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我们该如何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guo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正式启动实施,身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最关心的是新课改下我们该如何教学?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我听了新高一两位老师的语文课,有了一点感受和思考,想说出来请同行老师们共同探讨和指教。
  在我听的两节语文课中,一篇是梁实秋先生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授课的是一位刚刚硕士毕业走上讲坛的年轻女教师。上课伊始,老师先对作者及梁任公(即梁启超)作了简单的介绍,随后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找出这篇演讲中梁任公先生讲了“哪些内容”?通过阅读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在演讲中梁任公提到三个内容:《箜篌引》、《桃花扇》、《闻将军收河南河北》。随后年轻的女教师分别详细介绍和朗读了这三个引文内容,并请学生体会这其中的演讲者在演讲时的感情,在文中找出演讲者演讲时的动作神态等描写。让学生思考“一次成功的演讲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一节课下来,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这位年轻女教师文学功底的丰厚和她的见多识广,但学生的主动参与很少。
  另一节课是我校的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李丹妮老师)讲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这是一篇先秦历史散文。她用传统教学中“以读代讲”的方式,先教师范读再到学生齐读,纠正学生朗读中的发音不准的现象,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中语气的快慢、声调的抑扬顿挫来体会故事情节结构的曲折和人物形象的特点。例如:由一个“夜缒而出”中的“缒”字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层次思考和探索。
  师:“缒”字在文中何意?为何我们在朗读时要重读“缒”?烛之武为什么要夜缒而出?
  学生甲答:“缒”意思是用绳子从上往下放。这里重读是为了强调形势危急。
  学生乙答: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原因,一方面是形势危急,秦晋合围郑国,郑国危如累卵,情急之下郑伯派烛之武出使秦国,劝秦退兵,机密不可外泄;另一方面恐怕是烛之武老来受重用,情非得已,面子上挂不住。……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翻译理解课文第三段,并完成基本的文言文常识掌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活用字、特殊句式等。然后再读课文,抓住课文标题中的“退”字分析烛之武高超的劝辩艺术及方法,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当堂尝试用这种艺术和方法,进行劝辩的口语表达训练。李老师设计了两个案例:①假如你的身边有同学厌学,你该如何去劝说?②假如你的身边有同学上网成瘾,你该如何劝说?学生们活动非常积极踊跃,劝辩语言也非常精彩。记得其中有位女生在劝说厌学的同学时,结合了自己的生活切身感受认识,说道“如果你今天不努力学习,没有文化,将来走上社会,看到人家坐办公室工作轻松自在,一个月收入1000—10000;而自己不学无术辛辛苦苦工作一月工资只有七八百……”语言虽质朴但实事求是。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融洽。
  李老师的这堂课亮点很多,让人印象最深的就属那个“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劝说活动的设计。它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深入挖掘课本中生动的素材,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学有所获,而且通过劝说口语训练还培养了学生思维逻辑的严密性能力。老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也非常自然流畅,语言“娓娓道来”,课堂组织“循循善诱”、“游刃有余”。课后省教育厅的一些专家对李老师的课也给予高度的评价:二个“亮点”(阅读、鉴赏),三个“活”(课堂运用、结合实际、学生学习)。专家还建议,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学素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能力。
  听完这两节课,我的收获也很大。两位教师的教学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教学特点和方法。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清晰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很严密;年轻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新,朝气蓬勃、充满激情,对新事物也非常敏感,但缺乏教学经验,课堂组织能力不如老教师。听她们的课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借鉴学习,同时从她们身上我也看到了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引发了我对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及教师素质的反思。
  反思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要具备独立思考的创新精神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学生大多都是出生在90后的“新新人类”。他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社会多元化的环境中。他们大多数思想“前卫”富有创新精神,言行举止特立独行,崇尚个性和自由,对一切新鲜稀奇的事物都会感到好奇。作为教育者,我们每天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如果你不走进他们,了解他们,如何谈教育他们?另一方面,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如果教师本身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人云亦云,照本宣科,死守教条主义,面对一本教参,不敢说“不”甚至没有教参就不会教书。那么这样的教师绝对不可能培养出有创造思维的学生,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能力。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教师要有独立思考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师要提高这一能力就要善于学习,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教师要具备宽广的视野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要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努力使自己成为精通现代教育理论,善于实践和创新的复合型教师。要敢于大胆质疑。大胆提问,大胆质疑,是一切创造发明的前奏。要做一名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没有教师的大胆质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就很难迸发,并且还要善于启疑。作为一名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反思二:新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 反思”
  以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广大第一线的教师通过培训和自学,已经有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等新理念,但实际课堂教学却还是“涛声依旧”的现象比较普遍。例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授课老师想通过对三段引文的介绍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有阅读的兴趣,从而在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来感知作者的情感。但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却很难看到学生发问或主动参与的现象,只感受到教师丰厚的文学功底和见多识广。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关键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没有和教学实践结合。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的话:“知识有真有伪,思想与行动相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我们要有自已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的理念是个体的认识、经验、行为在其头脑中的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来自自身教学实践基础上的理性认识。只有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感受联系起来,才有可能构建起属于自身的新的理念。理念通过实践来体现,理念更是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年轻的教师有新理念也有创新意识,但缺乏教学实践经验,所以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达不到有效地教学效果。
  要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教师要不断的“实践 反思”。总结每一次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分析原因。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和内容设计教学,注重教学的个性化。语文教材是一篇篇不同的选文。不同的课文,就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每篇课文都应该选择最适合教材的个性化的方法——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当然,教育的主体是一群个性鲜明的学生,不同的个性群体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也不拘一格。
  反思三:学习方式要“自主”,教学方式要“灵活”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点。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课改的核心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自己充分参与了学习,才会学得扎实,学得有效。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角,他们的活跃与否,关系到他们自己接受知识、培养能力的程度。
  教师要积极地创设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鼓励和督促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对学困生和潜能生更要关注,多与他们沟通,不挖苦、不歧视,用真情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减少他们因学业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精神上的沉重压力,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促其建立自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因此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的知识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针对语文学科特点,语文学习实际上就是“听、读、说、写”能力培养的过程。在落实课本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语文教学要多引进一些课外的“活”的内容。把课本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以上的看法是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听课感受之后的一管之见。在新课改教学之道上,我还是个新手,“摸着石头过河”,所以有见解不到之处,还望各位同行赐教!
  
  张云,教师,现居湖北黄石。
其他文献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了五彩缤纷的局面,作文教学作為语文教学混合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度在困惑中亦步亦趋,至今也未能实现从“头疼”到“怡情”的转变。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有感于学生写之苦,教师教之累这种现实的苦恼,认为走出作文教学的尴尬境地,就应该正视存在的问题,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解开症结,改变思路,不要在失败的地方一味周旋,徘徊不前,而是去寻找能在“桑榆”获胜的途径,从而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高考现代文大阅读多为散文阅读,题型相对稳定,多为文字表述题,很多考生对高分值的散文阅读题备感头疼,束手无策。实际上,我们掌握了一些散文的阅读技巧,便不会畏之如虎了。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谈谈高考散文阅读的答题思路,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主旨    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
词语释义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采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准确地解词析义,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培养综合能力的需要。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词语释义的做法。    一.通过汉字的造字方法来解析词语的意义    汉字是表意文字,应引导学生把握词语的古今渊源关系,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汉语中的许多词语可以通过其造字方法来解析意义,在确定词语本义的基础上逐步了解
是“以戏/弄臣”,还是“以戏弄/臣”?  “以戏弄臣”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的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这句话历来有两种断法:“以戏/弄臣”和“以戏弄/臣”。甚至有人认为这两种断法都可以,说是此语双关。那么,“以戏弄臣”到底该怎样句读呢?  首先,说“以戏弄臣”两种断法都可以这一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句话是蔺相如斥责秦王的,表达的意思只有一种,所以他在说的时候肯定只有一种停顿。再说汉语双
学会听课,养成好的听课习惯,是每一位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素养和基本能力,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保证。只有学生学会听课,养成好的听讲习惯,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的大环境中来,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呢?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老师的课不感兴趣,老师讲得再多,课上得再怎
学生读书一定会有考试,初三、高三面临的中考、高考,更是关乎人生前途的大事。然而,在教学备考过程中,总有许多老师为学生学科能力差而苦不堪言。刚刚复习过的知识,刚刚讲过的题型,学生似乎已经弄得清清楚楚了,然而,一到考试中,学生又总是思路不畅,老毛病常犯。老师是教而烦,烦而累;学生是学而昧,昧而厌。  前几天听一位高中特级教师的报告,报告中提到了一个词——“过心过脑”,笔者颇受启发。知识、方法、经验,还
语文课堂往往令我们感到尴尬的是,教师讲得激情四溢,学生却是有气无力地应和,甚至昏昏欲睡以至鸦雀无声。于是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真没有教头,连语文都不愿学。于是学生抱怨:语文课真没有听头,老师讲的还没我自己看来的精彩。可见语文教学不能是枯燥的说教,或支离破碎的解析,而应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  一堂好的语文课,需要教师精心地备课,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关键就在于课堂问题的设
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凡事乐于去干,才会用心干,自觉干。作文也一样,关键在于培养兴趣。  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首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一个人,在读书中就会加深对生活的理解,书读多了人的审美情趣、艺术欣赏力、表达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既说明读书对写作能力提高的重要,更印证了读书对人的表情达意的欲望有促
杜甫,以饥寒之身咏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他的诗作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但杜诗很难评,优秀的杜诗评论也不多,因为很少有人能达到杜甫的境界、感受杜诗的意境。有位评论家说,人未到四十岁不易喜欢杜诗,杜甫的诗多为颠沛流离之作,没有艰难困苦的生活经历,很难欣赏杜诗,也无法感受诗人的痛苦与艰难;没有杜甫高尚的人格,无法理解杜甫所表现出来的情感,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的获得,要通过教师正确的“教”与“导”。只有符合学生主观愿望的东西,学生才乐于接受。“情趣教学”从“情理”上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要求,它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通过教师的“情趣”刺激等手段,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使学生在没有各种心理压力的氛围中自觉地主动地学习。    一、关爱学生,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