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领开拓思维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engw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引领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由浅到深,对所学的知识由易到难,形成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索学习的方法,开拓思维,形成能力.
  【关键词】问题引领;数学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主构建学习过程,挖掘学习潜力并发展其良好思维,渗透自主探索、深度学习理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高效学习,这是教学的一个新思路.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这种新思路,培养学生形成自我思考能力,提高自觉探索,解决问题的本领呢?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发觉用“问题引领”的方式,来推动数学教学的完成,引领学生思维,在回答间使思维的高度逐步上升,培养思维,是达到目的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手段.问题引领的方式可以在教学的预习、情景的引入、教学过程的推进、例题的讲解、解题的方法、复习的技巧等各个方面进行.通过实践,笔者认为,在预习、教学情境的深入和数学复习中此法的应用,是效果最佳的教学方法.
  一、问题引领预习
  预习实际上是首先要求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新的内容前,必须清楚一些与之相关的知识.其次,明确教学目标与要求,预习要达到什么程度等,这就要求教者精心地挖掘教材,提出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有价值的问题,使之引领学生自主预习,思考探索,帮助学生完成预习工作.笔者在每次遇到新的章节内容时常动用这种“问题引领”预习法,比教者滔滔不绝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案例1在“等比数列”教学中,先要求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引领预习:
  ①什么是等差数列?有何特征?通项公式怎样?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怎样?
  ②什么是等比数列?有何特征?应用归纳成什么问题?你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例吗?
  ③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怎样?如何得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如何?
  ④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有几种形式?都是怎样?如何得出这些公式的?还有其他方法得出吗?
  ⑤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中,我们要注意的方面有哪些?
  因为,这些问题有回顾,有新知,有反思,是学生预习的推动力,也是学习的意义所在.它使学生能有效地学习书中的内容,并从中产生思考,形成学习习惯,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循序渐进,形成自主探索学习.
  二、问题引领情景教学过程
  一堂数学教学情景引入的生动与否,教学过程的推进是否顺利,层层深入完成教学内容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笔者认为,用问题引领情景教学过程,目的鲜明,重点突出,学生易于进入认知状态,难点易于突破,教学流程更显流畅,教学任务的完成尽显风流,不失为一种最佳的教学选择.
  案例2在“等比数列”这节教学中,我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引入,创设情境:
  古印度西塔的故事:在象棋棋盘的第一格放一粒小麦,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放四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64格,那么你能算出任何一个格子具体放了多少粒麦子吗?一格和一格的粒数有何关系?把每格的粒数加起来总共有多少粒?
  这自然而然在轻松、趣味的引导下进入教学情景,步入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再以“预习”时所设置的问题为起点,引申添加一些有价值的新问题,来引领推动教学过程步步深入.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认识的思维行走的过程中,层层递进中掌握了概念,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提高了兴趣,培养了学生自我分析的探索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逐步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问题引领复习
  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复习就是将问题的公式、定义、定理再背,再记忆,将题目再练.而实际上,良好的复习应该是要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从而对概念有明晰的理解,概括知识重难点,掌握一些基本题型的解题方法,一些典型例题的解题思路,抓住大环节,扣住小细节,逐步掌握普遍方法找到内在原理,达到复习之目的,当然,也离不开记、练,进行内化.因此,笔者要求学生在复习时,常常针对以下一些问题,引领学生复习:
  ①在本章节中,学到的新概念有哪些?
  ②这些概念有什么联系?
  ③这些概念是怎么应用的?与概念相关的基本题型有哪些?
  ④我们解决这些基本题型的常规方法有哪些?
  ⑤我们可能会用到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⑥本节内容中有哪些地方是比较重要的?但容易忽略的地方有哪些?
  ⑦我能绘制出一幅本节内容的网络知识结构图吗?
  通过以上回答,所学的内容就会重新梳理整合,纵横比较,使得条理清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达到全面掌握章节内容的目的.
  当然,这一策略学生一开始感觉不习惯,只要教者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示范、引导,周而复始,循序渐进,最终形成习惯.它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由浅到深,对所学的知识由易到难,学会对知识的联系和迁移,内化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自然而然地形成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索学习的方法,开拓思维,形成能力.
  对教者来说,往后的教学会越来越轻松,顺畅,得心应手.当然,问题引领这一技巧可以拓展到教学的各个层面,问题的提出与在教学中的应用,它直接体现着教者的能力与水平,教学功底的扎实与否,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向往,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作为教者,必须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问题引领”教学,会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因此,把问题引领方法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去,是一个可行的策略.
其他文献
【摘要】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学生对某学科情有独钟,问之,我喜欢. 这里的喜欢就是兴趣.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特有的抽象性. 要想学好数学,就需要付出相当程度的脑力劳动. 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就不会把精力投入到刻苦钻研数学知识中去,就会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恶至极. 反之,如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钻研、学习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
【背景】  小学数学教材“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平移和旋转”内容分别放在三、四两个年级来学习,由于学习时间的跨度较长,这样的内容编排,使得教师每次教学时,学生总会出现对旧知的遗忘,教学起来难度较大,且对学生整体建构知识非常不利. 请看下面一位四年级老师在公开课上的教学片断.  【案例描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材“平移”是三年级学习的延伸,教者给我们呈现了以下教学片断:  师出示方格图后,随即用
【摘要】 数学是客观事物高度抽象和逻辑思维的产物,音乐是心灵和情感在声音方面的外化. 风马牛不相及的“冷酷”的数学与“多情”的音乐之间,它们有联系吗?答案是肯定的. 甚至它们彼此之间是可以完全渗透、相互促进的.  【关键词】 低年级数学;音乐;学习兴趣;师生情感;数学美;儿歌  有人说:“十个阿拉伯数字中,少了两个数字就是音乐,音乐的八个音符(包括休止符0)中多了两个就是数学. ”这虽是调侃之词,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一门将实际问题高度抽象化的科学。随着数学的不断发展,数学学科的自身体系得到了完善,却使数学逐渐失去了与大众的亲和力。因为亲和力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数学亲和力的回归刻不容缓。  【关键词】亲和力;数学;严密性    亲和力,词典里的解释是“比喻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指“在人与人或人与物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 
【摘要】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状态是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和发现、积极思考和探究.这要求作为老师的我们对数学学习情景的创设不仅体现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也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要充分把握和运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因势利导,重新创设教学情境,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情景;因势利导;线面平行;面面平行;讨论;互动;重设情景;探索;学习  新课程要求,数学教
作为一个高等数学教师,特别是一个常年辅导并带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指导老师,能深深地体会到数学建模竞赛论文与一般的数学论文不同,主要表现在它的综合性.数学建模竞赛论文紧密联系实际,针对问题的客观实际特征,有分析、整理综合的过程.它包含题意解读、选择合适的数学工具、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使用恰当的计算方法、严格的论证和推演、明确的结论、结果的实际检验、恰如其分的评估和总结.还要有通俗简洁的语言
【摘要】通过分析十进制中的逻辑运算内涵,从中找到证明的方法,以及存在着怎么样的规律,或者有无可能存在着不足,以及是否有对其作出补充的可能.在例证解析中,通过对有限区间内的偶数、奇数、零偶各自与质数之间存在的关系来发现其中的逻辑内涵.  【关键词】逻辑运算;与;或;非;关系运算  逻辑代数是一门主流科学,不仅仅是从它的作用非凡来证实,也可以经过数学演算来证实.证明解析过程如下:  命题 十进
无论哪门学科,除了领导的重视、各部门的热情服务、制度上的奖惩分明外,在复习策略上的科学布局,是高效复习的保证. 小学数学总复习也是这样,科学布局、高效复习就是要实施“八个一”总复习策略:  一﹑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明确各阶段甚至每一课时的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先导,是师生课堂学习围绕的中心,也是通过学习力求达到的要求. 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详细地科学布局复习内容,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
【摘要】 小学六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第一个出口期,做好小学数学总复习工作至关重要,精心组织小学数学总复习工作才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数学学力和素养,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基.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复习;巩固;提高  小学六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第一个出口期,也算是一个学校的输出窗口. 学生的毕业质量检测成绩不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但它是一个重要参数. 做好小学数学总复习工
【摘要】 思维能力在小学生身上表现并不明显,其思维视觉和形象思维更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通过多种途径,让小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关键词】 思维活跃;苏教版;小学数学;认识角;教学思考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思维仍处于未完全开发的状态,因此,对于一些抽象概念不能清晰理解,但在教学中可通过生活实际,应用形象思维,指导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本质.  一、在“认识角”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联合生活实际,活跃