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逐步改革与深化,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环境,不仅阻碍了教育体制的创新,同时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的提高.本文旨在论述高中数学中情感教学的应用,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自身的情感渲染,树立科学的教学观,丰富学生教学过程的情感体验,以激发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同时关注教学评价中的情感注入,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创新化.
【关键词】高中数学;应用情感;情感体验
高中扩招,经市、县重点高中录取后,我校录取的学生知识基础都较差,数学功底更差.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开始对数学比较有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逐渐感觉高中数学难学、难理解,抽象性、逻辑性强,测试成绩不理想,导致大多数学生有焦虑感,主要表现在害怕学数学又不得不学,害怕提问和考试又不得不面对.其中一些学生感到数学乏味,不认真听讲,不愿做数学题,缺乏上进心.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大情感教育的力度,从情感上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愿亲其师,听其言,爱其学.笔者经过多年教学的实践探索,认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搞好情感教学,应从以下途径入手: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在数学教学中,不仅影响着数学教学完成的质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在高中数学的情感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
1真诚对待全体学生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过去教师偏向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易造成成绩较差学生的反感,师生关系不融洽,影响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要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理念,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应耐心地辅导交流,使其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例如,我在课堂上,常给基础差的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在作业和考试中有进步的也及时表扬.经过多次成功的激励,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深信自己不是笨孩子,是有智慧和能力学好数学的.
2关注学生生活
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情感之间的交流.应在关心学生学习的同时,关心他们的生活.特别是家庭贫困或有变故的同学,更需要我们老师的关心、安慰和帮助.曾有2005届学生杨俊华,家庭贫困,父亲长期患病不能劳动,生计艰难,就要辍学.我及时供他生活费,并向学校反映,帮助他减免了学费,申请到了特困生助学金.他很感激,把老师的关爱转化为学习的巨大动力,刻苦钻研,数学成绩突飞猛进,期末全县统考进入了前十名,并在全国希望杯竞赛中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二、注重自身的情感渲染
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同时也是连接学生与知识的纽带.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加强专业素质的基础上,注重自身的情感渲染.主要表现在:
1教师要随时掌握学生的情绪
针对于不同的课程内容,学生的学习情趣是有很大差别的,这就需要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难度较大、学生兴趣小的课程内容,教师应该适时采取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先给学生讲了个故事:在古印度,大臣希格姆发明了64格象棋,变化无穷,非常有趣.国王龙颜大悦,要重奖希格姆,准其在王宫中任选奖品.希格姆说只要按照棋盘上的格数,在第一格放一粒小麦,第二格放两粒小麦,以后每格都是前一格小麦数的2倍,把这64格都摆完就行了.国王想:这要求太低了吧?马上答应了这个要求.同学们,这个要求低不低?大家议论纷纷,大多数认为太低了.此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出:1 2 22 23 24 … 263=18446744078709551615(粒)≈5270(亿吨),它相当于全世界200年内生产的小麦总产量,若均匀铺撒在地球表面上,可铺成9毫米厚的一层!同学们都很惊讶!真的会有这样大?由于好奇心被激发,学习新课的兴趣也就上来了.
2教师要有完善的性格品质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完成.一名好的数学教师,一定要非常热爱数学,热爱学生,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自己对数学的热忱和感受一道传递给学生,以拨动、激起学生在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同时,教师应教态得体,充满激情,在数学课堂上,应多使用幽默、亲切的语言,面部表情要丰富,这样就能改变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的学习情趣.
三、端正创新、科学的教学观
由于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相对枯燥、乏味的课程,很多学生从心里萌发出难学的观念,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并促进教学过程的创新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敢于面对学习中的失败和挫折.例如数学教师可以传授自己的学习体验,可以介绍成功学子的成长历程,并指导学生怎样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反思,正确认识自己,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这样既能增加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也能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2教师要树立全局发展的意识
由于不同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理解能力不同,成绩上会出现明显的差异性.作为教师应树立全局发展观念,因材施教,不断总结创新教学方法.例如课前预习题、课堂思考题、课后检测题都应有不同的梯度,以适应不同能力的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思,思有所得;课外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小竞赛,指导学生写总结反思,撰写发表小论文,等等,以充分调动每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只要公平地对待每名学生,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就能让优良生感受到老师的殷切期望,落后生感受到老师不间断的关爱.
四、注入教学流程的情感元素
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不仅是简单的教与学,同时也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学流程的情感元素.主要表现为:
1丰富学生情感的体验过程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应适时转变传统中“以教为核心”的状况,应使学生的学处于核心地位,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参加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应在课程设计中增加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环节.例如,在学习“圆锥曲线”时,课前已布置每个小组(四人组)准备两个实物圆锥(材料不限)和一把水果刀、一段细绳备用.上课时,同学们拿出了五颜六色的圆锥(有红萝卜的、白萝卜的、马铃薯的、橡皮泥的、面粉的,等等)放在桌上.我先请同学们自学章头引言,再小组交流用水果刀如何截圆锥才能使截口曲线是一个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然后小组合作实验验证、讨论总结,最后提出“同学们能否用一段细绳在纸上画出一个椭圆?如何画?”引入新课.这样同学们通过实践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研究的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不仅仅是一个图形或抽象的式子,从而极大丰富了对数学认知的情感体验.又如,在学习“导函数”的知识点时,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充当教师的角色对课程进行讲解,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探索性思维.
2激发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
在新课程目标的改革下,数学教学的目的不再是应对考试,而是注重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因此,在教学中,要适时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例如,学习函数时计算1万元存款的利息,学习解三角形时测量学校旁边河面的宽度、电视塔的高度,学习概率时求中福彩特等奖的概率,等等,使学生真实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高度热情.
五、教学评价中的情感注入
教学评价是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注入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评价中,制定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鼓励政策,对学习成绩进步大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赏.
综上所述,情感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更新,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应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感,以便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随着教育体制的逐步改革,数学教学将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可见,完善数学教学的发展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在未来的教学道路上,应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逐步情感教学的有效化.
【参考文献】
[1]谢雅礼.情感教育原则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6).
[2]布卢姆.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4.
【关键词】高中数学;应用情感;情感体验
高中扩招,经市、县重点高中录取后,我校录取的学生知识基础都较差,数学功底更差.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开始对数学比较有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逐渐感觉高中数学难学、难理解,抽象性、逻辑性强,测试成绩不理想,导致大多数学生有焦虑感,主要表现在害怕学数学又不得不学,害怕提问和考试又不得不面对.其中一些学生感到数学乏味,不认真听讲,不愿做数学题,缺乏上进心.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大情感教育的力度,从情感上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愿亲其师,听其言,爱其学.笔者经过多年教学的实践探索,认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搞好情感教学,应从以下途径入手: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在数学教学中,不仅影响着数学教学完成的质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在高中数学的情感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
1真诚对待全体学生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过去教师偏向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易造成成绩较差学生的反感,师生关系不融洽,影响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要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理念,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应耐心地辅导交流,使其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例如,我在课堂上,常给基础差的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在作业和考试中有进步的也及时表扬.经过多次成功的激励,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深信自己不是笨孩子,是有智慧和能力学好数学的.
2关注学生生活
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情感之间的交流.应在关心学生学习的同时,关心他们的生活.特别是家庭贫困或有变故的同学,更需要我们老师的关心、安慰和帮助.曾有2005届学生杨俊华,家庭贫困,父亲长期患病不能劳动,生计艰难,就要辍学.我及时供他生活费,并向学校反映,帮助他减免了学费,申请到了特困生助学金.他很感激,把老师的关爱转化为学习的巨大动力,刻苦钻研,数学成绩突飞猛进,期末全县统考进入了前十名,并在全国希望杯竞赛中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二、注重自身的情感渲染
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同时也是连接学生与知识的纽带.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加强专业素质的基础上,注重自身的情感渲染.主要表现在:
1教师要随时掌握学生的情绪
针对于不同的课程内容,学生的学习情趣是有很大差别的,这就需要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难度较大、学生兴趣小的课程内容,教师应该适时采取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先给学生讲了个故事:在古印度,大臣希格姆发明了64格象棋,变化无穷,非常有趣.国王龙颜大悦,要重奖希格姆,准其在王宫中任选奖品.希格姆说只要按照棋盘上的格数,在第一格放一粒小麦,第二格放两粒小麦,以后每格都是前一格小麦数的2倍,把这64格都摆完就行了.国王想:这要求太低了吧?马上答应了这个要求.同学们,这个要求低不低?大家议论纷纷,大多数认为太低了.此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出:1 2 22 23 24 … 263=18446744078709551615(粒)≈5270(亿吨),它相当于全世界200年内生产的小麦总产量,若均匀铺撒在地球表面上,可铺成9毫米厚的一层!同学们都很惊讶!真的会有这样大?由于好奇心被激发,学习新课的兴趣也就上来了.
2教师要有完善的性格品质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完成.一名好的数学教师,一定要非常热爱数学,热爱学生,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自己对数学的热忱和感受一道传递给学生,以拨动、激起学生在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同时,教师应教态得体,充满激情,在数学课堂上,应多使用幽默、亲切的语言,面部表情要丰富,这样就能改变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的学习情趣.
三、端正创新、科学的教学观
由于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相对枯燥、乏味的课程,很多学生从心里萌发出难学的观念,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并促进教学过程的创新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敢于面对学习中的失败和挫折.例如数学教师可以传授自己的学习体验,可以介绍成功学子的成长历程,并指导学生怎样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反思,正确认识自己,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这样既能增加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也能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2教师要树立全局发展的意识
由于不同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理解能力不同,成绩上会出现明显的差异性.作为教师应树立全局发展观念,因材施教,不断总结创新教学方法.例如课前预习题、课堂思考题、课后检测题都应有不同的梯度,以适应不同能力的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思,思有所得;课外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小竞赛,指导学生写总结反思,撰写发表小论文,等等,以充分调动每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只要公平地对待每名学生,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就能让优良生感受到老师的殷切期望,落后生感受到老师不间断的关爱.
四、注入教学流程的情感元素
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不仅是简单的教与学,同时也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学流程的情感元素.主要表现为:
1丰富学生情感的体验过程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应适时转变传统中“以教为核心”的状况,应使学生的学处于核心地位,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参加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应在课程设计中增加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环节.例如,在学习“圆锥曲线”时,课前已布置每个小组(四人组)准备两个实物圆锥(材料不限)和一把水果刀、一段细绳备用.上课时,同学们拿出了五颜六色的圆锥(有红萝卜的、白萝卜的、马铃薯的、橡皮泥的、面粉的,等等)放在桌上.我先请同学们自学章头引言,再小组交流用水果刀如何截圆锥才能使截口曲线是一个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然后小组合作实验验证、讨论总结,最后提出“同学们能否用一段细绳在纸上画出一个椭圆?如何画?”引入新课.这样同学们通过实践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研究的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不仅仅是一个图形或抽象的式子,从而极大丰富了对数学认知的情感体验.又如,在学习“导函数”的知识点时,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充当教师的角色对课程进行讲解,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探索性思维.
2激发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
在新课程目标的改革下,数学教学的目的不再是应对考试,而是注重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因此,在教学中,要适时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例如,学习函数时计算1万元存款的利息,学习解三角形时测量学校旁边河面的宽度、电视塔的高度,学习概率时求中福彩特等奖的概率,等等,使学生真实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高度热情.
五、教学评价中的情感注入
教学评价是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注入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评价中,制定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鼓励政策,对学习成绩进步大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赏.
综上所述,情感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更新,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应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感,以便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随着教育体制的逐步改革,数学教学将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可见,完善数学教学的发展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在未来的教学道路上,应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逐步情感教学的有效化.
【参考文献】
[1]谢雅礼.情感教育原则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6).
[2]布卢姆.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