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j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化,现代信息技术更多地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引起了很多教育者的探索和思考。实践中几何画板逐步的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应用几何画板提高数学教学水平。文章论述了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几何画板 初中数学教学 教学运用
  1.引言
  和语文比较,数学是非常抽象和枯燥的,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数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但是,几何画板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有效运用于数学教学中,使得数学教学内容更形象、生动。本文针对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具体运用进行了分析。
  2.几何画板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不足
  几何画板在处理图形上具有强大的功能,但是不能有效处理画板和文字之间的快捷切换。不能很好地将题目的整个讲解过程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果使用“显示”、“隐藏”功能,屏幕上就会产生很多的功能键;如果用“系列”功能逐步显示,就很难通过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控制步骤的出现时间。教师把数学例题的讲解步骤通过一次性展现出来,虽然降低了教师在书写时出现的笔误和难度,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但是因为时间较短暂,学生的思考时间进一步缩短,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通过教师的书写了解题目的思想,降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考能力。
  3.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3.1利用几何画板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几何画板十分准确、方便和独特,给予数学教师一定的帮助。几何画板主要建立在欧几里得的直角坐标和工具作图的基础上,提供了画函数、画圆、画线和画点的工具,全部的函数图像和尺规作图都可以在电脑上形成,并且能准确、快速地计算函数、面积、周长等[2]。它的运动和动画功能可以展现图形运动的每一个细节及过程,它的变换功能优于欧式几何。运用几何画板,教师有效地克服了无动画、不形象和效率低等教学弊端,而且可以更好地突破难点、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思维、动静结合和直观演示,更好地诠释数学知识存在的内在联系,揭示数学发展的全部过程;在教师的应用指导下,学生能够自主发现、分析、观察和操作,避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3.2利用几何画板给予师生创造美感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都是进行手工绘图,传统的手工绘图速度较慢,而且不够精确。利用几何画板,可以快速、准确和直观地显示图像,克服速度慢和不精确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准确规范的几何图像能给教师和学生创造美感。数学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几何画板的特点,充分利用几何画板提供的平台。几何画板不仅能够准确无误地将几何图形绘制出来,还能够通过有效的图形运动将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几何关系动态展现出来。
  3.3利用几何画板传授数学的概念
  数学概念主要存在于生活和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世界事物的物质形态和数量关系的概括和抽象解释。在学习数学概念和讲授数学概念的过程中,一般都要利用物质形态和实物形式进行直观性的表述。比如关于几何的概念,如果“中点”不存在实际的实物形态中,没有在图形中产生作用,那么,“中点”的本质含义将不能有效地表现和揭示出来。图形是良好的概念说明的“形态式”语言。初中几何较复杂,学生在理解几何概念的同时很容易产生一些错误,不能有效地将图形转化成图形语言进行理解,不能从图形中理解较抽象的含义,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因此,在几何图形教学中,学生能否正确认识几何图形和正确的作图关系到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能力的强弱。在学习几何图形中,教师应该注重几何图形的作图教学和识图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作图和识图的能力,并且要长期将视图教学和作图教学贯穿在整个几何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化几何知识的基本概念,掌握和认识几何的基本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4.结语
  几何画板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与关注,它不仅简单易学,而且功能齐全,为使用者和教师的教学都提供了较大的帮助[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还可以使数学内容更生动和形象,提高数学教学水平。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化,几何画板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也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丹丹.几何画板在初中平面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2,05(01):21-22.
  [2]李娟.论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3,09(18):95-96.
  [3]吕毅.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新课程(上),2012,10(08):56-57.
  [4]曾莉.浅谈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神州,2011,07(15):72-73.
其他文献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个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从而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是对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但我们不难发现,低年级学生在识字中,在音、形、义三方面,字形是学习的难点,解决了这一问题,就为提前阅
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做到理解数学概念、探究及应用数学结论.由于对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把握不准,在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反思.  问题一:探究范围过于局限  存在现象:探究范围局限课本要求的“一起探究”、“大家谈谈”、“做一做”中的原有内容,认为这样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殊不知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感叹困难多、阻力大,其关键就是目前还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阶段性的测试评估仍然是作为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个检验尺度,是衡量教育方针是否到位、教育目标是否实现的手段,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其必然成为教育实践的指挥棒。因此数学阶段性测试讲评是巩固知识、矫正错误、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其意义不容忽视,特别是对后进生作用更大,但课型有别于复习课,一份完整、全
以往教学“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习惯按“复习引入—出示例题—分析、讲解方法—巩固练习”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尽在教师的掌握之中,课堂简约顺畅。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渗入,感觉这简约顺畅的背后,似乎使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持续发展成了一句空话。于是有了一种重构数学课堂的冲动:给学生更大空间,顺着学生的思路随机展开教学,以期取得“动态生成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再现  走进教室,开门见山地对学
马铃薯作为粮食、蔬菜兼用作物,随着旱地农业的发展,其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我省作为马铃薯的种植大省,近年来对马铃薯的产量、品质研究成为马铃薯科研和生产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探明氮素在马铃薯种植中营养规律;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防止或减轻环境污染;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本试验通过采用裂区设计的大田试验,对马铃薯在不同氮素形态下吸收利用情况进行研究,得出不同氮素形态对马铃薯产量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