B. 尤如 唇松舌箭 冷不妨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 安详 淡装浓抹 连绵字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D. 彩排 真知灼见 出洋相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信息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各种思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网上得到了传播。
  B. 通过网络预定奥运门票,方便了许多想观看比赛的体育爱好者。
  C. 各族各界群众在这里载歌载舞,热情迎接奥运圣火的到来。广场上花潮涌动,福娃欢舞,一派喜气洋洋
  D. 海外学繁体字长大的人,希望他们也能够了解一些简化字知识,便于华人社会的勾通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国国民党党主席补选4月8日投票结束,当选党主席的吴伯雄表示,未来会以大公无私态度促进团结,这给支持他的选民们的记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南京市委在全市现任市管副职以上领导干部中,按照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对拟提拔任职人选进行竞职演讲,以及市委常委会对部分职位进行差额票决,确定了新一届市政府组成人员建议人选。
  C. “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主要用于完成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控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任务。
  D. 目前,已经有十几万人次接受了他们的电影评级标准,并且表现出相当的参与热情。
  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无论对于奥运史还是建筑史,2006年9月17日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举世瞩目的国家体育场“鸟巢”今天上午完成了它工程中最富有悬念的一道程序——钢结构卸载。______。再过两年,奥运会开幕式将在这里举办,大约50多块金牌将在这个伟大的建筑中诞生。
  ①中国人能不能把钢“鸟巢”建起来
  ②这就意味着,“鸟巢”重达42000吨的钢铁枝蔓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支撑起来
  ③一个建筑史上的世界之最,由此诞生
  ④几年前曾经有这样一种质疑的声音
  ⑤而今天的顺利卸载意味着“鸟巢”建设成功了
   A. ④①⑤②③ B.②③④①⑤
   C.③②④①⑤ D.④①⑤③②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科学家解密蝙蝠如何“听音辨树”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运算法则,能够根据植物特有的声纳回声判定它们的种类。这项实验将帮助生物学家更好地理解蝙蝠如何寻找自己喜爱的果实或昆虫,同时,此项研究还将有助于工程师设计出更合理的高速系统,从而识别从传送带上的包裹到人群中的面孔等各种物体。
  蝙蝠可以说是个“盲人”,但它们却能够径直飞向可口的果实,即便这些果树生长在茂密的森林中也难不倒它们。蝙蝠使用了一种名为回声定位的方法,即它们会发出一连串尖锐的叫声,并仔细聆听传来的回声。德国图寅根市的研究人员从蝙蝠的这种能力中得到启发,决定着手研制一种能够完成类似工作的人造系统。
  首先,通过向5种植物——包括云杉和黑刺灌木——发送声纳信号,研究小组开发了一套名为声谱图的数据。随后,研究人员记录了作为结果的声音反射模式的回声响应时间和频率——它们因每种植物枝叶的数量和形状差异而不同。领导这项研究的图寅根大学的生物物理学家Yossi Yovel指出,由此形成的计算机程序能够以“令人惊讶的高精确度”辨别类似的植物。最终,研究小组以近乎100%的准确率识别该项实验选取的全部5种植物。研究小组在最近的《公共科学图书馆—计算生物学》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Yovel表示,这一成果不但对于理解蝙蝠的回声定位能力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会为人类提供巨大的帮助。他说,大多数的遥感运算法则都基于视觉,因此如果能够正确运用声纳运算法则,便可以体现出其在缺少光线或黑暗环境中的功能优势(而红外线无法达到这样高的分辨率)。这将有助于寻找在黑暗的城市街道中行走或隐藏在暗淡而拥挤的车站中的犯罪嫌疑人。
  美国布朗大学的计算生物学家Sorin Istrail认为,这项研究将逐渐走向成熟。他说,从蝙蝠对树木的回声定位中开发出这样一套运算法则令人“印象深刻”,它将在机器认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神经生态学家Steven Phelps说,这项研究证明,回声质量的微妙差异足以让蝙蝠分辨出哪棵是云杉、哪棵是白桦。他指出:“当提到苹果和橘子,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它们是不同的,但我无法想象,它们听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6. 下列对于声纳运算法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科学家根据植物特有的声纳回声来判定植物种类的一种运算法则。
  B. 是科研人员根据蝙蝠使用的回声定位法研制而成的人造系统。
  C. 是科研人员研制开发的一套名为声谱图的数据。
  D. 是一项能帮助生物学家更好地理解蝙蝠如何寻找自己喜爱的果实或昆虫的研究成果。
  7. 下列关于声纳运算法则价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能够弥补大多数基于视觉的遥感运算法则的不足。
  B. 能以近乎100%的准确率识别全部的植物。
  C. 有助科学家设计出合理的高速系统,从而辨识人群中的面孔和传送带上的各种物体。
  D. 可以帮助科学家解开蝙蝠的回声定位能力的秘密。
  8.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蝙蝠根据发出去的叫声所产生的回声响应,来寻找自己喜爱的果实或昆虫。
  B. 声纳运算法则是德国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科研成果。
  C.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人类解开蝙蝠的秘密,更为人类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D. 美国神经生态学家Yossi Yovel认为,从蝙蝠对树木的回声定位中开发出来的运算法则令人“印象深刻”。
  9.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回声质量的微妙差异能让蝙蝠分辨出所有的昆虫和植物。
  B. 这项研究一旦走向成熟,就能完全解开蝙蝠“听音辨树”的秘密。
  C . 如果能够正确运用声纳运算法则,就可以找出在黑暗的城市街道中行走或隐藏在暗淡而拥挤的车站中的犯罪嫌疑人。
  D. 声纳运算法则在机器认知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象 祠 记①
  王守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尉②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③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祠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瞽瞍④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底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
  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苗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注】①象,舜同父异母的弟弟,生性桀骜不驯,常欲加害舜,后被舜感化,成为舜忠贞不二的得力助手。②宣尉,官名。③有鼻,古地名,在今湖南道县北,传说象被封在这里。④瞽瞍(gǔ sǒu),舜的父亲。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    道:品行
  B. 盖莫知其原         原:起源
  C. 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殆:大概
  D. 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流泽:流水
  11. 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表现象祠“犹盛于兹土”原因的一组是
  ①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 ②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 ③推及于其屋之乌 ④为舜,非为象也 ⑤舜德之至,入人之深 ⑥使吏治其国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③⑤⑥ D. ①②⑥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是作者应宣尉使安君,在翻修了象祠后的请求而写作的一篇祭文。
  B. 作者认为象为人品行不端,作为儿子他说得上不孝;作为弟弟他又傲慢,但人们修庙祭祀他是为了祭祀舜。
  C. 《尚书》上记载,象之所以不能为所欲为是舜派官吏治理他的封国。
  D. 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意在向世人说明,人即使有了劣迹也是能改造好了
  四、(24分)
  13. 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柳 梢 青
  黄 简
  病酒①心情。唤愁无限,可奈②流莺。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
  天涯翠巘层层。是多少、长亭短亭。倦倚东风,只凭好梦,飞到银屏。
  【注】①病酒,醉酒。②可奈,怎奈。
  (1)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花惊寒食,柳认清明”句中“惊”“认”二字的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填空。(6分)
   (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写愁的名句。比如李煜的《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这次第, ?”
   (2)白居易的《琵琶行》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描写乐音,其中运用比喻手法表现乐声清脆圆润的一句是“ , ”。
  (3)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神话传说、志怪志人、 、话本小说与演义小说,最终走上文人独立创作的道路。
  (4)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巴尔扎克的系列小说《 》,反映了社会剧烈变革时期的法国生活。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婀娜东湖
  细雨中的东湖,湖水如一张质感极好的宣纸,仿佛由人自天边向你所在的方向缓慢铺展开来。任你是否书画盲,皆能引起书写或涂抹的兴趣。或者,你偷懒,不想书写与涂抹,那也不要紧,只需走远一点,在远处,你便可把这东湖比成朝鲜族少女的裙幅。细雨朦胧了少女的面容与身姿,天地一片混沌;少女舞动裙幅,缈缈娜娜,盈盈蓬蓬,直看得你眼睛发直,错觉天地静止;裙幅以银白做底,大自然在上面印了绿的山、印了紫的楼、印了荷花与垂柳,这些景物跟随少女翩翩起舞,艳影时而飞动,时而静止,又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令你大饱眼福,心如醉酒,不忍便去。“我见东湖多妩媚,料东湖见我应如是”,你或许还会这样吟哦,心里涌出一种旷古的感动:夏日泱泱,情绪清凉。
  来武汉多年,这雨中东湖,还是第一次看见。她一改盛夏酷暑难耐时的浮躁,在今晨大雨里把身子浴洗得极其通透,迎着微风,在细雨里再把“那一低头的温柔”和古典的味道给你,你看着,眼里心头都是依恋,忍不住伸长脖子,迎上去便要亲吻,她却忽地把头一偏,迅速从你身边游离开去,你着恼,再追,她再逃,几个回合下来,你气喘吁吁,筋疲力尽,满腹怨愁了。车子在东湖边行走着,我特意嘱咐司机,开慢点,再开慢点,以免破坏了这宁静的光景,抑或还把才出浴的东湖惊着,令她如断鸿打翅,实在罪莫大焉。我把车窗打开,岸边垂柳就伸出凝脂的绿臂,要来车窗摸我;盈盈滴滴的水珠,打在脸上或者胸膛,湿湿的、柔柔的、香香的、醉醉的,令我通体舒坦、柔软、甚或倦怠。
  大雨完成浴洗东湖的使命之后,已被老天召回;因为浴后的东湖,宛如一个才刚脱胎的婴儿,肤嫩如油、心静似佛,老天不忍就出太阳,便还留些细雨,继续滋润,由此可见,老天并非一味凶狠血性,他亦爱美,亦有柔情似水,甘为这美之俘臣。车子行走在路上,缓缓的、稳稳的,我且享受老天这份恩赐,在俗世的喧哗里,因应前世修来的福分在今世生命中的此时此刻和雨中婀娜东湖享此情缘吧,只把雨中东湖当成与我相约千年的新娘,用心去爱,用心去亲,任他烦恼忧愁、大事小事,俱都抛诸脑后。
  车下的水泥路,一如少女裙幅的镶边,或者临风起舞的飘带。车行其中,直如进入到了一个“飘”的世界,一忽儿飘在现实里,一忽儿飘在幻境中,我与司机在两种交织的感觉中醒醒醉醉,醉醉醒醒。蓦然回首,发现此身已非彼身:皱纹没了,郁闷没了,连咳嗽都来的那样清脆与铿锵。路那边是磨山,山顶水雾缭绕,一派仙气;果然,抬头之间,眼睛所看到的那山,分明是一个鹤发童颜的仙道,正站立在天地之间,摆出一个“怀抱太极”的造型,历千年造化,终于若有所思,若有所悟,若有所得。
  车继续前行,速度开始加快,雨中婀娜东湖,慢慢从我眼中归隐,到得后来,忽地化成一道白光,从时间的缝隙里一挤而去。我回眸凝望,“仙道”还在,“"怀抱太极"的造型还在,东湖美丽的背影渐行渐远,渐行渐无。而路边,有几支圈养的荷花,正探出头来,红了俊脸,在雨中对我微笑……
  16. 从全文看,题目“婀娜东湖”中的“婀娜”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简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蓦然回首,发现此身已非彼身:皱纹没了,郁闷没了,连咳嗽都来的那样清脆与铿锵。”结合上下文意,说说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本文描写东湖的景色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有关描写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作者从雨中东湖中感受到了什么?结合现实,谈谈你从作者的这些感受中得到了那些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2分)
  
  20. 今年1月中旬以来,一场50年不遇的大雪肆虐荆楚。雪灾面前,湖北人民在人民军队大力支持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抗寒防冻的胜利。雪灾过后,各级政府举行军民联欢会,请你为会场写一条标语。要求:主题鲜明,表达生动,字数在10—20字之间。(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民族魂”“血铸中华”网站联合发起举办第七届“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主题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号召广大青少年登录活动网站向英烈献花、留言以表达缅怀之情,举行“清明节,我们的思念”作品征集活动…… 请你登录网站写一段10字以上的留言。(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面是中国边检(公安边防检查)标志图案, 请用一段话诠释图案内容。(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60分)
  
  2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千里草原,风吹草低;一泓秋水,涵映明月;夏荷出清水,腊梅映白雪;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上苍的鬼斧神工,给人以享受与陶冶。投入到美丽自然的怀抱吧,你会感到:太阳为我放光,鲜花为我开放,群山为我起舞,鸟儿为我歌唱;投入到美丽的自然中去吧,你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人格、灵魂也会得到升华!
  请以“自然,_________ ”为题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责任编辑:周俊
其他文献
“最近一段时间,我白天无法集中精力上课,晚上又常常睡不着。而且怕考试,一听说考试就紧张,对学习没有一点自信,现在都有点不想进教室了,甚至有时感到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老师请你救救我,我都有点绝望了!”这是我收到的一封学生来信,按照信上的联系方式,我见到了她。  “高一、高二时,我的成绩还不错,可是高三以后,接连几次考试,我的成绩都很不理想,特别是理科综合考试就没有一次考好过。对于理科综合的学习,我
期刊
1.下面文段是关于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膜结构”的报道,请概括“膜结构”的主要性能,不超过20个字。  “水立方”是世界上最大的膜结构工程,除了地面之外,外表都采用了膜结构——ETFE材料,蓝色的表面出乎意料的柔软但又很充实。国家体育馆工程承包总经理谭晓春透露,这种材料的寿命为20多年,但实际会比这个长。  “考虑到场馆的节能标准,膜结构具有较强的隔热功能;另外,修补这种结构非常方便,比如,射枪
期刊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是面对某一首诗(词、曲)怎样着手于细节进行鉴赏,又该着手于哪些细节进行鉴赏。除了从诗歌内部入手外,还可以凭借我们积淀的知识进行相关迁移与联想,使我们遇到这类题目时能诗中有点,诗外有路,寻点入赏,不至于茫然无计。    一、综观信息,入乎诗内,寻找鉴赏点    1. 找题点:在诗题中寻找鉴赏点。所谓诗题中的鉴赏点即指诗题中能够对本诗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表达方式予以明示或暗示的地方,它
期刊
材料作文在被话题作文取代,沉寂几年后,随着分省命题的出现,又重新活跃在了语文高考的试卷中,2007年全国卷I、全国卷II、北京卷、海南宁夏卷、湖北卷都采用了这种形式。当然,此材料作文已非彼材料作文,无论在写作限制上,还是在具体写法上,如今的材料作文都带上了一些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色彩,规避了千篇一律的痼疾。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它怎么变,其行文立意的依据必须来自材料,这一宗旨是不能变的。也就是说,无论你
期刊
高考词语备考是一项琐碎繁杂的工作,一方面词语基数庞大,另一方面词语变化万端。尽管词语复习面宽点密,还是应该以有为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来对待,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一、切分范围,明确对象    高考词语考查命题有原则,对象有选择。  【例1】(2007年高考湖北卷)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中国女足姑娘昨日到达武汉,游东湖,爬磨山,逛江城闹市,赏江滩夜景,难得在大
期刊
生活在这个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诱惑”时常萦绕在身边。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心灵如何抉择,每个人都无法逃避。从这点上说,此选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特级教师覃国平围绕“诱惑”,摘选经典,出示范文,点拨思路,全面呈现了此类题材的写法。    美文欣赏    草原的诱惑  朱进孝  如果你能经受住草原的诱惑,那你就一定不是一个浪漫的人。  请不要拒绝草原的邀请吧,让我们相约在草原的盛宴上。喝两口藏家的美酒
期刊
编者语:声训法以声推意,形训法以形断意,对称法对照显意,迁移法触类旁通,成语法以今溯古,词性法巧借语境,六法各有妙用,组合出招更会势不可当。    文言实词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一个重点。高考要求学生掌握120个重点实词。但一篇文言文包含的实词远不止这120个,同学们在阅读和解题时经常会遇到不认识的词语,这是阅读文言文最大的障碍。那么就需要对这些陌生的实词进行推断,下面我给大家介绍推断实词词义的六种方
期刊
1.现实生活中的竞赛远非大家一起起跑的理想状态,经常是众人还在“各就各位”,胆大的就已经冲向终点了。你也许会说他们“犯规”、“耍赖皮”,但历史无数次证明,机遇往往青睐“抢跑”的家伙。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思路指导]关键是对“抢跑”的把握,“抢跑”在这里已经不是比赛上常规的概念,而是已经拓展到人生界面上来了。“抢跑”意味着抓取机遇的胜算和把握增大了。材料的
期刊
一、 阅读下列这首小令,回答后面的问题。    [越调]天净沙·鲁卿庵中  张可久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  1.“越调”是这首元曲的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是________________,“鲁卿庵中”是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小令的写景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刊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是18个,尽管比文言实词少得多,但由于虚词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多变,所以要准确地理解掌握有一定难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推断,从而正确地解题。    一、位置推断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就会有所不同,我们可以根据虚词在句首、句中、句尾的不同位置来进行推断。如“也”用于句末时,表示各种语气:判断、肯定、疑问、感叹等。如:  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