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enguo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学生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愿望。问题解决已成为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就成为新课程的目标之一,这也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一、营造质疑氛围,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提出问题开始。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与学生之间达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是问题意识产生的良好条件。使学生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的乐趣,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激励学生能大胆质疑,乐于讨论、对数学活动充满热情,敢于提出问题并积极主动的从事探讨活动。如在教学“比一比”时,老师可以创设和学生比高矮的情景,目的是让学生说“老师比我高,我比老师矮。本课的教学目标,除了在知识与技能上“使学生学会比高矮的方法”,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体验高矮的含义”,并通过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学习的乐趣,并将所学得知使用语言表达出来。
  二、创设现实情景,让学生想问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学习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眼光发现问题。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有趣的、可探索的,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学生课堂主动学习的内趋力或保持学生主动学习的注意力。如教学“位置”时,让学生观察,发现火车在轮船上面,火车在货车下面。问:“为什么同一个物体一会儿在上面,一会儿又在下面?”,创设这样问题情境,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想问。教学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展示教材中”作业评比“的情景图时,就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名字来称呼。也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本班学生评比栏中的红花的数目相比,让学生从自己非常熟悉的情境中去搜集信息,在想一想能提出什么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问题,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虽然学生提的问题与教师事先考虑的并不完全一致,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捕捉学生的问题展开讨论,教师积极提出鼓励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请同学解决。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真有用。
  三、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初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零散的数学知识点凝结成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把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如教学“分一分”时,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找到了不同的分类结果,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意想不到自己的努力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再创造“的动机和创新的意识。
  四、联系实际、应用拓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问题解决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实习作业,也可模拟现实,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解决的方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如教学 “认识人民币“知识时创设”模拟购物“情景,让学生在课堂演练中识别商品,会看标价,会拿钱找钱,并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布置回家帮妈妈购物的课外实践作业,达到了延伸学习的效果。真正实现了把课堂中所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所采用的策略,在教师的眼中有优劣之分,但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并没有好坏之别,都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所做出的努力。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使每个孩子得到自身应有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关键,教师的点拨是保证。教师应循序渐进地从多角度、多侧面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问题,以小组合作形式,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把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培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最終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标。
  解决问题是数学能力的核心,作为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解决问题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真正的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认真落实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感悟数学价值的所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在教学中关心、帮助每位后进生,不仅是对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加强班级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是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自从任教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现就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谈一点体会。  首先,改进教学方法和态度,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后进生往往从学习成绩差开始变“坏”的,继而发展到纪律、品德的“后进”,产生“破罐子破摔”的不良心理,最终成为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i,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8月--2017年7月,研究对象;98例本院收治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特别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使得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干预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基本降糖
新课程的实施,犹如一股春风迎面扑来,让人为之一振,它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改精神。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教师的热情都很高涨,个个都气势昂扬,有信心把语文工作做好。新课程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很长时间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试验的进一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感叹的:“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
家蝇抗菌肽具有理化性质稳定、抗菌谱广、特异性强等特点,在当前许多抗生素产生抗药性、开发新型抗生素困难的形势下,对家蝇抗菌肽的研究在农业、医药、食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科
一、利用信息技术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营造一个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在教学中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信息技术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均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情境。因而,利用信息技术媒体的有利条件进行语文教学,便能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