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技术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h860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全球范围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海外并购后的技术知识转移对于提高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本文从文化差异因素和知识转移渠道两个方面探究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后技术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海外并购;技术知识转移;文化差异;知识转移渠道
  并购是一种从组织外部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方式。收购海外技术发达的公司,再通过知识转移的形式来获取该公司的先进技术,已成为我国不少大中型企业获得所需关键技术和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从2002年至2011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金额大幅度增加,但许多企业的并购知识转移并不成功。从并购行业看,规模较大的并购多集中在石油、矿产、资源、家电、汽车和电子高科技行业。大型的垄断行业的企业并购案例中,海外政治因素及海外法律因素对此有重要影响,我们不做讨论。本文将讨论我国企业面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的竞争性行业的并购中,影响技术知识转移的因素。
  一、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目的
  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知识动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扩大企业内部核心技术的积累,增强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经营获得成功的关键,而通过海外并购,不仅可以扩大核心技术知识存量,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创新的边际成本。第二,并购可以突破行业壁垒,获得关键技术。我国企业研发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比较低,部分关键性技术长期依赖进口,而发达国家向我国出口高新技术与产品实行限制,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则可以有效地获得所需要的技术知识。
  二、企业并购后的技术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针对80年代美国的并购热曾指出:“公司兼并不仅仅是一种财务活动,只有在兼并后公司能进行整合发展,在业务上取得成功,才是一个成功的兼并”。技术并购后的整合对于并购的成功和技术知识的转移更为重要。从知识的微观机理来看,企业技术并购后的整合过程实质上也是技术知识的转移过程。
  我国企业对海外企业并购后,被并购企业的研发人员的隐性知识即个人知识和经验较难获得。并购后我国企业要获得目标企业的核心技术知识以及并购后研发新产品更多的是依赖目标企业研发人员的个人知识和经验,因此,并购目标企业研发人员的隐性知识是技术知识转移的关键。陈菲琼对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知识联盟的知识转移层次研究后提出,知识联盟中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包括:知识默会性、特殊性、复杂性、经验、合作者的保护、文化差异和组织差异。隐性知识的转移往往需要通过成员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沟通与交流,需要通过模仿、练习、领悟和参研等方式才能实现。庄亚明和李金生的研究认为企业知识联盟中,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障碍因素有:知识的默会性、隐性、特殊性、复杂性;合作者的经验、自我保护、文化差异。Cummings通过比较系统的研究企业R&D部门向其他部门转移知识的过程,他把所有影响因素划分成知识情景、公司差别、接受者特性和转移机制。徐笑君通过对已有的知识转移研究文献研究,总结出知识转移的障碍因素有:国家特征、环境特征、技术特征、组织特征、知识特征、知识转移方、知识接收方等。通过对前人研究的阅读和总结,本文认为,并购后影响隐性技术转移的因素有文化差异和知识转移渠道。
  (一)文化差异影响技术知识转移
  在跨国企业并购中,由于双方在语言、价值观、宗教、信仰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常常引发冲突,这些冲突和误解常常会导致知识流动不畅和学习效率下降,影响并购后的技术知识转移。
  1.思维方式差异。不同的国家文化差异导致员工思维的不同,同时也成为不同文化中的企业双方沟通和知识转移的障碍。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以我国传统思维注重内向自求,求稳求同,注重情感交流和别人的认同;西方文化是建立在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以追求利润为最终目标,所以西方人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并购后双方研发人员在合作过程中,西方研发人员对于隐性的技术知识转移的考量标准是能否得到回报;中方研发人员则认为双方的技术知识转移是理所应当的。
  2.行为方式差异。不同的文化和民族发展经历造就了不同的行为方式。我国的传统文化使人们在群体行动中容易服从某些特定的权威,不喜欢坚持自己的权力,习惯于中庸之道;西方多数国家习惯于规则的制定和遵守,有非常明确的流程和制度约束,对于问题的表述直接明了。因此,在双方研发合作的沟通交流中,西方员工往往不能明确我国员工的真实意图和想法;而中方员工则认为西方员工表述方式直接,伤害了自己的感情。因此,在双方的研发合作中,不能有效的进行技术知识转移。
  3.企业文化差异。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特定的企业文化,决定了一种特定的组织知识转移方式。由于并购双方企业所在的国家、行业、企业发展历程和企业规模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双方的企业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我国企业经营者对待企业风险的态度是尽可能的避免,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强调的是风险与收益匹配。在管理风格上,我国企业注重以“情”感人,而国外很多企业则更注重以“法”治理企业。有关技术转移的研究表明企业组织文化的不同会显著削弱企业间知识转移的进程,相类似的文化和制度能使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工作关系更为融洽,更容易相互理解。并购后,如果双方企业文化冲击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它会降低被收购企业的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度与忠诚感,表现为他们的士气低落、关键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流失、从而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联想自并购IBM起,即开展了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的全面整合,结果造成了联想并购IBM仅仅半年的时间,IBM我国部的人员流失就多达40~50人,占IBMPC部在大中华区雇员的三分之一。
  (二)知识转移渠道影响技术知识转移
  有关知识转移的文献中,将知识转移机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初级转移机制,以文字编码传播或嵌入工具形式进行的知识转移;第二类是高级转移机制,以人际互动或嵌入惯例、规则等形式的知识转移;第三类是非正式群体与沟通,以非正式群体与非正式规则的形成和执行过程中进行的知识转移。对于初级的技术知识,企业并购后可直接获得;企业研发成员作为隐性技术知识的载体,一些设计类知识以及技能诀窍知识嵌入在其大脑,对于这类高级的(隐性的)技术知识转移,则需要通过知识转移渠道来完成。本文认为隐性的技术知识的转移渠道可分为正式转移渠道与非正式的转移渠道。正式转移渠道为并购后双方企业研发团队之间的合作;非正式转移渠道为并购后,双方企业研发团队成员私下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双方合作的机会与氛围、沟通与交流的程度,对于隐性的技术知识转移有一定的影响。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是“弱-强”并购,技术知识与被并购企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双方企业研发团队合作的过程中,知识距离将阻碍技术转移的结果。被并购企业的研发人员作为技术知识供体,在双方私下的沟通与交流中,语言障碍也是影响技术转移的一个因素。   三、有效进行技术知识转移的对策
  (一)促进双方文化的融合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企业发展历程,企业双方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文化距离。在并购初期,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促进并购后的技术转移知识转移,我国跨国并购企业要正视双方文化之间的距离与差异,注重疏导,促进双方企业的文化融合。通过对并购目标企业所在国家的文化学习与交流,使彼此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求同存异。只有文化可以相容的公司才能在并购后继续保持其技术人员,实现技术并购的目标。在管理上,在不违背企业整体战略意图的前提下,尽量对被并购企业实行本土化管理,尽量保留原有的人事管理体制,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尽量保持组织的稳定性,留住技术人员。通过有效的文化管理减少文化震荡来提高并购后双方的技术知识转移效果。
  (二)外派技术人员的选拔上严格把关
  并购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技术知识,我国企业作为技术知识受体,必须要有明确的学习意图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明确的学习意图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转移与融合;较强的学习能力,则能缩小与被并购企业研发人员的知识距离。因此企业在选拔外派技术人员时,要注重外派人员的素质,技术知识丰富程度,尽量选派有一定经验的技术人员。此外,外派技术人员必须要能熟练使用外语交流,尽量多的与被并购企业的研发人员沟通。
  参 考 文 献
  [1]马志敏,刘楠.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后的知识获取障碍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7(12):80~82
  [2]于培友,奚俊芳.企业技术并购后整合中的知识转移研究[J].科研管理.2006,27(5)39~44
  [3]陈菲琼.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知识联盟的知识转移层次研究[J].科研管理.2001,22(2):66~73
  [4]庄亚明,李金生.高技术企业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研究[J].科研管理.2004,25(6):50~55
  [5]李利霞,周晓东,黎赔肆.企业职能部门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及促进机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4):112~113
  [6]徐笑君.文化差异对美资跨国公司总部知识转移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0,31(4):49~58
  [7]蔚海燕,梁战平.企业并购知识转移研究——以ICOS的两次跨国并购为例[J].情报科学.2010,28(2)292~297
  [8]陈搏.知识距离与知识定价[J].科学学研究.2007,25(1):14~18
  [9]蔚海燕,梁战平.企业并购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4):61~65
  [10]陈豪.中国企业海外弱势并购后的知识获取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以及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出现了大量的深基坑工程。从勘察、设计、施工、监测四方面讨论了影响基坑稳定性的因素,并提出勘察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必须教师“教”的“活”,学生才能“学”的“精”,要让传授的知识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迹,单靠说教是无法完成教学任
作者從初步的文化學習中,獲得了一些工農幹部學員學習文化的經驗。發表出來。供大家參考。我们祖圃正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没,亟需培养大批建设人才,特 From the initial cult
國家過渡時期總路線對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是「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這些建設人才,「必須是具有共產主義思想和建設共產主義社會熱情的人才」(「人民教育」一九五三年十二月
引言目前,在高等学校中印发各科题解之风盛行,流传甚广,有者竟然达到师生人手一册。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严防学生照抄题解,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重新设计一批新课题并附带介绍一
课文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是进行阅读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这一点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认可和重视。尽管课文解读能力并不等同于阅读教学的实践能力,但是,缺乏一定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特点,而创新企业文化是由我国的国情和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决定的。我国当下的企业文化存在缺乏核心价值观、与管理脱节、未与政治思想
课本不仅决定着学生的活动,也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对读书和自修是否感兴趣,多半取决于课本编得怎样。在向免费供应课本过渡的同时,必须提高课本的思想理论水平,贯彻
從實際工作出發,及時地總結經驗教訓,是提高幹部、改進工作極其重要的一環。可是從某些校長教師對於總結工作這件事的態度來看,或者從某些學校的總結來看,都存在很大的問題,
如果有两样东西不易发生变化,或是变化得很慢,加上第三样东西,可以催促变化。这是在化学上常见的一种作用,名为催化作用。这第三样东西为催化剂,又名触媒,因为它好像是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