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写作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o20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是最具创造性劳动,也应该是获得最快乐的学习体验。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很少看到文章所能折射的小作者自己对生活的独到感悟,文章自然也就很难形成自己的个性,更不用说看到学生因为自己的佳作诞生而快乐的笑脸了。由此,千篇一律、敷衍了事的文章倒是不少。文贵求新,那么作文如何走出陈腐有所创新呢﹖这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基于这个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创新写作离不开生活,要注重日常的积累
  生活是学生写作的唯一的源头,离开了这一个源头写作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我们要将生活引入到写作教学中来。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对生活有一个积极健康的认识,说得再冠冕一些,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只有这样他才会分析生活,对比生活,感悟生活,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让中学生以自己的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生活中所蕴涵的“美”,惩恶扬善,做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必说”,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怀。由此,学生在创作中才会注意积淀自己的人格魅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文章的主题立意则会自然提升。要让自己的生活凸显自己的个性感悟,并使其诉诸笔端,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小浪花,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挖掘题材,做一个有心人。积累生活的方式很灵活,最常见的就是写日记。在我教学过程中,日记是必须要老老实实的记好的。不过,我还有一种积累生活的方法,就是在我课堂上开辟了一节专门的课“说说我的生活”。说的内容要丰富,可以是身边发生的事,可以是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到的事,总之凡是学生的生活能够接触到的都可以拿到这里来说。看上去说比写简单,其实不然。一开始很多学生站起来之后,说话结结巴巴,竟然说不出一句精彩的话来。甚至有的学生憋得面红耳赤,没有一句话,当众出丑。细心的同学开始提前写一写,有心的同学不但提前写一下,还拿来先让我过目,帮他修改。当看到学生都争先恐后的为此事准备的时候,我们做老师的还苛求什么呢?
  第二、创新写作离不开引导,要注重方法的运用
  在学生构思作文的过程中,最关键的还是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学生要想写出别具一格的作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觉审察,关键在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联想 ,培养联想力;要引导学生有意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培养想像力。学生的联想力强化了,想像力丰富了,作文创新的环境也就开阔了。
  首先教师要积极的认可学生的作品,鼓励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一些对作文敬而远之的学生,要想让他们谈创新,首先就是要积极的鼓励,真诚的给以肯定。哪怕他的文章中只有一句话在表达上有新意,也要抓住闪光点,积极的引导,由易而难,循序渐进。海特纳曾指出:“倘若把创造力作为教育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创造型的教师。”鼓励学生的作文创新,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自我,削除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增强他们的信心。办教师的尊重、鼓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力量,他们往往由“信任”得“安全”,由“安全”获“自由”,时时产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冲动。
  其次,抛砖引玉,教师要对作文创新的角度给出自己的见解。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所以要明眸善睐。我们可以提供学生的参考的拟题的方法很多,例如利用修辞,巧用数字,化用公式,设置悬念,移用诗词等等。我们给学生提供的拟题的方法多了,他们自然会有自己的对比,有自己的思考,才有可能启发学生在题目上有所创新。
  语言在于传承和创造,突出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的风格。我并不是提倡学生创造一种全新的语言,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别人语言的基础上可以形成自己的风格。比如,我们都在用比喻修辞,都知道比喻修辞的关键所在,而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的是你怎样才能把比喻修辞作为你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为你的思想,你的语言表达服务。
  好的作文,立意要高,角度要新。我们可以把曾经的创新当做范例来讲,并引导创新。例如,《菊花的见证》一文就巧妙的把自己想象成陶渊明陋室的那从菊花,以菊花的角度来见证主人的高尚的人格。在基础上就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来构思自己的文章。有的学生就以《我是那杆猎枪》来见证鲁宾孙的生活,歌颂他的冒险精神。有的同学就以《玉兔的见证》来幻想浩淼的宇宙有多么的神奇……
  作文创新的角度远远不止这些,其实,教师只要平时勤于积累,善于启发,学生作文的创新肯定会异彩纷呈的。
  再次,教学生写作文,并不是考场作文,所以我们要对学生的每一次创作进行全程的服务,及时的给你引导。写作之前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准备写作材料和培养构思能力。在学生作文过程中 指导学生自行修改和相互修改。写作完成后教师要有一个评价,并给出以后努力的方向。
  第三、创新写作离不开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打破常规作文教学的藩篱,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放飞学生的思维。在具体的创新教学环节中,语文教师处理信息来源要能够灵活机智,求异求变,不要设置太多的框架和模式,能够突破形形色色的思维定势,树立语文教师的创新形象,以此影响和激励学生。善于组织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活动,鼓励和喜欢学生的求异创新,善于優化课内、课外作文教学环节。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教师就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养成学生创新的习惯,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都急需教师素质的提高。所以,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创新写作教学还在不断的探索,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将乐此不疲!
其他文献
对于小学生来说,什么样的习惯是好习惯呢?怎样培养这些好习惯呢?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拙浅的谈一下我个人的见解。  1、养成学生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现在,有好多小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只有教师上完课布置了作业,才知道学习,并且是老师留多少做多少,老师留什么做什么,自己学习非常的被动,非常的疲惫。所以帮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是非常的必要,预习是学生对新知识“侦查”,可以大致的了解知识的结构、重点、难点,以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政治课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以总体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为准则,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进行系统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应明确在政治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学业行为的变化,包括知识、技能的获得,方法、过程的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科学设计政治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注意“四性”。  一、把握教材内容的体系性  教材是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的,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教师则重在发挥引导者或指导者的作用。教师要熟悉教材,勤于工作,只有学习再学习才能保证与时俱进!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对教师来说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 教师 转变    因为教师面对的学生是具有时代气息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新思想和新主张,他们会思考,会用自己的双眼看世界,如果我们教师僵化了自己的思想,丧失了学习
大部分老师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用同一本教材要给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授课,必然存在“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面临这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设计一个良好的教学模式,能够尽量兼顾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分层教学模式就顺理成章地浮出水面。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采用的教学模式。以学生
在中学数学中的个别教育是集体教育的深化和补充,是创建一个优秀班集体的有效手段,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好方法,还是衡量老师是否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标尺。要树立好的班风、要培养好的学生,就应该抓住个别教育这一法宝。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一、个别教育的意义     个别教育是指针对个别学生的特点,通过个别接触的方式进行教育的活动。个别教育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的
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已日益引起数学教师的注意,倘若我们留意各行各业的专家或优秀工作者,会发现他们思维敏锐、逻辑严谨、说理透彻。这往往可以追溯到他们在中小学所受的数学教育。尤其是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提倡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使数学思想方法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把这种数学思想方法传授给学生
读了《教育新思维》这一本书有很深的体会,全书从“教育新思想”、“教学新视野”、“师生新篇章”三个方面阐明了教育的观点。这本书中,新的教育观念和传统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强烈的撞击,并提出了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本书能为我们解答很多教育教学中的困惑,读后受益非浅。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两点体会。  第一、教学要有新思想  我校德育课堂的现状:经课堂调查发现,学生认为德育课与自己的专业无关,学德育课无用,觉得德育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对一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面对课改呢!  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然后,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执着地研究,不断地实践,立志在为课改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
时下,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它正以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注入新的内涵,它必将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等系列问题带来强有力的冲击。学生的学习再也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或媒体的帮助,通过与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由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去主动建构知识,主动获取知识。我觉得网络环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表现为以下几
【摘要】要想把体育后进生彻底转化,教师必须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亲近学生,以情感人,多表扬和激励法,采用分层教学,在课堂上多给体困生展示的平台,布置合适的家庭作业,使他们技术得到巩固,技能得到提高,逐步摆脱体育后进生的帽子。  【关键词】体困生 困境    在我们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有的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动作,不管老师怎么指导、示范,他(她)总是学不会,完成不了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