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方面反思 在教书中育人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一门艺术,它不但要教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找出成功与失误之处,不断改进,促进教学水平提高,更好完成“教书育人”这一神圣使命。
  [关键词]初中物理 ;反思;育人
  初中学生慢慢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加上细心专心,往往能把生活、自然和物理知识联系起来。通常能把从自然、生活中得到的经验,运用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上来,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进而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再次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笔者认为其中“机械功原理”就和日常生活休戚相关。
  在沪粤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怎样才叫做功”中,有一个知识点“机械功原理”,这个知识点内容比较抽象,应用的知识较多,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内容。对于这个知识点的教学,理论性太强了,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怎样有效开展。教师有时干脆就让学生单调地阅读课文,生硬地给出知识内容;有时会结合简单机械和做功知识,分析省力就费距离不省功,费力省距离也不省功。这样的教学不能让学生完全理解“机械功原理”这个知识点,学生使用时不知从何下手,非常迷茫。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反思教学目标
  这个知识点在教学中是以“了解功的原理”为教学目标。但从教学和课后反馈方面来说并不够,因为它达不到课标的要求。它在教材的位置——前接简单机械、功的有关概念和计算,又为后面的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打下基础,埋下伏笔,学好这个知识点,既是对“简单机械”的巩固,又是对“机械效率”的奠基。所以教师可确定该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了解 “机械功原理”,还要知道它成立的条件(即知道和理解两个层面);2.能力目标:会用实验归纳功的原理,会用功的原理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探索热情,树立实践出真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如果学生能够理解“机械功原理”,就加深了对“简单机械”应用的优点的认识,也更能理解如何计算做功。同时,为后面“机械效率”里面区分“有用功”和“额外功”奠定了基础。
  二、反思教学方法
  沪粤版物理关于“机械功原理” 内容非常抽象,只是以文字阅读形式出现,让学生似懂非懂。单凭教师的讲述,学生会感觉云里雾里。实验演练教学在这时就起了救命稻草的作用,因而教师可考虑结合实验来突破这个难点。
  (1) 考虑增加演示实验:课本中仅用文字描述了“机械省力必然费距离,省距离必然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不可能的”,功的原理作为一个普遍的物理规律,只用一句理论不足以说明它的普遍性。因此,教师应考虑增加实验,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水平出发,可以增加的实验有:杠杆和滑轮。考虑到课堂时间的问题,教师可以增加杠杆和动滑轮这两个实验。
  (2)考虑到学生能力有高低,对学生的具体操作进行必要的指导。但是,两个新的实验,学生实验操作技巧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并减少学生走弯路,教师可选择“杠杆不省功”用投影和教学录像片进行精确演示和指导。
  (3)实验过程简化:实际操作中利用动滑轮做的功比直接用手做的功多,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因为额外功的缘故必然不准,不能得出功的原理,但学生已经学过动滑轮省力规律,因而实验中的力可以不测,可以很准确得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这个原理,并且可以节约实验时间。
  (4)实际与理论结合。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然后再利用理论知识解释不省功是因为“省力的机械必费距离,省距离的机械一定费力,而功=力×距离,所以不能省功”。从理论和实验中理解“功的原理”,而且为后面的“机械效率”知识铺好路。
  三、反思实践应用
  平常我们学习完了一个知识点后,往往举一些很抽象的事例,认为能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似乎完美无缺。其实不然,学生还是停留于难于消化的状态。所以,在例题、练习的处理上要多留点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在获得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应用新知识的转换过程中思维跟得上。
  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它不但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知识。所以,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反思总结后,应该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对“功的原理”的认知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反思,找出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之处,以利于日后借鉴,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这一神圣使命。
  责任编辑 一 觉
其他文献
摘要:在Story time版塊的教学中,以儿童为本位,以开展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产生兴趣,以整体认读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单词,以加强体验增加对文本的认识,以展开合理想象拓展文本,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儿童本位;Story time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3-0035-04  译林版《英语》的Story
摘 要:音乐学科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特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要求,挖掘思想教育内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系统、全面、高效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关键词:小学音乐;集体主义;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作用。从“教材要回归本真生活,实现由学习走向生活”“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实现多角度挖掘学生潜力”“问题化学习才能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主阵地;育人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04-
摘 要:教师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还要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通过创设散发生活气息的情境、品读富于“情感韵味”的语句、表演感受“身临其境”的真实、续编激活“创意无限”的想象等策略,达到语篇以情动人的目的,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英语。教师走进生活才能让学生走进生活,调动学生的各项功能感官,设计深挖主题意义的活动,实现英语课堂的情感升华。  关键词:小学英语
内容提要文学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较之新闻媒体、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关系领域所展现的中国形象,当代文学塑造的中国形象具有较高的价值信任度和可接受度。莫言的作品关注当下题材,在对外传播中建构了批判和反思的中国形象。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及获诺奖后西方媒体的评价,折射出中国文学对外传播中的西方想象中国问题。  关键词当代文学对外传播中国形象莫言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
内容提要对于蒋庆,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以标签化的方式来理解他,认为他是一个原教旨主义者、以鼓吹传统性来对抗现代化及与现代化相关的现代性。蒋庆的某些动作也似乎在加强人们的这一看法。其实,在现代与复古之间,蒋庆并不只站在哪一方,更多的是在二者之间纠结与矛盾,蒋庆未必完全反现代性,因为他意识到现代化不可阻遏,但又试图通过阐扬“传统性”的复古方式来改变现代性。因此,从蒋庆的复古态度、对现代性的思考以及是否承认
摘 要: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校园建设借助了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家校沟通方式以及互动机制的变革,构建起学校、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良性认知与互动,最终达成教、学、评的最优化。以石家庄市国际城小学的智慧校园建设为例,探讨互联网背景之下的小学课程改革与实践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互联网 ;智慧校园  中
[摘 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课堂提问,是我们实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堂提问要因文置问,因人设问,讲究提问的角度、技巧、方式与学生的个性心理,从而达到课堂提问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提问艺术;举例论述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教学艺术,又是一门教育科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是我们实行启发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平淡的提问,使学生毫无
摘 要:语篇是教材的核心内容,是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载体。语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创设具有情境性的“生活性问题”引发文化认知冲突,基于“进阶式问题链”驱动学生思维发展,延续“语篇问题情境”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全方位地感知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语篇教学设计;问题情境;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要:“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和应用价值,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多种学习能力。教师从研读课标、解读教材、研究习题、研究教法等方面着手,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理解和把握教材,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生,从而锻造学生思维,直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品质;解决实际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