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寓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通过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或某种教训,相比童话、儿歌、儿童诗等儿童文学文体教学,寓言教学有其独特的个性。
  由于寓言故事里蕴含哲理,需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思考、归纳、总结,揭示寓意,所以学生在学习寓言时需要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在传统的寓言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总结故事寓意,对寓意得来的思维过程却不做过多研究,学生的回答总是被教师控制在“预设之内”,没有任何偏差。教师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在一定范围里,学生思维稍一偏离,马上加以纠正制止,不给他们自己判断、分析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形成直线、单一的思维模式,创造性思维缺乏。看似教学目标达到了,实则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其收获仅是了解了一个故事,明白了一个寓意。
  寓言教学应发挥其哲理性强、思辨性突出的特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下面以《买椟还珠》寓言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设计中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扩散思维”“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点,为人类的想象提供广阔的通道。发散思维的特点是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和联想性等。在教学中,发散思维重在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联想,从各角度、各方面思考问题,发散思维的关键在于“独创性”,这与一般思维方式不同,它需要更丰富的联想、更精细的观察,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已掌握的旧知识进行合理、灵活、巧妙的迁移和组合,用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客观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
  寓言是一种比喻的艺术、象征的艺术,它选择人们比较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来说明较为陌生的、抽象的、深奥的道理。寓言创作就是人类抽象的理性思考与具体的形象思维相结合的产物。明确寓言的这个特点,就可以利用事物相关性的原理把寓言教学作为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场。
  《买椟还珠》这则寓言讲述了一个楚人为了能让自己的珠子卖个好价钱,对珠子进行了精美的包装,没想到郑人看中了他的盒子却把珠子还给他的故事。寓意是把没有价值的东西留下,却丢掉有价值的东西,形容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学生理解寓意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让学生停留在只理解寓意上又未免过于机械、简单,应该结合寓言“借此寓彼”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寓言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得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巧妙的提问,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把思维推至更广的领域,从而对寓意理解得更深刻。有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两个问题:
  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们想一想,身边还有哪些现象跟这个故事一样?
  如果郑人和楚人听到大家对他们的评价,他们会怎么反驳呢?试想你就是郑人或者楚人,你会怎么说?
  寓言这种文体与儿歌、童话不同,除了留给学生广阔的形象思维空间,让学生体悟故事中各种角色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还能让学生跳出形象思维,对故事中的人物、事件进行抽象概括,提炼出蕴含的深刻道理。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寓言教学中可以更加活跃,教师应抓住寓言教学的这种特点,设计开放而巧妙的问题,为学生的思考打开广阔的空间。学生不是拘泥于是否说出了正确答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讨论、思考和归纳,而更重要的是由寓言引发联想,带动学生展开丰富的发散思维,把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感悟带到教学中来。
  寓言这种体裁更具哲理性、讽喻性的特点,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寓言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积极调动学生思维,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的思维素质得到较好的训练和提高。
其他文献
我国当前的语文教材研制仍然实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一纲(标)多本”政策,目的仍然是促进教材多样化。然而,实施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我们的语文教材同质性倾向十分严重,实际上只是做到了多本化,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多样化”[1]。因此,有必要在现有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外母语教材的研制经验,推动我国语文教材的多样化与实效性。国外能力主线型母语教材给笔者的印象最为深刻,下文将对国外能力主线型母语教材加以简要介绍
好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那个晚上,那个老师读书给我们听的晚上。  那天晚自习,大家在教室里做作业,一些同学在独自思考,大部分同学形成几个讨论组,在围绕一些问题作争论,当然,也有一些同学趁机聊一些和学习无关的闲天。就在这时,班主任老师来了,他教我们化学。他一边走路一边看书,一进教室,他站在门口,先咳嗽了一声,待同学们安静下来之后,他扬了扬手中的书,说:“大家停下来,听我读书给你们听。”然后,他就开始读
《在一个地铁车站》记录了庞德对巴黎协和广场地铁站的印象,原诗英文如下: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这首诗的中文译本有很多,本文分析的是被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材选用的杜运燮版译文,全文如下:  在一个地铁车站  人群中
新疆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蒋祖慰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育,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一种清醒的认识。我想接着追问一下,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又是什么呢?对此,可能会有不同的解答,事实上也正在进行着多种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语文教学应该引导中小学生着力打好语言的底子,包括说好普通话和奠定阅读、写作的根基等。通过
齐诺芬的《纪念录》中有一段关于苏格拉底和欧西德的对话。他们两人讨论的是关于“正”与“不正”的话题:  欧:我生平所做之事,没有“不正”的。  苏:那么,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正”,什么是“不正”吗?(让对方下定义)  欧:能。  苏:虚伪是“正”还是“不正”?  欧:不正。  苏:偷窃呢?  欧,不正。  苏:诱敌而窃敌物,是:“正”还是“不正”?  欧:正。  苏:你方才说偷窃是不正,现在又何言正
在读《民国国文教学研究文丛》之前,我曾经关注过饶杰腾先生主持的《语文建设》专栏《温故知新》,读过他发表的《用心思研究教育,为儿童求实益——读(林砺儒教育文选)》《真语文研究要重历史借鉴》等文章。我深知饶先生一定积累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学识,希望能有其他渠道看到。  语文出版社于2016年6月出版了饶先生编著的《民国国文教学研究文丛》,让我有了“心想事成”的喜悦和满足感。这套丛书分“总论”“论争”“阅读
关于真语文的讨论,核心的问题是:何为真,何为假?过去的讨论似乎主要是在一些现象的描述上。近段时间,一些专家学者在真语文的讨论中引入语用学,提出“语用教育观”,以期推动真语文讨论向纵深发展。这种可以称之为“语用学转向”的立论视角突破了操作规程的层次,是真语文讨论的重要推进。  本文主要探讨语文教育语用学转向的历史背景、学理基础和现实局限。笔者认为,应该从现代语文教育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中,认识语用学对
尽管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阅读题基本体现了“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的考试理念(见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版语文部分),注意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但仍有一些考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的信息加工能力。文本内容的信息加工能力不就是语言运用能力吗?错。因为有些阅读(如政史地阅读)只涉及以基本的识字解码为主的语言运用能力,根本算不上语文阅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中的信息加工活动只有以语文知识及方法为主要支撑条件,
沈从文的成名作《边城》和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都被选人中学语文教材。虽然这两篇小说都是乡土题材作品,两位作家都是站在“乡下人”的立场上,用民间视角叙写平民大众的“人事哀乐”,但梳理作品的旨趣,我们不难发现两者的迥异个性。  一、两个社会理想:乌托邦世界和儿童世界  《边城》和《透明的红萝卜》都给读者呈现出鲜明的社会理想。沈从文基于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否定,在《边城》里带给读者一个乌托邦式的湘西世
很多年前,我刚接触语文教育时就在想一个问题: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批评和否定一些东西,比如语文教育的一些方法,但结果为什么总是否定不了?因而我认为,语文教学出现问题的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折腾。  其实,“折腾”背后有一个所谓的先进思想在搞怪,即要改革,要创新。改革与创新固然是对的,但改革有时候也可能是无知的表现。我一直费解的是,现在许多研究生写论文,选题一般都是“课改背景下的×××”,为什么非要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