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学习数学和差异不仅表现在考试成绩的优劣上,还表现在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数学理解的能力、数学技能的掌握和发现数学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上。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和评价并不尊重学生的差异,使用预定的、统一呆板的、一刀切的模式进行教学与评价,结果教育和评价出了许多“差生”,并因此而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上升。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重视学生差异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㈠教学中尊重与赏识学生原则。
小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有强烈求知欲的人,尊重学生差异的存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展开数学教学活动是对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开展评价时要观测: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否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数学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是否尊重学生拥有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速度学习数学的权利?是否赏识数学学习上有一定特长的学生?是否认可学生独特的理解思维方式?是否做到不歧视和嘲笑出错的学生?是否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时间等等。通过一定的质性评价,引导和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保证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
㈡课堂教学评价中的针对性原则。
既然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城市学生和乡村学生在群体上又具有不同的特点。要使评价能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发挥服务、引导和激励的功能,课堂教学评价就应该遵循针对性原则。在开展评价时,要审视教师在教学时是否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了多元的标准,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潜能?是否遵循了“多一把尺子,多出一批好学生”的道理?是否地课堂教学中展开即时评价或延时评价时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等等。
㈢评价结果运用时的协商原则。
发展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关注学生评价这一重要因素。由于小学生总是带着自己特有的眼光、情感与兴趣在审视自己参与过的课堂教学活动,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或焦点问题会特别重视,群体则带有群体倾向性。当我们把教学的过程定位为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时,必然要十分重视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反馈情况。在实际操作中,遵循师生间协商性的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是教师重视学生差异性,有效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师生间平等对话、民主参与,通过共同研究、协商,达到共同进步、教学相长、教评相长,彰显师生生命活力。
二、发展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重视学生差异性的主要技术方法
㈠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
关注学生的差异,自然倡导多元的评价内容和过程性评价,如何才能及时、灵活、有效地对有差异性表现的学生展开评价工作呢?由于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具有及时性、简易性、针对性、情境性的特点,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倍受广大教师欢迎。
即时评价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对于学生某一行为表现给予鼓励和进行价值判断。它的形式包括口头表扬与价值判断、微笑、抚摸、拥抱、注视等体态语言形式。
例:
《探究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中的即时评价
……
师:同学们真行!我们通过用小棒摆一个长方形,进一步知道了要用两根一样长的小棒做长方形的长边,用两根一样短的小棒做长方形的宽边,方方正正的围起来。谁来说说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怎样算?
生:(七嘴八舌地)
师:(出示例题:用长9厘米和6厘米的小榛中两根摆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生1:我们要先拿出两根9厘米的小棒和两根6厘米的小棒摆成长方形后才能计算。
生2:我知道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9 6 9 6=30(厘米)。(师板书:9 6 9 6=30)
师:不错,这么快就知道了算法。能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下吗?
生3: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9 9 6 6=30(厘米)。也就是:长 长 宽 宽。(师板书:9 9 6 6=30)
师:也不错,把长方形的长边先放在一起是个办法,看一看还有其它算法吗?
生4:可以先算出两条长边的和,再算出两条宽边的和,最后把两个和加起来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师板书:9×2=186×2=1218 12=30)
生:(答法不一)其中一生说:“我喜欢第四种算法,因为它最科学,最正确,最简便。”
师:喔!同学们都有道理,要注意这几种算法都是正确的,科学的,不过相对而言,第四种算法更简便些,大家看一看是不是这样的?同学们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完整吗?
…….
评析:执教者关注了学生的差异,并因势利导的把学生逐步引向长方形周长的简便算法。对每一个学生的回答和发现,教师遵循了尊重与赏识性原则,及时予以认可和引导,小心保护着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群体中出现“我最喜欢第四种算法,因为它最科学、最正确、最简便”时,教师采用即时评价,迅速抓住这一问题的症结,不仅纠正了学生概念上的模糊说法,肯定了不同学生不同算法的价值,而且升华了知识,向最终的教学目标(探究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公式)迈进。整个评价过程也是一个协商过程,与教学密切融化的过程。
㈡档案袋评价
《课标》指出:“建立教学成长记录袋可以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自已学习的过程,特别是感受自已不断成长与进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也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提供重要依据。”实际操作中,“档案袋”是以各种灵活的形式出现的,如:“荣誉袋”、“成长袋”、“聪明袋”、“我能行”、“个性化作业”等。档案袋在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目的,与教学有机结合;2、充分调动相关人员参与到实施过程之中;3、“袋”只是一种象征,是否需要袋子或容器来收集作品,取决于作品的性质与使用的便利性;4、要与其他评价工作有机结合。
例:《“聪明屋”成了我的小助手》
我二年级开始留家庭作业,但班上约有60%的“留守子女”(笔者注: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离家外出务工的学生)由于无人辅导,不能很好的完成家庭作业,字迹总是潦潦草草,正确率又低。作为一名52个学生班级的包班教师(笔者注:该班所有课程均由教师承担),我不可能对家庭作业一一订正。所以,很担心这部分孩子这样下去会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在二年级下期,我开始学习使用成长记录袋,综合孩子的想法,取名“聪明屋”。“聪明屋”里有哪些小主人呢?1、孩子自主“请”进去的最好的家庭作业。2、学生自行填写的家庭作业记载表,内容主要包括:书写、作业量、错题数、错误原因等。3、对学习内容中不太明白的地方。4、生活中的数学。
这一周星期一下午是我班的“聪明屋小主人表演会”,孩子们兴奋地展示了自己的作业和各种记载表以及收集到的数学问题。我感觉到孩子们在成长和进步,尤其让我高兴的是“生活中的数学”活动让孩子更加喜欢数学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你看,我刚讲结束两步计算应用题,学生收集的题目便有:①一斤食盐1元,一包味精3元,我买了两斤食盐和一包味精,一共花了多少钱?②我有20元压岁钱,买语文、数学练习册各用去4元,应找回多少钱?③我们班原来有56个同学,现在转走了4个,如果平均每个同学发4本作业本,共需要领取多少本作业本?等等。
我让学习自主装袋,并对所有请进“聪明屋”的主人进行小组内适时互评与展评,不断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总结。我很重视指导学生学会评价,明确评价内容和指标。针对差异不同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学生互评留下的批语总让我这个当老师的感动。如:“你数学学得比我好,我要向你学习,争取超过你。你书写没有我好,希望你努力”。“你解题的方法真好,我不如你这个小数学家”。
没想到“聪明屋”竟成了我的小助手。
评析:该老师针对低年级儿童特点,灵活运用档案袋这种质性评价工具,关注学生的差异和学习过程,通过自主装袋、自我评价、同学互评等措施,较好的发挥了评价的作用,也成功的记录了学生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对我们很有启示。
。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重视学生差异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㈠教学中尊重与赏识学生原则。
小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有强烈求知欲的人,尊重学生差异的存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展开数学教学活动是对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开展评价时要观测: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否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数学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是否尊重学生拥有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速度学习数学的权利?是否赏识数学学习上有一定特长的学生?是否认可学生独特的理解思维方式?是否做到不歧视和嘲笑出错的学生?是否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时间等等。通过一定的质性评价,引导和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保证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
㈡课堂教学评价中的针对性原则。
既然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城市学生和乡村学生在群体上又具有不同的特点。要使评价能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发挥服务、引导和激励的功能,课堂教学评价就应该遵循针对性原则。在开展评价时,要审视教师在教学时是否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了多元的标准,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潜能?是否遵循了“多一把尺子,多出一批好学生”的道理?是否地课堂教学中展开即时评价或延时评价时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等等。
㈢评价结果运用时的协商原则。
发展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关注学生评价这一重要因素。由于小学生总是带着自己特有的眼光、情感与兴趣在审视自己参与过的课堂教学活动,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或焦点问题会特别重视,群体则带有群体倾向性。当我们把教学的过程定位为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时,必然要十分重视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反馈情况。在实际操作中,遵循师生间协商性的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是教师重视学生差异性,有效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师生间平等对话、民主参与,通过共同研究、协商,达到共同进步、教学相长、教评相长,彰显师生生命活力。
二、发展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重视学生差异性的主要技术方法
㈠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
关注学生的差异,自然倡导多元的评价内容和过程性评价,如何才能及时、灵活、有效地对有差异性表现的学生展开评价工作呢?由于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具有及时性、简易性、针对性、情境性的特点,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倍受广大教师欢迎。
即时评价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对于学生某一行为表现给予鼓励和进行价值判断。它的形式包括口头表扬与价值判断、微笑、抚摸、拥抱、注视等体态语言形式。
例:
《探究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中的即时评价
……
师:同学们真行!我们通过用小棒摆一个长方形,进一步知道了要用两根一样长的小棒做长方形的长边,用两根一样短的小棒做长方形的宽边,方方正正的围起来。谁来说说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怎样算?
生:(七嘴八舌地)
师:(出示例题:用长9厘米和6厘米的小榛中两根摆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生1:我们要先拿出两根9厘米的小棒和两根6厘米的小棒摆成长方形后才能计算。
生2:我知道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9 6 9 6=30(厘米)。(师板书:9 6 9 6=30)
师:不错,这么快就知道了算法。能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下吗?
生3: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9 9 6 6=30(厘米)。也就是:长 长 宽 宽。(师板书:9 9 6 6=30)
师:也不错,把长方形的长边先放在一起是个办法,看一看还有其它算法吗?
生4:可以先算出两条长边的和,再算出两条宽边的和,最后把两个和加起来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师板书:9×2=186×2=1218 12=30)
生:(答法不一)其中一生说:“我喜欢第四种算法,因为它最科学,最正确,最简便。”
师:喔!同学们都有道理,要注意这几种算法都是正确的,科学的,不过相对而言,第四种算法更简便些,大家看一看是不是这样的?同学们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完整吗?
…….
评析:执教者关注了学生的差异,并因势利导的把学生逐步引向长方形周长的简便算法。对每一个学生的回答和发现,教师遵循了尊重与赏识性原则,及时予以认可和引导,小心保护着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群体中出现“我最喜欢第四种算法,因为它最科学、最正确、最简便”时,教师采用即时评价,迅速抓住这一问题的症结,不仅纠正了学生概念上的模糊说法,肯定了不同学生不同算法的价值,而且升华了知识,向最终的教学目标(探究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公式)迈进。整个评价过程也是一个协商过程,与教学密切融化的过程。
㈡档案袋评价
《课标》指出:“建立教学成长记录袋可以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自已学习的过程,特别是感受自已不断成长与进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也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提供重要依据。”实际操作中,“档案袋”是以各种灵活的形式出现的,如:“荣誉袋”、“成长袋”、“聪明袋”、“我能行”、“个性化作业”等。档案袋在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目的,与教学有机结合;2、充分调动相关人员参与到实施过程之中;3、“袋”只是一种象征,是否需要袋子或容器来收集作品,取决于作品的性质与使用的便利性;4、要与其他评价工作有机结合。
例:《“聪明屋”成了我的小助手》
我二年级开始留家庭作业,但班上约有60%的“留守子女”(笔者注: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离家外出务工的学生)由于无人辅导,不能很好的完成家庭作业,字迹总是潦潦草草,正确率又低。作为一名52个学生班级的包班教师(笔者注:该班所有课程均由教师承担),我不可能对家庭作业一一订正。所以,很担心这部分孩子这样下去会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在二年级下期,我开始学习使用成长记录袋,综合孩子的想法,取名“聪明屋”。“聪明屋”里有哪些小主人呢?1、孩子自主“请”进去的最好的家庭作业。2、学生自行填写的家庭作业记载表,内容主要包括:书写、作业量、错题数、错误原因等。3、对学习内容中不太明白的地方。4、生活中的数学。
这一周星期一下午是我班的“聪明屋小主人表演会”,孩子们兴奋地展示了自己的作业和各种记载表以及收集到的数学问题。我感觉到孩子们在成长和进步,尤其让我高兴的是“生活中的数学”活动让孩子更加喜欢数学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你看,我刚讲结束两步计算应用题,学生收集的题目便有:①一斤食盐1元,一包味精3元,我买了两斤食盐和一包味精,一共花了多少钱?②我有20元压岁钱,买语文、数学练习册各用去4元,应找回多少钱?③我们班原来有56个同学,现在转走了4个,如果平均每个同学发4本作业本,共需要领取多少本作业本?等等。
我让学习自主装袋,并对所有请进“聪明屋”的主人进行小组内适时互评与展评,不断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总结。我很重视指导学生学会评价,明确评价内容和指标。针对差异不同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学生互评留下的批语总让我这个当老师的感动。如:“你数学学得比我好,我要向你学习,争取超过你。你书写没有我好,希望你努力”。“你解题的方法真好,我不如你这个小数学家”。
没想到“聪明屋”竟成了我的小助手。
评析:该老师针对低年级儿童特点,灵活运用档案袋这种质性评价工具,关注学生的差异和学习过程,通过自主装袋、自我评价、同学互评等措施,较好的发挥了评价的作用,也成功的记录了学生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对我们很有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