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艺术设计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yy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性的范畴是很广泛的,它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要上好语文课,其中最关键的莫过于如何营造课堂教学的艺术氛围了。本文从“生动导入”和“创设情景”两个方面来探索语言教学的艺术性特点。
  [关键词]语言教学 艺术设计导入与创设情景
  
  一、生动导入。既“导流”又“开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导语的基本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使他们对将要学的内容产生好奇感,引导他们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有人说在刚上课的五秒钟之内,就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很有道理的。成功的导语,如同拉开大幕,让学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置景;也有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是打开了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竞相而入去一探究竟。用诙谐幽默、机巧睿智的个性化语言做导语,不但能激发兴趣、活跃气氛,而且能形成进攻型学习状态。事实上,许多聪明的教师就是抓住了课前导语这一环节,潜心设计,使得他的课能“先声夺人”,一开课就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课文学习中,自觉地接受文章的感染。
  对此,我在教学中深有体会。比如学习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人生的境界》一文,本文属于学术随笔,学术味较重。如何在教学中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是需要我们费一番心思的。“人生的境界是什么?”“怎样才能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文章是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学习它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有助于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认识,能引发学生对人生意义的独立思考。但如果照本宣科,讲课时平铺直叙,这篇课文就会讲成大话、空话,学生就会觉得很乏味,没意思。如果过多涉及纯粹哲学理论的讨论,就会让学生感到繁难、深奥、无趣。我在教学中借助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带学生走进了课文:建筑工地上,三个泥水匠正挥汗如雨地干活。有人问他们: “你们在干什么?”“在砌砖。”第一个泥水匠随口答道。第二个泥水匠回答说:“我在挣钱呢。”“我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楼。”第三个泥水匠很自豪地说。十年过后,第一第二个泥水匠仍然在砌砖,第三个泥水匠成了一位有名的建筑专家。是什么给三个泥水匠带来了不一样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遇?我们现在所做的是“在砌砖”、“在挣钱”还是“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楼”?我们又将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的教诲吧。
  
  那么我们现在读这篇小说又有什么现实意义?经同学们讨论得出这样的结论:审视现实,我们也不由得感到,在今天这个物质化的时代,商品经济的大潮越来越把人也商品化、庸俗化,冷漠、自私、惟利渐渐充满了我们生活的空间,人们互相猜疑、提防、抱怨,“四合院”文明逐渐离我们远去。读了小说《边城》,激起了我们心底对“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美好人性和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的呼唤;让我们思考怎样才能构建和谐的,一如边城的美好社会。课文讲到这里,我想我们的教学难点应该突破了,同学们领会到了作者的创作目的,小说的主旨,走进了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到了人性之美。本课的教学“意义”也就实现了。
  可见,利用情境教学,能寓理于情。寓教于乐,润物无声。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而且使学生获得了情景感受,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化难为易,在审美愉悦中主动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
其他文献
阅读理解是英语考试必考的题型,部分学生在做阅读理解时,常常觉得阅读的时间不充分,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把握阅读的重点,从而不能高效地完成阅读理解问题.教师要帮助学
期刊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辛而复杂的劳动,与社会、学生俱进,是逐步完善的过程。本文浅谈一下本人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勤协调培养沟通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辛勤的劳动,也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工作,要臻佳境,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开拓探索前进,不断完善、提高,唯有如此,才能全面抓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勤跟学生,抓常规,对学生严格要
班主任工作是一件庞大的系统工作,时间上需要连续性,空间上需要延伸性,每日都要面对一群年龄差不多,但思想各异、性格不同的学生,处理他们各种各样的问题,就需要对症下药,对每一个学生都要有一套时间上连续的、空间上涉及他活动范围的系统方法。但最关键的是给予他们不同需求的爱,如果没有一颗真正关爱他们的心,就很难走进他们,采取的教育方法就容易流于简单化;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选择最佳机遇,用不同的爱走近他们,从而很
截至2013年6月1日第二届京交会闭幕,中医药领域共签订合作协议6项,预计经济收益有望突破2.1亿元人民币,较首届中医药服务贸易签约额提高23.5%。为期5天的京交会上,内蒙古卫生
实践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教学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对教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升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在传统数学教学
高02级3班是我接任班主任工作的第一届,那时初为人师,血气方刚,班级常规管理做得很好,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很不错,各科成绩居第一。我自是很高兴,甚至有点得意,直到高二的某一天一位姓叶的同学忽然告诉我一些奇怪的事,然后当天晚上他就因病住进医院,三个月后才返回校园。导致他住院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心理疾病引发的精神失常。这件事让我一直很内疚,同时也让我警醒:优秀的学生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健康的心理。关
德育教育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作为德育范畴的感恩教育,目前正成为各学校重视的一大内容。做好感恩教育,对于构建和谐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树立、增强责任意识,激励学生好好学习、争取向上、锻炼成才、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一、感恩教育的内容    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语言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重视人文教育”,初中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内涵丰富,加上课堂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
数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现代教育思想更加关注数学的人文精神,通过数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来体现人文关怀和师生之间的交互关系,乃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和创新。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这是大家一直关心的问题。但是长期以来,数学课上开展的德育教育主要体现在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上。途径主要是中国古代数学史料结合中国国情等。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呢?路子其实也是很宽。
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某中学有段时间重点整治男生长发问题,结果在学校、家长严加整治之下,不少学生居然剪光头以示抗议,一些班级中的几盏“灯泡”极为刺眼,而且光头之风愈演愈烈,学校不得不把整治长发转为整治光头。还有学生因不满被逼剪出的新头型而不愿来校,有个学生宁死不剪掉那杂乱不堪的长发,被老师讽刺:“你这种发型,最好去做发廊仔。”结果那学生又去弄了一个更夸张的发型,而且就此辍学,去发廊打工。除这个事例外,
母语是民族的根、国家的魂,是每个学生的精神家园。母语启蒙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拼音无疑是母语启蒙的助推器。    一、培养兴趣    拼音教学是识字的拐杖,是学生正式接受系统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开始,学生对拼音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今后十几年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入学之初教师就应尽全力培养好学生爱学拼音的习惯,学生在识字的时候才会信心百倍,兴趣浓厚。我深刻体会到趣味情境对培养学生学习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