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我区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数学对我区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件头痛的事情,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对数学不感兴趣,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是他们惯用的学习方法,很少对一个问题在理解、探讨的基础上进行较深入学习,久而久之,学习越来越困难。作为教育一线的我一直在思考、用多种办法尝试并总结了一些经验,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不明白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尤其是班上后进生总是想方设法躲避学习,刚开始是跟不上,再后来是学不懂,最后是自暴自弃。那么如何来端正学习学习态度呢?我的做法是:(1)树立目标,让学生确定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学期数学学习应达到一个什么水平(找成绩相当的学生对比)。(2)安排学习步骤,每天数学课定为15分钟听讲,10分钟互相讲知识点,再让班上善于表达的学生用民族语言讲一遍(例题或知识点)。
  二、联系生活,引起兴趣。
  教材中引言都是以社会生产、生活现象或者提出悬念甚至是提出问题作为铺垫。因此,我平时注重研读引言课题,结合民族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本土化的数学课题,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学习《轴对称》时,我用一节课指导他们阅读教材,安排他们回家找出轴对称图形,或哪些物品关于轴对称,并详细作一份统计,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分享所有的成果。
  三、注重直观,培养兴趣。
  例如,七年级(上)第一章有理数,我先不是按课本顺序讲正数、负数,而是先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组,每组发一支有正负刻度的温度计,花两节课时间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再结合课本上有关温度、温差学习,利用温度计直接来解,别看小小的一支温度计,即学习正数了、0、负数,还可以学习正数、0、负数的加减法,最后再回过头来系统讲本章有关有理数的知识,学生学习效果就好多了。数学兴趣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
  四、做实验,提高动手能力,保护好奇心,激发兴趣。
  (1)利用不同方法(模型实物,多媒体)等激发兴趣。平面几何中讲解三角形全等的有关知识时,人教版课本八年级(上)有一个动手操作,很多老师忽略了,我是让学生先自己剪下两个一摸一样的两个三角形,上课时,老师与学生一起充分利用这两个三角形,把本章相关的图形进行演示、操作、互讲,先从旋转、平移、翻折,动手找对应点、对应边、对应角,以及后面全等的内容。(2)利用多媒体课件,使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显示不同色彩,在鼠标控制下完成上面的运动,再次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再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我让学生讨论一张0.1毫米厚的纸对折50次后有多高?并让学生做若干次对折尝试,然后告诉他们结果,学生听后非常惊奇,因为他们想不到答案竟比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还要长,这样对乘方的学习就激发了很大兴趣。
  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强化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很多老师认为民族地区孩子数学成绩差,考一次,老师伤心一次,学生也麻木一次,所以,一学期中前面三分之二的时间基本上不考试,也不作小测验,一味地讲、练,学生越学越枯燥,越来越乏味。而我是讲几个知识点后,就出一些层次明显的题目作为小测试,开始的测试题都是对课堂上的题目进行稍微改动一点点,让学生感觉到上课认真听讲是有好处的,使班上后进生也能做正确一些题目,然后慢慢加深、拓宽,每周一次测试,我都是让他们纵向比,只要他们自己有一点点进步,都会给物质上的奖励和精神上的激励,有时也给他们开小灶,我给他们的关心和鼓励越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越重视,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和心理的满足,以至于从内心产生了想学数学,要把数学学好的决心。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可以把学生由被动、机械的接受过程和变为主动的发现过程及多途径的知识获得过程,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思索的心理状态,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厌学情绪、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课堂教学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数学
二十余年来,上海社区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宏观环境看,相继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垄断资源和严格控制私
【摘要】小学生学习数学往往是从感性出发,因此把生活实践中的常见现象引入数学课堂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生活实践 小学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具体生活和理论联系起来,对学生学习数学有莫大的帮助。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
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十个科学发现之一”,是初等几何中的一个基本定理。课本的证明是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把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①所示形状,使A、E、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B、F、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C、G、D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把它们按图那样拼成两个正方形.ABCD是一个边长为a b的正方形,它的面积等于(a b)?.从图上可以看到,大正方形的面积等
人大对政府发展规划的审查监督,既是由规划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也是由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新时期完善人大对政府发展规划审查监督,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
建设和谐社区,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社区,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社区建设”运动,这为城市基层自治制度的变革提供了契机
小学生学习数学和差异不仅表现在考试成绩的优劣上,还表现在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数学理解的能力、数学技能的掌握和发现数学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上。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和评价并不尊重学生的差异,使用预定的、统一呆板的、一刀切的模式进行教学与评价,结果教育和评价出了许多“差生”,并因此而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上升。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重视学生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园林生态保护是每一座城市在建设中都会重点考虑的项目.在城市建设中,最为有效的生态保护手段就是园林工程的建设.通过园林工程
摘要: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学生学会的基础上,把学法指导渗透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与学达到和谐有机的统一。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教学目的的达成,终究要落实到学
摘要:数学是一门由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融为一体的,逻辑性强,思维步骤严密的学科,所以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读懂数学现象是至关重要的前提,这离不开反复、仔细的阅读。  关键词:阅读 数学教学 作用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效率。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