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牵手信息技术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anlongb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中学语文学习的主人,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应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它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主动、创造性的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整合,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优势有如下四点:
  1.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大大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容量,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于一体,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提供生动、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容易触发学生的想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容易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2.能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资源。英特网上巨大而丰富的信息资源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无垠的空间,学生的语文学习已不再局限于教材。只要打开电脑,古今中外各种时文、美文就可以尽收眼底。这样的空间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3.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4.便于进行个性化、探究性学习。英特网的出现,为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方式和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来学习,其主体性、主动性得到极大的彰显,个性化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现。
  总之,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来看,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有着很大的优势。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好途径
  
  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为手段的课堂互动,从而生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来说,要实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就必须在中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其具体途径如下:
  1.创设教学情境。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感染,教学资源的感染力是必不可少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把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妙和谐的音响,化抽象的文字为可观的图像,创设出最佳的教学情境,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的联想与想像,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心灵的感知,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对作品深層的理解与感悟。当然,声像并茂的教学情境在朗读、讲演等方面也起到了最佳的示范效果。
  2.优化教学重点。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重点环节的处理好坏关系到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处理得当,就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对于课堂教学中重点环节的处理可谓形式各异,其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它独特的直观、直截、直露的优点,往往能立竿见影地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尤其是它能化静为动,能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可感可视之物,所以在处理一些动态环节方面,其示范性往往能使教学对象茅塞顿开。
  3.丰富教学资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重新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打破课堂与课外的界限,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改革课程结构,丰富教学资源提供了契机。教师可以寻找相关事例及资料,对原有的教材资源加以补充、丰富,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介绍,这样做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丰富了教学资源,而且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4.进行知识迁移。教学的过程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对原有的教学资源加以补充、丰富,可以根据能力点、主题活动、探究的课题以及其他要求自由地选择和重组课程资源,使得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形成知识能力的迁移。
  总之,只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语文教学结合,就能创造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最好载体。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现代教育技术在上述几个结合点上的优势真正得到充分发挥,那么中学语文教学从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就能得到新的发展,从而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的提高,中学语文教学必将掀开崭新的一页。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中大大增加了诗歌的比重。以七年级为例,上下册课本共选编18首诗歌,其中现代诗12首,古诗6首,另外还附有“课外古诗词背诵”20首。如此大规模地选入诗歌,在此前教材中是未曾有过的。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按照诗歌自身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以及时代特点,围绕“情”字,由浅入深分步讲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对培养诗歌鉴赏能力,效果较好。以下想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三点体会:    一、“知人
众所周知,当前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更注重的是人本身——人的潜能、人的发展、人的个性和人的价值。相应的,教育在其本质上,已不再仅仅是一种培养人的工具,而是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和生命的连接。立足生命存在,关注生命体验,呼唤生命活力,提升生命质量,这是当前社会对教育的基本要求。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树立新的理念,那就是人本理念,用真情和爱心教育学生。那么如何去实践呢?    一、
【摘 要】 英语本身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必须让学生大胆、主动参与教学。在这个背景下,互动式英语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使得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反馈,而且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促进都得到了强化,真正实现了教学过程中信息来源的多元化,从而有效地克服了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各种弊端,值得大力倡导。  【关键词】 英语 教学 阅读课 互动 探索    新课程标准要求采用互动的课堂模式,提倡开放
一、中学生道德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成效初步实现,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义务教育寄宿制项目工程、远程教育工程和“两免一补”工程,基础教育成就巨大,举世瞩目。但是由于基础条件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道德建设工作相对滞后,发展不力、改观不大,不仅制约了学校自身的发展
英语学习不是简单地获取词汇、语法知识的过程,它作为一门语言,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词出现于句,句出现于语篇,而语篇出现于特定的交际场合。语境制约着语言单位的选择、意义的表达与理解。根据职业教育的“就业为导向,适应市场,能力本位,实践为重”的办学方针,以及中专生的交际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中专英语教学更应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能力。以下是本人多年在旅游专业教学上的一些尝试,请同仁赐教。  一、教学
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受图书装备不足的客观条件限制,往往存在阅读量少、语言积累不够的缺陷,因而在写作文时往往感到无内容可写,给作文教学带来了困难。这是很多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感到头痛的一个问题,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感到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求学生投入现实生活,抒写真情实感    “为文者,情动而辞发”,文章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生活中
情感是人的重要心理要素之一。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丰富的情感,语文课有着举足轻重的责任。就语文科的特点而言,我认为情感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教材中挖掘情感    新编初中语文教材,特别注重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让学生从作品中观察社会、体验人生、感悟生命,从而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而现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约定俗成的套路,如介绍作者、解释字句、扫清文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中学生快速作文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四十分钟内完成六百到八百字左右的作文,并且做到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切体会和独特感受,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根据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为了要达到上述目标,我在教学实践中,经过潜心摸索,在几个方面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写作的
科研是科学研究的简称,它是探索未知的过程,包括对未来事物的揭示或对已知事物中未知的发生发展规律的探索。科研是一种创新性劳动,而自然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使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所发现、有所前进。当今世界,科学飞速发展,高科技在文化、军事、医药、经济等各个领域的运用是各国追求的目标和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今后世界各国的竞争,无疑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人才,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中学时代是接受信息快、思维敏捷的黄
受十多年来语文考试模式的影响,教师中普遍存在着忽视“文本解读”,以练习代替学语文的情况。中考考什么类型的题,教师就仿制什么样的作业题和考试题。上课时老师对答案,学生记答案,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变成了枯燥无味的练习课。课程改革以来,有人以弘扬人文主义为借口追求那种表面上热闹非凡,实质上又再一次抛开文本价值,扔掉了学习语文最有效的方法。这是非常可怕的现实。  那么语文课到底怎么上?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