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具有学理性的语文教学专著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lippet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随着语文教师追求专业成长自觉性的提高,语文教师出版专著已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可不能不说的是,高质量的、具有学科理性的专著并不多,大多还是一些经验型的、主观性的表达,其言说方式也常常是“我怎样”“某某怎样”居多。我们当然不能说这样的专著没有价值,至少对于作者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思考的梳理,还是很有意义的,但若要从对于语文课程的价值这样的角度进行考量,语文教学专著应该甚至是必须具有学科理性的。袁键、张琳老师的新著《实证引导行为——以语文学习为例》就是一本具有学科研究理性的专著。
  学科研究论著的理性,其背后实际上是学科研究的理性。所谓学科理性,就是跳出作者个人主体经验的言说,立足于语文学科的立场,以科学的态度和研究方式提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作者在序言中说:“基于经验的判断,有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隐藏于教学环节中的某种规律,但因其主观性强,往往容易让教研活动的参与者以主观判断掩盖客观实际。而不凭借客观事实做依据的判断,缺乏对教学中得失的明晰分辨,也没有透过事实看实质的穿透力,难以让语文教研这一来自教学实践的研究走上更为科学的轨道。”可见,作者对学科理性的追求是自觉的,而这本专著就是他们自觉理性追求的成果。我们以为,这本专著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作者实证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呈现,更在于它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学科研究才是理性的,学科研究的理性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应该如何体现。这对于有心于语文学科研究的人是最有价值的。
  粗读这本专著,我们对学科研究的理性形成了如下初步的认识。
  一、问题解决——理性的学科研究必有的立场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学科研究?当然是为了解决问题。可在有些教师心中,所谓学科研究,就是写论文,就是出版专著,就是为了申报课题,就是为了打出一个旗号。于是,文章一篇篇发表了,专著一部部出版了,课题一个个结题了,旗号喊得震山响,可是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没有解决别人的问题,也没有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有什么意义呢?理性的学科研究首先要从问题出发,小到写一篇文章,大到立项一个课题,出版一本专著,提出一个主张,都要解决具体的问题。
  袁键、张琳老师就有这样的自觉意识。《实证引导行为》的第一章为“实证是基于‘现实’的”。什么是基于现实?基于现实,最重要的就是基于现实的问题。这一章的第二节就是专门谈“现实”的问题,而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是从学生的问题出发的。作者认为:学生的问题,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现实”;没有学生的问题,不是优秀的课堂;学生的问题是语言资源利用的突破口。作为学科研究,在立足学生问题的同时,自然也必须关注教师的问题:从课堂细节中发现的问题,从优质课的评课中发现的问题,从两节相同教学内容的教学对比中发现的问题。不仅仅是这一节专门谈现实中的问题,这一章的每一节,或者说全书的内容都是基于一个个现实的问题。
  两位作者还告诉我们:理性的学科研究,绝不是仅仅发现问题和陈列问题,而应该努力解决问题,至少表现出对问题解决的积极态度和努力。对这一点,两位作者自身的表现便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在第一章第四节中,作者不仅仅告诉我们“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追求语文核心价值和追求分数之间的矛盾,也不仅仅告诉我们“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是可以消除的,追求语文核心价值和追求分数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而且具体阐述了语文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理论,务虚和务实之间应该如何统一,追求核心价值和分数之间如何达成协调。第二章“‘实证’是基于有用的”,更是从“有用”的方法、“有用”的途径、“有用”的成果、“有用”的反思,从问题解决的不同角度,阐述语文学科研究应该如何解决现实的问题,如何做到“有用”。在其他各章节中,作者也体现出鲜明的问题解决意识,如在第三章“实证的态度是积极的”,作者还单列了一节“解决问题”。
  二、案例支撑——理性的学科研究最基本的特征靠事实说话,是基本的认识方法,也是基本的治学方法。“例不十,法不立”,是我们古人治学的基本规则,而实证主义所推崇的基本原则就是科学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强调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证性。根据这样的原则,实证性研究的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必须以大量的案例为支撑。
  在《实证引导行为》这本专著中,每一章每一节甚至可以说每一页都可以看到具体的案例,作者从案例出发,用案例说理,靠案例得出结论。
  我们只要扫描一下全书的目录,就可以看出作者的“实证”是以大量案例为支撑的。如:“拿什么证明我们在提高——从高考语文江苏卷在高三复习中的价值说起”,“学生的问题是语言资源利用的突破口——从京剧语文资源利用说起”,“课堂微问题——两节文言文课堂教学实录的微格对比分析”,“向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学写议论类文章”,“向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学写记叙类文章”,“向《六国论》学习切题的方法”,“向《再别康桥》学写诗歌”,“向《蒙娜丽莎》学习寻找从瞬间到永恒的作文路径”,“名篇记诵的价值放大的思考及实践—一以《望岳》为例”,“浪漫主义文学向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过渡阶段——《简·爱》”“冰雪净聪明——试评两篇同题文章”,“在理性和诗意间寻找和谐——余映潮老师的《感悟深刻》教学片段欣赏”,“源头活水渠清如许——王栋生老师的《你的生活是大地》教学片段欣赏”,“自强不息为语文——与黄厚江老师交流有感”,“为了诺言,奔行百里——读曹勇军老师主编的《高三10班在六楼》”,“课堂教学应重视解决学生的问题——《老王》教学设计及反思”等等。这些章节,有的以人为证,有的以文为证,有的以课为证。那些在标题上没有明确列出核心例证的章节,也无不包含着大量的例证。比如在“听评优课过程中的断想”一部分中,就列举了几种好像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却是实际性疏离的表现,不到四千字的文字中就详略有别地列举了十几个案例。可以说这都专著的主要内容就是由各类案例组成的,每一个观点也都是以案例支撑的。   更为可贵的,作者不是简单罗列案例,而是用案例支撑理性的论述,是用学理的眼光透视和分析案例。这一点在“课堂微问题——两节文言文课堂教学实录的微格对比分析”这一节体现得尤为典型。作者通过四组切片的对比观察,从细部人手,进行多维度的比较分析,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得出“在‘言’和‘文’间找平衡”“在‘学’和‘导’间找和谐”“在‘主’和‘辅’间找契合”三点规律性的结论。这比之于在对比中得出孰优孰劣的课堂评价更有学理意识,也更有学科价值。
  三、数据分析——理性的学科研究最常见的手段
  语文学科的天性似乎是远离数据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模糊性,而我们的母语文化特别强调感悟和体验。这样的认识被夸大之后,使语文学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理性,田野式的教师个体的学科研究尤其如此。作为一种理性的学科研究则不能不重视数据。袁键、张琳老师在这方面的超前意识是令我们敬佩的。他们在序言《努力从“经验”走向“实证”》中明确指出:“我认为,语文教研离不开数据和例子。离开了,语文教研会失之空、失之虚。如果我们关注数据在促进学生发展上的作用的话,就会从经验判断走向实证。一个班级40个学生,从没有学生‘会’到有10个学生‘会’,这是数据证明学生在发展。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很快能判断,我们有责任把其他30个学生从‘不会’带向‘会’。数据,可以实证学生当下的发展,也可以明确目标促进学生未来发展;数据,可以实证一些学生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其他暂没有发展的学生发展起来。很难想象,没有数据,教师如何把握当下学生的发展状况,教师又如何决定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和方法。”
  在这本专著之中,数据被重视的程度和被发挥的作用是极其突出的。在我们所见的语文学科教学研究专著之中,本著作运用的数据是最多的。仅仅在第一节“‘现实’的数据”之中,就有近十个图表,达十几个页面。即使其他章节,也都包含了许多系统具体的数据。尤为可贵的是,作者对这些数据极为专业的分析,给教学诊断和教学策略的优化提供了十分可靠的依据。
  要坦白的是,我是一个经验型的人,我的思维方式,我的学科研究,更多的也是一种“我以为”的表述。写出以上的感受,一是如实表达阅读《实证引导行为》这本专著的心得,二是借此进行反思和自我批评。我想:我也要努力实现由经验向实证的转变,使自己的语文学科研究更具理性色彩。
其他文献
《在一个地铁车站》记录了庞德对巴黎协和广场地铁站的印象,原诗英文如下: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这首诗的中文译本有很多,本文分析的是被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材选用的杜运燮版译文,全文如下:  在一个地铁车站  人群中
新疆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蒋祖慰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育,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一种清醒的认识。我想接着追问一下,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又是什么呢?对此,可能会有不同的解答,事实上也正在进行着多种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语文教学应该引导中小学生着力打好语言的底子,包括说好普通话和奠定阅读、写作的根基等。通过
齐诺芬的《纪念录》中有一段关于苏格拉底和欧西德的对话。他们两人讨论的是关于“正”与“不正”的话题:  欧:我生平所做之事,没有“不正”的。  苏:那么,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正”,什么是“不正”吗?(让对方下定义)  欧:能。  苏:虚伪是“正”还是“不正”?  欧:不正。  苏:偷窃呢?  欧,不正。  苏:诱敌而窃敌物,是:“正”还是“不正”?  欧:正。  苏:你方才说偷窃是不正,现在又何言正
在读《民国国文教学研究文丛》之前,我曾经关注过饶杰腾先生主持的《语文建设》专栏《温故知新》,读过他发表的《用心思研究教育,为儿童求实益——读(林砺儒教育文选)》《真语文研究要重历史借鉴》等文章。我深知饶先生一定积累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学识,希望能有其他渠道看到。  语文出版社于2016年6月出版了饶先生编著的《民国国文教学研究文丛》,让我有了“心想事成”的喜悦和满足感。这套丛书分“总论”“论争”“阅读
关于真语文的讨论,核心的问题是:何为真,何为假?过去的讨论似乎主要是在一些现象的描述上。近段时间,一些专家学者在真语文的讨论中引入语用学,提出“语用教育观”,以期推动真语文讨论向纵深发展。这种可以称之为“语用学转向”的立论视角突破了操作规程的层次,是真语文讨论的重要推进。  本文主要探讨语文教育语用学转向的历史背景、学理基础和现实局限。笔者认为,应该从现代语文教育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中,认识语用学对
尽管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阅读题基本体现了“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的考试理念(见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版语文部分),注意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但仍有一些考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的信息加工能力。文本内容的信息加工能力不就是语言运用能力吗?错。因为有些阅读(如政史地阅读)只涉及以基本的识字解码为主的语言运用能力,根本算不上语文阅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中的信息加工活动只有以语文知识及方法为主要支撑条件,
沈从文的成名作《边城》和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都被选人中学语文教材。虽然这两篇小说都是乡土题材作品,两位作家都是站在“乡下人”的立场上,用民间视角叙写平民大众的“人事哀乐”,但梳理作品的旨趣,我们不难发现两者的迥异个性。  一、两个社会理想:乌托邦世界和儿童世界  《边城》和《透明的红萝卜》都给读者呈现出鲜明的社会理想。沈从文基于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否定,在《边城》里带给读者一个乌托邦式的湘西世
很多年前,我刚接触语文教育时就在想一个问题: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批评和否定一些东西,比如语文教育的一些方法,但结果为什么总是否定不了?因而我认为,语文教学出现问题的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折腾。  其实,“折腾”背后有一个所谓的先进思想在搞怪,即要改革,要创新。改革与创新固然是对的,但改革有时候也可能是无知的表现。我一直费解的是,现在许多研究生写论文,选题一般都是“课改背景下的×××”,为什么非要突
寓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通过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或某种教训,相比童话、儿歌、儿童诗等儿童文学文体教学,寓言教学有其独特的个性。  由于寓言故事里蕴含哲理,需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思考、归纳、总结,揭示寓意,所以学生在学习寓言时需要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在传统的寓言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总结故事寓意,对寓意得来的思维过程却不做过多研究,学生的回答总是被教师控制
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阅卷中,笔者发现一类特殊的作文:言流畅,论据充分,思路清晰,但不幸被划人二类下,甚至三类文的行列。这类披着“好作文”外衣的“问题作文”有个共同的问题——思维缺陷。  问题一:暗换主题词。每个作文题目都有其独特的中心话题或者主题词,而材料作文尤其灵活,作文材料稍稍更改字句,中心话题或主题词就会改变。一些学生在审题时将自己熟悉的话题或材料强加在作文题上。即使文中为了强调,多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