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通中实现教育自我更新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feb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教育同行以学习的心态进入上海教育情境之中,彰显的是他们的主动与自觉。
  从学校领导到教师发展,上海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一个窗口,不断吸引着西方同行的目光。但这种学习,将依旧是在保持各自独特性基础上的自我完善。中国学校带有典型的生态型特征,以班级为学校细胞,以高密度的生生和师生交往为载体,以班主任为教师团队领导者,以教研组活动为学科教学质量保障的根基,以高质量的教学领导和综合变革为学校领导特征,再加上中国家长对教育的高度关注,中国文化中尊师重教的传统,中国教育政策执行的高效率,和以上海等发达地区为代表的教育经费保障等,都使得中国教育卓然独立于全球教育发展之中。
  西方国家教育变革中,高度关注教学领导力问题,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关注学校的综合变革问题。正是在这类主题上,中国校长的内行领导,中国的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学中的高效率,中国独特的教研活动类型,中国教师的多元角色定位,中国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改革的综合互动关系,中国文化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积极保障等,能给西方同行强烈的冲击。
  但不可否认,西方同行的到来,会促成我们进一步认识自我,尽管也存在着被虚幻的自豪感冲昏头脑的危险。身在中国、上海教育之中,我们难道发现不了和感受不到依然比较普遍存在着的沉闷的课堂、单调的学校生活、繁重的课业负担、激烈的竞争压力、极高的近视眼率?我们难道不清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所遇到的诸多障碍?难道我们真的以为自己“天下第一”了?
  西方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高度关注,对于学生学习的矢志不移的聚焦,对于不断探索适合本国需要的教育系统的努力,也同样是我们应该高度关注的。主要西方国家的小班额,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校对学生特殊需要的关注,对教育公平的敬畏,也许也是我们当前很难学到的——因为这源于他们的文化、社会与传统。还有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欧美国家教育系统内部的高度分化,使得其精英教育依旧在教育系统内保持其独立性和坚实的社会基础。例如美国在参加PISA测试中,成绩不佳,引发一系列的政策变革与学校改革。但即便是在美国内部,他们也很清楚地意识到,不同的州、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存在着极大差异,其教育特别发达的州、郡,成绩依然是卓著的。
  对于中国教育而言,继续的、主动的自我更新,是当下之所需。我们需要高度关注教育质量问题,尤其是学生的质量、教师的质量,聚焦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关注其社会性与个性的健全,重视社会发展与当代学生素质之间的适切度。我们也需要高度关注教育公平问题,让中华民族的教育底线进一步得到提升,让更多教育的创新从基层涌现出来。我们更需要高度关注教育系统的变革,从政策、理论到实践,扎实于最日常的学校生活变革,实现扎根于中国大地、基于国际视野的教育自我更新。
  [作者简介:李家成,教育学博士,教育学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04年)、全国“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奖(2006年)、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杰出新人奖(2010年)等;曾两次指导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竞赛一等奖(2005年、2007年)。]
其他文献
2020年春节寒假,一场大疫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原定的开学时间一再延迟,教育人如何突围而出,有所作为?岳麓区德润园小学根据省、市、区教育局“停课不停学”统一部署,在认真组织学生收看市区平台直播课程同时,开展了“抗击疫情,码课同行”的线上特色教学活动。  一、案例背景  码课是传统微课的升级版和新载体,它将虚拟与现实、线上与线下进行链接。它的开发使用不仅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教”和学生更好地“学”,
摘要:美术学科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为其他教育学科功能发挥提供前提条件作用。本文对如何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做一探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  美术课程是一个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美术学科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为其他教育学科功能发挥提供前提条件作用。我们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无论对人的理想及世界观的形成,还是对工作学习都有重要意义。学生只有对所学科目感兴趣,才能把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只有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够得到保证,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增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学好英语的
我们学校实施“阳光教育”,其原因一是因为学校的前身是“阳光实验小学”,实施“阳光教育”是对历史的传承与发扬。二是因为我们认定“阳光”与“教育”之间有着天然的对应关系。我们看,阳光普照大地,教育应该大爱无疆;阳光带来明亮,教育应该朝向美好;阳光七彩相融,教育应该整体协同;阳光传递温暖,教育应该渗透情感;阳光顺应自然,教育应该遵循规律;阳光激活万物,教育应该唤醒生命;阳光为万物生长提供必要条件,教育应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 教师只有将“讲堂”转变为“学堂”, 教学才会发生质的变化。这样的学习带来的不是表面的繁荣, 而是学生生命的自觉回归、自主学习、自由管理、自然生长。  新形势下的课堂模式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这就是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更好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  一、“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有效运用心理激励让学生乐学  (一)激趣,让学生乐学。  1.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如:趣味问题导入,实用事例导入,实用猜想导入,直观教具演示,设置悬念,等等。例如在教学“元、角、分”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超市里的顾客和售
教育部新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语文素养中的作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针对语言文字应用进行的训练有利于孩子作文能力的提高。结合课本,以文中精彩的片段为基础展开的小练笔就显得十分必要。什么叫训练呢?什么叫语言文字的训练呢?叶圣陶在他的阅读与写作基础一文中指出训练就是使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在这里道出了学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必须要通过训练的基本观点。基本技能通过训练可
十三年前的6月29日,从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你们就开始了艰辛的育儿岁月。养儿一百日,常忧九十九。你们为了我,可谓操碎了心。从襁褓时的细心呵护,孩提时的为我遮风避雨,到现在的牵肠挂肚,你们哪有一刻可以空闲不为我担忧?你们含辛茹苦地把我拉扯大,却从未听你们诉一声苦、喊一声累。爸爸,你不仅要支撑这个家,还要时时为我担心,您累了吧?妈妈,你天天为我洗衣熬汤,还要替我奔波劳累,您累了吧?羔羊跪乳,乌鸦还哺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其《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谈及识字教学时指出:“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古今的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即依据字理进行识字教学,能让学生快速形象地识记汉字,且能领悟汉字蕴含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很多老师也能根据这一思想,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上字理识字的方法,但是大多数也只是流于形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参加《关于柏果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更使我深刻认识到:初中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们应该在重视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