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导评式教学刍议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jun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导评式教学,是指以教师的引导和评价为驱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成教学内容的教学组织方式。导评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主角,而是导演;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角。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实践中,采用导评式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导入
   和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样,导评式教学也有导入环节,但与传统不同的是,导评式教学的导入要求具有启发性、激趣性,要能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形成积极探索的欲望。一般而言,最好以学生所经历的生活事件或国际国内热点事件作为导入的具体内容,能有效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学习的热情。比如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法不可违》(粤教版)这一部分的教学导入,就可以用当前的社会法律热点事件来作为导入内容。社会法律热点事件很多,很容易从媒体上找到。
   二、导读
   思想品德教育要通过一些材料的阅读,让学生从中受到积极影响,但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由于特殊的境遇,有可能还会作出与教材本意相反的理解。如果学生理解过偏,反而在思想上会受到消极的影响。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导读很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必要的点拨,让学生正确理解阅读材料的核心思想和其中体现的人文思想与政治观、价值观等。如粤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明辨是非》这一节,在“探究园”栏目里有一段探究材料《小克和舅舅》,原文如下:小克的舅舅交游甚广,被朋友们称为“大哥”,他出外吃喝、打麻将常把小克带在身边,小克觉得舅舅很了不起……
   这则材料中的“舅舅”这一角色在社会现实中确实存在,而且,对青少年学生带来不良影响,有些学生甚至还真希望现实生活中有一个这样的“舅舅”。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这样几个关键信息:1. 小克的舅舅所谓交游甚广,就是吃喝玩乐;2. 吃喝玩乐,无所作为,是不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3. 小克把这样的舅舅当作崇拜的对象,是没有明辨是非的表现;4. 作为青少年学生,要正确对待长辈亲朋的影响;5. 如果不分是非黑白地学习、模仿长辈亲朋的行为,会带来严重后果。将材料中的这些信息提取出来后,学生就更能准确地、快速地把握材料内容及思想。
   三、导思
   学生的学习必须建立在有效的思考基础上,这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形成思想的重要方式。布鲁纳说:“发现并不限于那种要求人类探究未知晓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他进一步说:“教师不应该用讲授法,使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消极状态,而应该假设式地引导学生去发现,让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和信息,亲自去得到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在导思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中各个信息点之间的联系,从中体悟材料所反映的思想和道理。导思时要设计一些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九年级《走艰苦创业之路》一课,在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后,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个人的成就与他的奋斗目标之间有什么关系?用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以求得对材料的深入理解。
   四、导析
   导析环节要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形成分析能力。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各个信息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让学生学会检验分析思考的成果,查验是否还有需要补充的信息。再次要让学生懂得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去分析生活事件。导析的具体方法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小组围绕问题充分展开讨论。比如有关商品买卖中的纠纷事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工商管理方面法规知识,根据问题实际进行讨论和分析,从中进一步理解有关知识理论。
   五、导行
   学生掌握了知识理论,最终要用来指导自身的实践活动,要将所学的思想品德理论内化为自觉的行为意识。此环节的执行,可以依托于事件评价法,即选取一些典型的事件,让学生根据所学发表评论,教师根据学生评论观测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发现不合适的要及时调整。比如在进行了有关爱国主义的教育后,让学生评价中日钓鱼岛争端,以此观测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价值立场。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就会逐渐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思想品德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学科,要通过一些社会典型事件教育学生学习有关思想品德理论和知识,从中受到积极的启发和教育,并将良好的思想品德意识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导评式教学以教师的引导和评价为驱动,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教育材料,吸取材料中蕴藏着的思想精华,使其受到熏陶和感染,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要转化学困生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原因是:(1)造成学困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校风和班风,教师的教育态度,以及学生本人性格、心理、智力等等,而且经常是两个以上因素共同作用使一个学生成为学困生的。(2)一个学生处于学困状态时,心理上常处于自我封闭状态,逆反心理强,对老师或他人的帮助不愿接受。(3)学困生抵制不良因素影响的能力较弱,心理品质较差,在转化过程中,其意识和行为有反复性,
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实施,现场的施工管理越来越成熟、完善,要想使我国的水利工程更好的建设,必须要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从而提高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和现场的管
偏常生身上的“闪光点”,犹如藏在海底的珍珠,常常淹没在错误、缺点与问题的波涛中,这需要老师善于发现、善于抓住时机进行合理引导,在交流、沟通中潜移默化地育人。在班主任工作中,“多鼓励,少批评”是教育偏常生的法宝。  一、捕捉“闪光点”及时鼓励  如今的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对新事物充满新奇,具有强烈的参与愿望。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希望在别人眼里树立好自己的形象。这个时期其心理特征
山地果园对改善生态环境有较大作用。作者立足当地区域条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保土、保水、培肥为中心,加强果园土壤管理的同时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延长结果年限,为当地农
变式教学不是盲目的变,应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式。实施变式训练应抓住思维训练这条主线,恰当地改变思维角度,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多问、多思、多用等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深刻性。  一、在形成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利用变式培养学生正确概括的思维能力  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来看,形成数学概念,提示其内涵与外延,比数学概念
本文对甘肃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农村改革实际,提出了今后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对策建议。
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对德育的改革、创新就势在必行。而改革的关键要从德育评价入手。为何从德育评价人手?因为评价具有导向性,德育评价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德育课程、德
文章通过对党参进行打尖,来研究党参地上部分留20 cm、25 cm和30 cm与不打尖时产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打尖后地上部分留25 cm时,产量最高,其次为地上部分留30 cm、20 cm和不
"金正大"硝基双效肥在硝基复合肥的基础上添加控释粒子,保证了作物整个生育期养分充足供应,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产葵花5 850 kg/hm2,增产375 kg
一、先会后学,“得意忘形”  先会后学,这里的“会”是意会、领会的意思,即先领会再学习。为了让学生领会问题的根本,教学中,要尽量的排除其它非本质因素的干扰,特别是“数学符号语言”带来的干扰,“词汇语言是发自先天的,而数学是外加的”,“上帝发明了语言,而人类发明了数学”。许多人不喜欢数学,不能学好数学,是因为他们认为数学语言空洞、艰深、难懂,给他们学好数学带来了很大的障碍。爱因斯坦的论说:语言和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