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数学教师和学生都认为数学试卷的讲评,就是教师从头到尾把试卷的每道题讲解一遍或直接把答案抄写在黑板,让学生听懂后改错或照抄,课后再慢慢去理解。每一次上试卷讲评课,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或教师在讲解题思路、解题技巧时就题论题,跳不出试题本身,不注重比较归纳及知识的纵横联系,不注重变式拓展,不注重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补差促优。这样的试卷讲评收效甚微。甚至有些教师在讲评课上一味地埋怨学生、批评学生。这种讲评课违背了尊重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宗旨,不利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教师今后教学的拓展和深化。如何能在讲评课上做到有的放矢,高效而务实呢?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精心备课
教师对学生的考卷解答情况粗略了解一下就从头讲到尾地讲评时,不分主次,面面俱到,泛泛而谈,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这样,对于学生解答正确率较高的题,教师的讲评是低效劳动,既浪费时间,又不可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而当讲到学生容易出错需要专心听的内容时,学生或者早已走神,或者没有深刻体会了。长期下去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我在试卷讲评课前,除了要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外,还要对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哪些人有显著进步,哪些成绩好的学生在中高档题失分较多,原因何在,统计班级的最高分、最低分等,及各题的错误率,并分析错误的原因,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尤其对典型的错答过程更要用心剖析找出学生在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时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缺陷等。
二、在良好的氛围中讲评
轻松的环境和融洽的氛围有利于思维活动的展开,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尤其是在较枯燥的试卷讲评课上,教师务必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试卷讲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收获成绩、修正错误、弥补缺陷,激发其继续努力的热情。所以,我在试卷讲评课上重在肯定成绩和激励进步。特别是对试卷做得不够好的学生,要对他们客观评价,多创设情境让他们积极参加,并从解题思路、运算过程和结果、书写格式等诸多方面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在困难时能够看到成绩和光明,能够充分感受到教师真切的爱,从而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三、有效讲评
1.对试卷讲评课实施分层教学
针对班上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的情况,我实行“低起点、多层次”,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上、中、下一齐抓。具体安排是:在试卷批改结束后,在一份空白试卷上相应的题目旁记下解错题目的学生名字,然后统计出每题错误的人数。错误较多的题目必须在讲评课上细讲,错得少的分两个层次:较易的简单题、较难的中高档题。在讲评课之前先把较易题目有错的学生找来当面分析改错。这样的“低起点”使每位学生一开始就能进入教学活动中,课堂讲评解决了中低档题,各层次的学生对作为主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分别由会到不会,由不熟到熟,由掌握不全到全面掌握。对于高档题只针对班上的少部分学生进行点拨,然后由这部分学生再自我琢磨并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最后再交给教师批阅。
2.讲评时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自主参与性
试卷讲评课一般是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但“教师一卷讲到底,包打天下”的讲评方式越来越失去吸引力。试卷讲评本身就是一种反思性教学活动,若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收不到好的讲评效果。因此,教师应尽量提供学生自己总结、自行讲评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展开个人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然后由其他学生指出错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3.讲评要突出重点,提高针对性
一套试题中各题的难度是不一致的,学生出错的数量和程度也肯定是不一致的。如果期望面面俱到,而从第一题按部就班地讲到最后一题,试卷讲评就会丧失重点,引起学生的厌倦,这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在讲评前,教师要针对普遍问题与个体错误备课,这是试卷讲评的关键。试卷讲评课中,首先应抓具有共性的典型错误,通过讲评“查病情”、找病源”,探究正确思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辨析能力的目的。通过示错——纠错——变式训练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会思考,做到纠正一例,预防一片。
4.讲评时应做好学生的交流引导
试卷上会留下学生生动的思维印迹。为了了解造成学生答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明确学生的优势和劣势,教师需要根据每题出现的典型错误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哪些是因知识性原因失分,哪些是因技巧性原因失分;哪些是普遍现象,哪些是个别现象;有没有出现具有独特的、创新意义的解法。有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四、评后反思,扩大成果
讲评课结束后必须根据讲评课反馈的情况进行矫正补偿,这是讲评课的延伸,也是保证讲评课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教师应要求学生将答错的题全部用红笔订正在试卷上,并把自己在考试中出现典型错误的试题收集在“错题集”中,作好答错原因的分析说明,给出相应的正确解答。订正后的试卷不能扔掉,也不能由学生保管,教师应把订正后的试卷收齐,仔细检查并妥善保管,这样不但可以检查、督促学生及时订正试卷,了解学生的订正情况,而且每次的考卷还不会遗失,待到复习时,教师再把试卷发给学生,让学生重做红笔订正的题目,使学生的复习有针对性,避免了机械重复,提高了复习效率。同时,教师要及时根据讲评情况,再精心设计一份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作为讲评后的矫正补偿练习,让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多次在练习中出现,达到矫正、巩固的目的。
总之,教师在讲评试卷时,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讲评全过程的首要任务,同时也要兼顾对学生考试心理的指导,教师要让学生在试题讲评中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提高,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的质量。同时,试卷讲评课应该是一节深化提高课,如何使试卷讲评走向实效,真正做到“懂一题,会一片”,仍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
一、精心备课
教师对学生的考卷解答情况粗略了解一下就从头讲到尾地讲评时,不分主次,面面俱到,泛泛而谈,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这样,对于学生解答正确率较高的题,教师的讲评是低效劳动,既浪费时间,又不可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而当讲到学生容易出错需要专心听的内容时,学生或者早已走神,或者没有深刻体会了。长期下去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我在试卷讲评课前,除了要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外,还要对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哪些人有显著进步,哪些成绩好的学生在中高档题失分较多,原因何在,统计班级的最高分、最低分等,及各题的错误率,并分析错误的原因,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尤其对典型的错答过程更要用心剖析找出学生在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时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缺陷等。
二、在良好的氛围中讲评
轻松的环境和融洽的氛围有利于思维活动的展开,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尤其是在较枯燥的试卷讲评课上,教师务必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试卷讲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收获成绩、修正错误、弥补缺陷,激发其继续努力的热情。所以,我在试卷讲评课上重在肯定成绩和激励进步。特别是对试卷做得不够好的学生,要对他们客观评价,多创设情境让他们积极参加,并从解题思路、运算过程和结果、书写格式等诸多方面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在困难时能够看到成绩和光明,能够充分感受到教师真切的爱,从而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三、有效讲评
1.对试卷讲评课实施分层教学
针对班上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的情况,我实行“低起点、多层次”,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上、中、下一齐抓。具体安排是:在试卷批改结束后,在一份空白试卷上相应的题目旁记下解错题目的学生名字,然后统计出每题错误的人数。错误较多的题目必须在讲评课上细讲,错得少的分两个层次:较易的简单题、较难的中高档题。在讲评课之前先把较易题目有错的学生找来当面分析改错。这样的“低起点”使每位学生一开始就能进入教学活动中,课堂讲评解决了中低档题,各层次的学生对作为主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分别由会到不会,由不熟到熟,由掌握不全到全面掌握。对于高档题只针对班上的少部分学生进行点拨,然后由这部分学生再自我琢磨并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最后再交给教师批阅。
2.讲评时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自主参与性
试卷讲评课一般是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但“教师一卷讲到底,包打天下”的讲评方式越来越失去吸引力。试卷讲评本身就是一种反思性教学活动,若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收不到好的讲评效果。因此,教师应尽量提供学生自己总结、自行讲评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展开个人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然后由其他学生指出错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3.讲评要突出重点,提高针对性
一套试题中各题的难度是不一致的,学生出错的数量和程度也肯定是不一致的。如果期望面面俱到,而从第一题按部就班地讲到最后一题,试卷讲评就会丧失重点,引起学生的厌倦,这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在讲评前,教师要针对普遍问题与个体错误备课,这是试卷讲评的关键。试卷讲评课中,首先应抓具有共性的典型错误,通过讲评“查病情”、找病源”,探究正确思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辨析能力的目的。通过示错——纠错——变式训练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会思考,做到纠正一例,预防一片。
4.讲评时应做好学生的交流引导
试卷上会留下学生生动的思维印迹。为了了解造成学生答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明确学生的优势和劣势,教师需要根据每题出现的典型错误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哪些是因知识性原因失分,哪些是因技巧性原因失分;哪些是普遍现象,哪些是个别现象;有没有出现具有独特的、创新意义的解法。有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四、评后反思,扩大成果
讲评课结束后必须根据讲评课反馈的情况进行矫正补偿,这是讲评课的延伸,也是保证讲评课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教师应要求学生将答错的题全部用红笔订正在试卷上,并把自己在考试中出现典型错误的试题收集在“错题集”中,作好答错原因的分析说明,给出相应的正确解答。订正后的试卷不能扔掉,也不能由学生保管,教师应把订正后的试卷收齐,仔细检查并妥善保管,这样不但可以检查、督促学生及时订正试卷,了解学生的订正情况,而且每次的考卷还不会遗失,待到复习时,教师再把试卷发给学生,让学生重做红笔订正的题目,使学生的复习有针对性,避免了机械重复,提高了复习效率。同时,教师要及时根据讲评情况,再精心设计一份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作为讲评后的矫正补偿练习,让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多次在练习中出现,达到矫正、巩固的目的。
总之,教师在讲评试卷时,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讲评全过程的首要任务,同时也要兼顾对学生考试心理的指导,教师要让学生在试题讲评中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提高,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的质量。同时,试卷讲评课应该是一节深化提高课,如何使试卷讲评走向实效,真正做到“懂一题,会一片”,仍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