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怎样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jinsongdu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设疑激趣,犹抱琵琶半遮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惑,才会有探究学习的欲望和动机。在教学《会走路的树》一文时,板书运用小鸟和小鹿图片,沿着课文写作顺序:小鸟初遇会走路的树,小鸟认识小鹿来设计。左边板贴小鸟,右边是一只驯鹿,不过它的身体被茂密的树丛遮住了,只露出金色的角,活像一棵小树。学生自然想探一探究竟,设疑就完成了。他们跟小鸟产生了同样的疑惑:这棵小树为什么是金色的呢?怎么还会走路?同学们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十分高涨。经过阅读下文中小鸟与小驯鹿的对话,得知会走路的树,原来是长着金色的角的驯鹿啊!此时此刻,我揭开了小树的“面纱”,一只漂亮的驯鹿活灵活现地“跳”了出来。同学们学习的过程是主动的、愉悦的!
  二、 情境创设,此时无声胜有声
  教师在探究学习中的角色,应该从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探究情境的营造者。
  “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她向这棵树告别,飞往远方……”这是课文中小鸟和小树离别的场景,体会小鸟和小树之间的友好感情是课文重点,抓住这一情境,是感受两人友情的好契机。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师生回顾了小鸟与小树一起玩耍,互相陪伴,一起看风景的时光,而有一天小鸟飞走了,离别的场面会是怎样的呢?到这里,我请同学们想象:假如你就是小鸟,就是小树,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有的说:“两人很伤心。”有的说:“小鸟为什么要离开?”有的说:“她要到南方去,那儿暖和。”有的说:“小树会舍不得呀!”有的说:“小鸟还会回来的,因为她也想小树。”肯定了同学们的想法后,我建议大家可以打开思路,那么要好的两个人分开时会有哪些动作?表情怎样?带着这样的思路,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台来表演,在带着淡淡忧愁的背景音乐中,离别之情被学生们演绎得真挚而又感人。
  三、 巧设台阶,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实,提问既要注意难易度,还要重视梯度,做好铺垫。在品读句子“你大概就是我爸爸常常提起的那只小鸟吧”的时候,教师提问道:“小驯鹿怎么就敢问小鸟是爸爸提起的那只呢?”学生说:“这只鸟是蓝色的呀!”我故作不解:“蓝色小鸟多的是,而且长相也差不多呀。”初提这个问题,真是为难了不少学生,他们一个个皱着眉头,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举了例子,你和小程是好朋友,你们俩之间有些亲密的称呼是别人不知道的。这跟课文中的小鸟和小树很像。经过启发,学生一下子就找出了“会走路的树”这个称呼,并且还说道:“‘会走路的树’,就像两个好朋友之间的暗号一样,只有小鸟和金色的小树,也就是驯鹿爸爸知道。而爸爸又把两人的故事告诉给了儿子,所以才有了小驯鹿的问话,可见两人之间感情真是深厚啊!”
  四、 思维训练,宝剑锋从磨砺出
  学生的探究习惯与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长期不断地引导与训练。
  在《会走路的树》一文教学中,设计了思维训练。先以一组句子:1. 小鸟看见了,好奇地问:“你能让我到你身上坐一坐吗?2. 他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突出动词“坐”和“停”,思考小鸟有什么变化。同学们能够说出小鸟长大了。我总结:词语变化悄悄告诉我们小鸟的变化。
  接着出示第二组句子:1. 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2. 一只美丽的小鹿走了过来,金色的角在阳光下显得特别好看。
  这两个句子中都有金色,短语“金色的小树”和“金色的角”指的是同一样事物吗?学生发现“金色的小树”是驯鹿爸爸,“金色的角”是小驯鹿。我再次总结:同样的词语也可以表示不同的事物。
  最后,我们回归题目《会走路的树》,读过课文知道,它其实是长着金色的角的驯鹿,那题目怎么不直接写“驯鹿”呢?原来,这样的说法更加有趣,吸引人。同样的事物,换一种方法,可能更有意思,我们可以学习这样的方法。
  三组思维训练,碰撞出的是三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词语代表不同的意思;相同的词语可能代表不同的事物;同样一种事物,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在运转,探究的意识在头脑中根植,探究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
其他文献
【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生齐读课题)  师:在上一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来自法国的世界著名昆虫学家,他就是——法布尔。(出示法布尔图)瞧,这就是少年时的法布尔。你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生:他的两个衣袋高高地鼓起。  师:(指着法布尔的两个衣袋,满脸疑问)衣袋里装的是什么?  生:衣袋里装的是各种各样的昆虫和小石子。  师:(微笑着)从他“高高鼓起的衣袋”你知道
一、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 播放动画:“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声母就藏在这首儿歌里呢!  2. b的发音像广播的“播”,发得轻而短。师正音,交流发音方法。老师这里有个小窍门,伸手摆嘴巴前,发音时会感觉到有微弱的气流呼在你的手上。  3. 小朋友们还在哪听过“b”的发音?(波浪、菠萝)  4. 指名读、开火车形式读。  5.
企业价值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伴随产权市场的出现由美国管理学者率先提出的,几十年来企业价值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我国许多企业先后
供应链管理就是在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产生的,它是一种以系统观为指导思想的新颖的管理理念。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将逐渐被产品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所取代”。21世纪的市场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的表现为供应链渠道的竞争。所谓渠道通常指水渠、沟渠,是水流的通道。在此引申为商品的销售路线,商品的流通路线。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产品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的表现为
【教学片段一】  师:诗人临终之时仰天长叹——“但悲不见九州同”,你是如何理解这个“悲”的呢?  生:这是国家破碎的悲痛,作者在有生之年为没有见到国家统一而感到痛心。  生:因为很多领土被金兵占领,中原遗民沦为亡国奴,诗人痛不欲生。  师:这是为国家担忧的悲痛,就像杜甫说的——  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生:这个“悲”字里,还有诗人因人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而产生的悲伤。  生:他曾在《秋夜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一生辛苦为谁甜  一生怀才不遇的罗隐,写了这样一首赞美蜜蜂的诗。  你看,诗人笔下的蜜蜂,它们的活动天地是多么广阔!不论是平坦的地方,还是崇山峻岭,只要有花儿盛开,就会被蜜蜂发现,为它所占有。然后呢?蜜蜂就穿梭于蜂巢与花树之间,辛勤地采集花粉,直到酿出香甜的蜜为止。  蜜蜂酿造蜂蜜,当然也是为了自己生存和喂
技术工人是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工人的重要依托.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背景下,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教学也逐步发展起来,为社会发展和工业发展输送了大量实用
一、 借“题”发挥,激发阅读兴趣  1.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2.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课件出示:书名《你看起来像很好吃》)谁来读读故事的名字?(生读书名)  3. “你看起来像很好吃”?这样一个名字,会让你想到什么呢?(学生猜测)  4. 多么丰富的想象啊!这到底会是什么样的故事呢?在进入故事之前,老师要送给大家三个温馨小提示:用你的眼睛仔细看,用你的耳朵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