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探究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探究

来源 :数理报(学习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mi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对于课堂的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初中数学课程逐渐向困难模式进行过渡,随着公式的变多,数据计算量变大,作为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一时之间无法适应。数学作为一门每天跟数据打交道的课程,久而久之,有些学生会出现学起来吃力的现象,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节奏。教师每次课前都会进行导入,教师在进行课程导入的时候要注意运用多种导入方法,从课程开始就吸引学生眼球。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引言:数学课程是需要学生充分开动大脑,运用公式对数据进行多方验证的科目。数学课程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教师教学来讲就是时间紧任务重,教师要在较短的时间里教会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掌握,这就要求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要紧跟教师讲课节奏,一分钟都不能走神。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育里扮演者不可缺少的角色,教師要想学生在数学课上紧跟节奏不掉队,就要在做好课堂教学导入,在正式进入课程之前就先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导入教师要通过运用多种方法,掌握好时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式进行导入。

一、微课构建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现状

(一)导入方式单一

数学教学的课前导入有助于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但是现在大部分教师在进行导入时不注意方式方法,也没有认识到课前导入的重要性。现在大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前导入时方式是非常单一的,每天都是重复的,师生问好然后教师开始说我们今天要讲什么内容,今天上课的重点是什么,通过本节课要让学生完成什么样的任务。每天周而复始的进行这样的课前导入,学生听的耳朵都生茧子了教师也没有运用新型导入方式,单一的导入方式根本对课程起不了任何作用,反而让学生觉得数学课就是很枯燥和乏味。

(二)导入时间过长

教师在进行教案撰写时对时间都是有合理规划的,包括对课前导入的时间。但是有些教师在进行课前导入时,不能很好的把控时间,一不小心导入时间就很长,导致进入到课程基本部分进行学习时发现时间不够用了,导致课程进度无法完成。还有就是导入时间一旦过长学生的注意力也会进行涣散,进行下面课程时学生不能够集中注意力好好学习。

(三)导入主题偏离

数学课程包含的知识层次也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在进行导入时要直接了当,才能让导入对于学生学习起到效果。但是有的教师在进行导入时很容易产生主题偏离的情况,数学课程主要讲的是数学知识,教师要着重对于数学知识进行导入。教师很容易把数学知识讲解成数学史,把一些学者的名字和提出公式的想法说一大堆,到头来学生一点没记住,反而浪费了课程时间。教师在进行导入时一定要对准主题,避免发生偏移。

二、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策略

(一)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课中的数据本就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教学不是,教师在进行数学课教学时,要注重导入的方式,课程的进度,教师在进行导入时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进行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一些看的见摸得着的事物来代替单调的数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心无旁骛的进行学习。

例如:现在的学生从小就喜欢听故事,教师就可以运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导入,创设一定的情景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在学习等比数列求和时,就有这么一个故事,红红和明明进行打赌,他们要计算珠子放在各个小格,第一个小格放一粒,第二个小格放两粒,以此类推直到放到第五十个小格需要多少珠子,明明和红红认为要一一放珠子进行计算,但是最后他们没有珠子用完了也没有得到正确答案。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思考如果是他,他会如何做来求出珠子的数量。接着教师就可以引出今天所学内容。通过情景的导入方式,可以发掘学生学习潜能。

(二)实现分层合作,强化学生思维

数学这一科目在初中时期的内容是一环扣一环的,也是需要学生温故知新的,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每个人对于数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也不相同,教师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分层合作教学,强化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课程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分层合作方式进行导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是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就可以通过出几道一元一次和二元一次方程的题让学生小组之间合作进行解题,解出来之后并且要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进行讲解。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数学功底扎实的同学可以对底子较为薄弱的同学提供帮助,帮助他们巩固旧知识,从而可以上教师更好的引出新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三)联系实际生活,增强学生素养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的大部分灵感都来源于生活,数学也不例外,很多数学项目的开展都是以前的数学家在生活中发现的。所以,在现在的数学课前导入中,教师也可以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增强学生素养。

例如:在学习课题:从数据谈节水这节课程时,教师就可以用生活实际进行切入。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于每月、每天家庭用水情况是否知晓,有没有进行过数据汇总,然后询问学生知不知道节水小妙招,对于节水可以每天省下多少水的数据是否清楚。通过询问引出用数据对谢谢问题进行汇总,可以一目了然,说明统计在生活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对于数学重要性的认知,增强学生的素养。

(四)进行实践探究,提高学生能力

一千次的理论知识教学不如一次的实践,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其中有一点对于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勤思考,多动手,通过实践对于自己的理论进行验证。数学课程也不例外,数学课的导入可以直接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培养。通过学生自己实践,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提 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角的平分性质》这一节课时,因为学生对于上面课程每个三角形的构成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在进行这节课的引入时,就可以注重实践探究。教师导入时可以让学生对于上节课讲的各个三角形的形态进行回忆,然后让学生考虑谢谢三角形的每个角的角度有什么不同,三角形的形态不同是不是角的度数不同,通过观察得到怎样的结论。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然后进行总结归纳,引出今天所要讲解的内容,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对于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于课程内容首先有一定的认知。在学习《画出轴对称图形》时也可以运用这中导入模式,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很常见,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教室里所有的物品,并且思考轴对称图形的形态是什么样子的,轴对称图形具有哪些特征,然后找到教室里所含有的轴对称图形进行回答,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画一画轴对称图形,对于一些画的好的同学教师可以进行展示,然后教师再对课程内容展开讲解。通过这种模式的导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总而言之,数学课前的导入部分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复习以前的知识,激发学生对于这节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数学课程本身就自带严谨二字,但是教师在教学时教学手法要灵活多变,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进行导入时,就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分层合作教学,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在导入时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数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最后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与教,世界知识出版社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一直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教学改革日渐深入影响下,学生素质培养时刻引领着整体教学方向。基于此,为确保高中生可通过数学课程进一步加强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核心素养,本文主要立足于高中数学课程对素质教育渗透价值以及其具体融入对策展开分析,仅供参考。关键词:高中数学;素质教育;价值;对策传统高中数学教育注重于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理解,但素质教育对高中数学教育提出更高要求,明确要求教师不仅课堂上要完成教书工作,同时也要实现育人目标,具体是为让数学教师能够做到依托于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各项能力,推动
期刊
期刊
会议
报纸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