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初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育唯一的工作和全部工作可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陶行知先生的一生始终把德育放在重要地位,他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德育。当今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更是提倡全员德育的新理念。加强道德教育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语文教师必须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语文的思想性作用,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因文悟道。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较之其它学科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越性。鉴于此,我们作以下几点尝试:
  一.巧设导语,渗透德育思想
  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导语是创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是改枯燥说理为激发兴趣、主动吸收的第一步。采用生动的导语,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学生则会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情绪氛围和一种情感意境,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如我在上《济南的冬天》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法国雕刻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来说,不是缺少发现,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生活在自然中,美几乎无处不在,尤其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锦绣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的姿态。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祖国大自然的美景。”这种诗话情景的导入方法能唤醒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并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见,语文这门学科是离不开情感的渗透的。我们可以用壮美的祖国山河陶冶学生的情操,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神奇壮丽的山川景色美不胜收,而语文教材中描写祖国山川景色的课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在进行此类课文的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领略祖国河山的壮美,更要启发学生挖掘作品中景物描写之外的更深刻的思想内容,使学生在对祖国的锦绣山川欣赏、赞叹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二.介绍背景,渗透德育思想
  语文教师每讲一篇课文,都要把文章的时代背景讲述清楚,阐明缘由,启发学生联想文章内容而有所领悟。因此,教师务必要在背景介绍上多用些心,不但要教知识而且要育人,如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我的教学设计是用半节课的时间,通过多媒体(自制课件)和电影(《火烧圆明园》剪辑)介绍圆明园的今况和被毁时代背景: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这一世界园林艺术的伟大杰作,分别于1860年、1900年遭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的野蛮的劫掠和焚烧,使一代名园化为废墟。通过课文内容和我的史料介绍可知其辉煌景观和收藏的奇珍异宝,成为当时世界最精美壮观的园林,曾被誉为“万园之园”。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为什么会被毁灭?英法联军的罪行根源是什么?中国当年被侵略者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觉悟和进步?如何看待雨果的国际人文主义精神?这些问题学生都从我的背景介绍中深刻体悟,由此激发了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以及深思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自大,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创设情境,渗透德育思想
  课文中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总是在字里行间凝铸着,只有把握住教材中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创设情境,增强感染力,才能达到陶治学生情操和净化学生心灵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一定情境中,让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机地结合,从而受到教育。
  在设计《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课的教学时,我在“南京大屠杀”教学环节中渗透思想教育,当时,学生个个翘首凝视,注意力集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情境之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树立了民族精神。当我用低沉、深情的语调痛诉美帝国主义撞毁我国军用飞机,造成飞行员王伟牺牲的罪恶行径时,学生各个更是义愤填膺,议论纷纷,我趁机诱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让学生上讲台谈认识,明确“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作为一个中国人,究竟该如何热爱自己的祖国,究竟该如何立足世界之林,正所谓“入情、入理、才能入脑”。这样做,实则是将学生从“小语文”的环境引入“大语文”的环境,使语文课的德育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无论熟悉文本、思考问题,还是直面死亡,或者探讨“战争与和平”这样严肃的话题时,都应与学生的间接、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因为“生活能使学生回到人的世界”。
  四.讲解内容,渗透德育思想
  语文课本里的每一篇课文,就其内容而言,都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内容。语文教学必须依据教学大纲,利用必讲的每一篇文章,在分析篇章结构,阐明道理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人们常说,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在《芦花荡》和《亲爱的爸爸妈妈》两课中,我通过新闻回播和网络新闻链接,让学生了解上个世纪有关日本对中国及东南亚各国的侵略,重点提及“南京大屠杀”、“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以及“在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日,德国总理施罗德站在诺曼底地区卡昂市‘和平纪念馆’门前,发表了真诚认错感言”等内容,让学生知道帝国主义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及今天一部分日本人的态度,并体会世界人民对德国深刻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的真诚态度的宽恕和尊重。学生很快就领悟了文章内涵,不知不觉中从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从朱自清的《背影》中,我教学生体会了博大深沉的父爱;从严春友的《敬畏自然》中,我让学生了解宇宙的神秘奥妙,认识到人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求得永远的发展;从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我培养学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纯洁的精神;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我要求学生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远大抱负。教师应借助课文,挖掘德育精华,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感悟,理解,思考,让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成为一股股精神的清泉,濯亮学生的灵魂。
  五.分析人物,渗透德育思想
  中学语文课本里描写先进人物事迹的文章,比比皆是。应该说,语文课本里描写的先进人物,都是学生的榜样。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在讲课时,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进行分析,用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去净化学生的心灵。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如女扮男装“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木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心里装着全县人民,而唯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这些英雄的气概荡人心魄,可歌可泣。在他们身上,闪烁着最耀眼、最动人、最可以世代相传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光辉。因此,在分析描写这些人物的作品时,应积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人物伟大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久而久之,使学生能真正辨别是非曲直、真善美丑,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六.营造模式,渗透德育思想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给学生,更应该通过课堂这个阵地为学生展示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导他们认识真善美、假丑恶。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如讲《岳阳楼记》,我组织进行了演讲辩论、诗文朗诵、名著赏析等语文活动,让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的思维有张有弛,激发了学生上课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大量、直接的语文实践中,经历感受体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从而一扫传统语文课上一提思想教育学生懒洋洋、慢悠悠的气氛,让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气氛取而代之,营造出一种新形势下的创新型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情境中受到思想教育的熏陶感染。
  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有机体,是一系列教育工程,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德育渗透既必要又可行,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手段,文道统一,以文育道,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使学生得到哲理的启迪、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德育工作必须深入持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刻刻、日积月累地渗透其中,使德育如“春风化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美的思想、情操、行为自然而然地“移”到学生心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动、得到感化、达到净化。
  
  钱雅莲,教师,现居浙江象山。
其他文献
词语释义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采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准确地解词析义,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培养综合能力的需要。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词语释义的做法。    一.通过汉字的造字方法来解析词语的意义    汉字是表意文字,应引导学生把握词语的古今渊源关系,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汉语中的许多词语可以通过其造字方法来解析意义,在确定词语本义的基础上逐步了解
是“以戏/弄臣”,还是“以戏弄/臣”?  “以戏弄臣”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的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这句话历来有两种断法:“以戏/弄臣”和“以戏弄/臣”。甚至有人认为这两种断法都可以,说是此语双关。那么,“以戏弄臣”到底该怎样句读呢?  首先,说“以戏弄臣”两种断法都可以这一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句话是蔺相如斥责秦王的,表达的意思只有一种,所以他在说的时候肯定只有一种停顿。再说汉语双
学会听课,养成好的听课习惯,是每一位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素养和基本能力,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保证。只有学生学会听课,养成好的听讲习惯,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的大环境中来,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呢?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老师的课不感兴趣,老师讲得再多,课上得再怎
学生读书一定会有考试,初三、高三面临的中考、高考,更是关乎人生前途的大事。然而,在教学备考过程中,总有许多老师为学生学科能力差而苦不堪言。刚刚复习过的知识,刚刚讲过的题型,学生似乎已经弄得清清楚楚了,然而,一到考试中,学生又总是思路不畅,老毛病常犯。老师是教而烦,烦而累;学生是学而昧,昧而厌。  前几天听一位高中特级教师的报告,报告中提到了一个词——“过心过脑”,笔者颇受启发。知识、方法、经验,还
语文课堂往往令我们感到尴尬的是,教师讲得激情四溢,学生却是有气无力地应和,甚至昏昏欲睡以至鸦雀无声。于是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真没有教头,连语文都不愿学。于是学生抱怨:语文课真没有听头,老师讲的还没我自己看来的精彩。可见语文教学不能是枯燥的说教,或支离破碎的解析,而应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  一堂好的语文课,需要教师精心地备课,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关键就在于课堂问题的设
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凡事乐于去干,才会用心干,自觉干。作文也一样,关键在于培养兴趣。  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首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一个人,在读书中就会加深对生活的理解,书读多了人的审美情趣、艺术欣赏力、表达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既说明读书对写作能力提高的重要,更印证了读书对人的表情达意的欲望有促
杜甫,以饥寒之身咏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他的诗作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但杜诗很难评,优秀的杜诗评论也不多,因为很少有人能达到杜甫的境界、感受杜诗的意境。有位评论家说,人未到四十岁不易喜欢杜诗,杜甫的诗多为颠沛流离之作,没有艰难困苦的生活经历,很难欣赏杜诗,也无法感受诗人的痛苦与艰难;没有杜甫高尚的人格,无法理解杜甫所表现出来的情感,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的获得,要通过教师正确的“教”与“导”。只有符合学生主观愿望的东西,学生才乐于接受。“情趣教学”从“情理”上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要求,它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通过教师的“情趣”刺激等手段,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使学生在没有各种心理压力的氛围中自觉地主动地学习。    一、关爱学生,以情
随着《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正式启动实施,身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最关心的是新课改下我们该如何教学?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我听了新高一两位老师的语文课,有了一点感受和思考,想说出来请同行老师们共同探讨和指教。  在我听的两节语文课中,一篇是梁实秋先生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授课的是一位刚刚硕士毕业走上讲坛的年轻女教师。上课伊始,老师先对作者及梁任公(即梁启超)作了简单的介绍
田园诗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对中国文学史的一大贡献。陶渊明41岁时,一日郡遣督邮至县,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以示敬意。他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离职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终身不仕,于63岁时贫困而死。可以说,陶渊明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诗歌,开创了文人诗歌创造的新领域——田园诗。  在陶渊明之前,山水题材虽已进入诗歌当中,如曹操的《观沧海》,西晋的金谷宴集、兰亭修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