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语言文字训练,提升学生语用能力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wh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因此,语文课上重视语言文字训练已经是大势所趋。语文教师心中应时刻有语用训练的意识,想方设法设置语用训练点,以落实“课标”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阅读教学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性
  语文,是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一门重要学科,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语文?让我们来看看叶圣陶先生的答案吧。他是这样回答的:“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由此可见,教学中只有加强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才能做到学以致用。但是,我们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着突出的偏向和误区。如:学习语言往往只进行到理解这一水平级上。学过的词语理解了,读过的句子意思领会了,就完事了。教师很少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句子。因此,小学生学过的词语并不少,接触过的句式也不计其数,但是真正会用的少得可怜。又如将语文课单纯地上成阅读训练课或是作品分析课,将读懂课文的思想内容作为教学一篇课文的主要任务。这样长此以往,课文中的语言在学生脑子里印象不深,在学习语言上没有什么大的长进,这实在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针对缺乏语言活力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现状,必须抓住语文学科的特性,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把握和运用能力,以准确、优美的语文的语言引领小学生兴致盎然地走进语文, 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力。
  二、独具慧眼,找准教学中的每一处语言文字训练点
  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造句、说话、阅读、作文等。 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课程年段目标、单元目标、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从字词句段篇和语修逻文等方面去捕捉和挖掘文章蕴含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且各年段的训练重点应有所侧重。 只要我们用心发现,每一篇文章都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在语文S版第七册课文《火烧云》一课中有许多描写火烧云色彩的词语,如:红彤彤、金灿灿、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我在教学中抓住了这个训练点,设计了如下训练:先让学生把这些火烧云色彩的词语找出来,说说它们的意思;再让学生找一找这些词语形式上的共同点;接下来分别找出与这些词语结构相同的、表示色彩的词语,先口头回答,然后写出自己知道的这类词语全班交流。结果,学生找出了许多这样的词语,如,ABB式的颜色词语有:黑乎乎、绿油油、紫莹莹;表示“红”的词语有:火红、粉红、枣红、血红;表示“绿”的词语有:翠绿、碧绿、草绿、葱绿、豆绿、鸭蛋绿;表示“黄”的词语有:杏黄、蜡黄、米黄、土黄;表示“白”的词语有:雪白、灰白、银白、乳白、鱼肚白等。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但丰富了词汇,而且从中领会了词汇的丰富多样,在训练里渗透了热爱祖国文字的教育。当然,词语的训练方式还有很多,释义、找近义词、反义词、用词造句等等。我们在教学中可根据需要灵活调节,让学生掌握好祖国的语言文字。
  三、关注学生差异,让语用训练普及每个学生
  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中,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对文本的学习、理解情况从易到难,从正确、规范到准确生动地进行语言表达。
  如针对“时而……时而……时而……”这一句式的训练,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的层次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任选一题完成:
  1.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 ),时而( ),时而( ),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2. 他在散步,时而( ),时而( ),时而( ),露出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3.( ),时而( ),时而( ),时而( ),( )。
  这样的设计,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让每个学生在语言运用上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该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着眼,从一项一项的具体项目入手,积极挖掘每一个语言文字的训练点,真真实实地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本文对甘肃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农村改革实际,提出了今后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对策建议。
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对德育的改革、创新就势在必行。而改革的关键要从德育评价入手。为何从德育评价人手?因为评价具有导向性,德育评价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德育课程、德
文章通过对党参进行打尖,来研究党参地上部分留20 cm、25 cm和30 cm与不打尖时产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打尖后地上部分留25 cm时,产量最高,其次为地上部分留30 cm、20 cm和不
"金正大"硝基双效肥在硝基复合肥的基础上添加控释粒子,保证了作物整个生育期养分充足供应,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产葵花5 850 kg/hm2,增产375 kg
一、先会后学,“得意忘形”  先会后学,这里的“会”是意会、领会的意思,即先领会再学习。为了让学生领会问题的根本,教学中,要尽量的排除其它非本质因素的干扰,特别是“数学符号语言”带来的干扰,“词汇语言是发自先天的,而数学是外加的”,“上帝发明了语言,而人类发明了数学”。许多人不喜欢数学,不能学好数学,是因为他们认为数学语言空洞、艰深、难懂,给他们学好数学带来了很大的障碍。爱因斯坦的论说:语言和符号
所谓导评式教学,是指以教师的引导和评价为驱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成教学内容的教学组织方式。导评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主角,而是导演;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角。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实践中,采用导评式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导入   和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样,导评式教学也有导入环节,但与传统不同的是,导评式教学的导入要求具有启发性、激趣性,要能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形成积极探索
综合论述了泡囊—丛枝菌根(VAM)真菌对植物营养营养成分吸收的影响。VAM真菌在生物圈内分布广泛,能与绝大多数植物形成共生关系,VAM真菌对植物养分吸收有积极的作用,它能强化磷元素的固定,促进氮元素的转化,改善植物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吸收。
中考生情绪的班级创新管理,其心理学原理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所指出的:“正面的感觉会让脑内的神经连结生长。(Stefan,2002)”积极的情绪可以促进神经生长连结,“神经元和神经键的数量越多,数据处理能力越强。神经脉冲的处理结构越复杂,动物的行为越高级复杂”。中考生情绪的班级管理,关键是让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用时兴的词语来说就是,充满“正能量”。   在“正能量”的主导下,在初三这一年对学生情绪进行
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代化的都市环境建设过程中,园林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远程智能控制城市智能
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认为,核心素养应该是一种以道德素养为基础,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的素养。  预示力的基本含义是指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应该具备,并且能够一直持续影响他们一生的某些素养,是若干由此能够预测儿童和青少年学生未来基本走向,并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素养。而这种预示力正是核心素养的基本资格。显然,這种预示力不能单纯依托学生的认知水平,因为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并不能简单地代表他们的未来;同样,这种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